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信心:解读中国经济一周的关键数据

2024-10-02 08:59:08

来源:玉渊谭天

9月30日,见证了中国经济的一项历史纪录。2024年9月30日收盘,A股全天成交超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实际上,这样的火热情形已经持续了近一周。在过去一周里,中国经济的变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变化,广为关注。

谭主对过去一周社交媒体平台上“中国经济”相关的讨论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到了这样一张图。

从这张曲线图上可以看到,舆论场对“中国经济”的讨论,在过去一周经历了2个峰值。其中,“信心”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经历了两次跃升。

舆论场信心升温的背后,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通过对文本内容的主题分析可以看到,过去一周,社交媒体平台讨论的重点,大致包含这些内容:

其中,跟“信心”一词共现最多的一组词是“政策、货币、投资者、市场、财政政策”。

这些共现关系,呈现出过去一周舆论信心增强的一条清晰路径:

政策效能传导到市场,带动了市场主体的活跃度,对投资和消费产生了拉动作用。

“超预期”,成为了多份市场行研报告的高频词。

然而,也有部分外媒在报道中提出质疑,中国突然“放大招”,传导速度如此之快,可持续性如何?

要理解这个问题,可以先从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一个词来看——正视困难。

其实,“困难”这个词并不是这一次才出现的,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经提到了“困难”。

我们对困难的研究是长期的、持续的,解决困难的思路也是长期的、系统的,从来都不是只顾眼前。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的董煜告诉谭主:我们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和谋划,一直都在进行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在对当前形势研判的部分,明确提到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了更加具体的部署: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在这之后,特别提到,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从年初到7月,宏观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逐渐从负增长区间回归正向,在2月-3月、5月-6月的两次下行之后,开始呈现出连续上行的趋势。

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来之不易,如何把握住这个关键节点,让上行的苗头变成向上突破的势头?

9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了答案。会议提出了宏观政策更加用力的方向。也正是因为存量政策已经酝酿出了基本面的积极势头,才有了9月市场给予新一轮政策迅速反馈的基础。

我们越是用长期眼光、系统性地看待经济问题,出手时点也就越精准、有效。

理解了中国处理困难和挑战的长期、系统的思维,再来回答这次政策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就更加明了了。

这种系统性思维在最近政策“组合拳”发力的过程中,也是很清晰的。

“组合拳”之所以先从金融领域最先发力,常年参与政策制定和研究的董煜跟谭主分析:

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八个字,“抓住重点、主动作为”。经济工作最主要的就是抓住主要矛盾,而现在的主要矛盾就是需求不足。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得认识到“经济是一个链条”,是多个领域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样的,要破解其中的难题,就得推出政策“组合拳”。这次,金融领域超预期的举措就是重要一拳。

金融领域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讲,传导机制是比较强的,所以能够首先通过这个领域、通过资本市场的反馈,再来撬动各个领域预期的有效恢复。

货币政策是前奏,而真正让市场信心再度跃升并持续下去的,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清晰布局了接下来的系列安排。

董煜告诉谭主:

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了对于市场信心最为关键的信号,是要明确地传递我们拉动经济回升的坚定决心。

这样的决心,从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新闻稿中就可见一斑。从接下来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到守住兜牢民生底线,各个维度都作了充分布局。信号是明确的,措施也非常实际、具体。

在董煜看来,这次宏观政策的时机、力度,以及所实现的效果,都是过去宏观调控中极为突出的一次,是标志性的一次。而且,所带来的启示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未来,要怎么在宏观经济中实现更好的预期引导,通过怎样的举措切入问题才能带来更好的效果,这些都是宏观调控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有人说,过去一周我们增强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但谭主想说的是,我们对中国经济一直有信心。

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里讲的,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

只需三步添加“星标”,

第一时间收到新内容推送,

不错过精彩内容!

  • 相关阅读
  • 日通行量达15.5万车次 国庆首日深中通道车流量创新高

    记者从广东交通集团了解到,今年国庆假期是深中通道开通后迎来的首个长假,深中通道10月1日车流量达到了通车以来的新高,日通行量达15.5万车次,环比增长56.27%。据介绍,假日期间群众出行热情高涨,跨珠江口的主要通...

    时间:10-03
  • 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假日“不停歇” 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数量日均超22列

    央视网消息:国庆假期,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不停歇”,优化流程,科学调度,保障常态化开行数量日均超22列。10月1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国际集装箱场依旧忙碌,起重机在进行中欧班列的装卸作业。当天上午,一列满载...

    时间:10-03
  • 为什么要在高原上建风电?记者探访世界海拔最高风电站

    这个假期,总台新闻频道派出记者,去打卡一些特殊的景点,都是一些正在建设,或者是刚刚投入运行的国家重大工程,它们分布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所在地都是普通人很少能去的地方。世界海拔最高风电站机组全部完成吊装在...

    时间:10-03
  • 昌吉州百亩棉花示范、千亩棉花示范亩产再创新高

    视频来源:昌吉零距离视频号,作者:张童桐 陈徽 刘昊清9月30号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老龙河基地,对种植的“中棉113”品种棉花进行现场测产,百...

    时间:10-03
  • 人民军队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跨越之陆》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陆军融媒体中心制作推出网宣产品《跨越之陆》“75年前,我部前身组建12支步兵方队,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当年手拿‘万国造’的纯步兵,现在已经是脱胎换...

    时间:10-03
  • 假期带娃出行 这些健康提示请收好

    正值国庆假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出游。出行过程中,家长要提高警惕,照看好孩子,并帮助孩子增强健康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家长与孩子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为此,人民网采访了河南省儿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

    时间:10-03
  • 大数据看出游者热门选择 “沉浸式”体验县城“烟火气”成新风尚

    央视网消息:假期出游,有人奔赴向往已久的美景,有人则选择躲避人潮的旅行。秋风起,菊暗香,策划一场诗和远方,背上随意打点的行装。不一定山高路远,但一定不要拥挤的打卡点,晚看明月挂柳湾,日有山色镜中观。古...

    时间:10-03
  • 新华全媒+|连通“三北”的高铁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10月1日宁夏境内的惠农至银川段开通运营,标志着连通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包银高铁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包银高铁是连接内蒙古包头市和宁夏银川市的一条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517公里,包头至惠农段全长约420公里,...

    时间:10-03
  • 漫说|从贵州画卷看奋进中国

    75载筚路蓝缕,75载砥砺前行。曾经的贵州,是交通不便、生态脆弱、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的贵州,四通八达、绿水青山、安居乐业成了新象征,万桥飞架、“中国天眼”“村超”“村BA”等成为闪亮名片……贵州的奋斗足...

    时间:10-03
  • 欢度国庆 乐享假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庆假期,大江南北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欢度假日,乐享幸福生活。行进美丽中国、饱览大好河山。在山西黄河壶口瀑布,黄河水奔流而下,形成绵延数百米的瀑布群...

    时间:10-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