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红”闪耀太空 为新时代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点赞

2024-10-02 08:46:54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10月1日上午,总台演播室连通了正在中国空间站值守的神舟十八号乘组。目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太空中出差已经超过5个月了。三位航天员都是第一次在空间站迎接国庆,来听一下他们的感受。

李广苏:我觉得很幸福。在太空的5个多月,感谢广大科技工作者日夜的坚守与陪伴,正因为有你们的守护,我们在空间站能够安心踏实地工作和生活。

李聪:我觉得很幸运。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能够为祖国出征,圆梦太空,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也必将不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圆满高效完成任务。

叶光富:我觉得很自豪。中国空间站是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成果体现,中国空间站是战略新兴产业的代表,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为新时代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点赞。

叶光富展示载人航天历程卷轴

本次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携带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一幅展示载人航天历程的卷轴,而今天,航天员把这幅卷轴挂在了空间站内。

叶光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是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创业史,这幅卷轴应该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航天员杨利伟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2005年,神舟六号乘组踏雪出征,实现了“多人多天”。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出舱活动,那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如今听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2011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首次实现无人交会对接,我国突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016年,神舟十一号验证了航天员中期驻留。

现在回望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闯关升级”之路,前二十年扎实夯基垒石,后十年全力加速冲刺,特别是从2020年5月的长征五号B首飞成功到2022年底神舟十五号“飞天”,在短短两年时间,通过密集实施12次飞行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倍感骄傲自豪。今年4月,我作为神十八乘组的一员,再次进入中国空间站。

回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我们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多项关键技术。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从单艘飞船到空间站,星辰大海,中国人探索步履永不停止。

叶光富累计在太空驻留时间已达340天

神舟十八号乘组中,指令长叶光富累计在轨时间已经达到340天,而乘组另外两位航天员李聪和李广苏则是首次执行空间站任务,体验了太空生活的多个第一次。来听听他们各自有什么感想。

叶光富表示,他很幸运,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轨驻留的时间纪录将会很快被刷新。作为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的代表,为了载人航天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航天人矢志不渝。目前,中国空间站进入十年以上的运营与发展阶段,未来,太空中还将留下更多中国航天员的“足迹”。

李聪:在这几个月,我们完成了两次出舱任务,完成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和舱外巡检任务。当我站在机械臂上松开双手的那一刻,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7.9公里/秒的速度与激情。在任务之余,我们也会透过舷窗拍摄记录祖国的江河奔腾、秀美山川,我们拍摄到了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也拍摄到了长江黄河的奔腾不息,从太空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李广苏:在太空,我们进行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也就是太空养鱼,我们在太空观察了斑马鱼的生长情况,它们也陪伴了我们几个月时间。按计划,这次任务要进行90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目前各项任务进展顺利,相信有我们乘组一心,天地一心,会持续产出更多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也会有更多的新技术突破,为中国航天增添更多高光时刻。

我国计划10月下旬发射神舟十九号

按照计划安排,我国将于本月下旬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八号乘组届时将迎来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交接后,神十八三位航天员将返回地球家园。这也将是中国空间站第五次太空会师。对此,神十八航天员表示,会做好迎接准备,跑好神舟家族的太空“接力赛”。

  • 相关阅读
  • 日通行量达15.5万车次 国庆首日深中通道车流量创新高

    记者从广东交通集团了解到,今年国庆假期是深中通道开通后迎来的首个长假,深中通道10月1日车流量达到了通车以来的新高,日通行量达15.5万车次,环比增长56.27%。据介绍,假日期间群众出行热情高涨,跨珠江口的主要通...

    时间:10-03
  • 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假日“不停歇” 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数量日均超22列

    央视网消息:国庆假期,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不停歇”,优化流程,科学调度,保障常态化开行数量日均超22列。10月1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国际集装箱场依旧忙碌,起重机在进行中欧班列的装卸作业。当天上午,一列满载...

    时间:10-03
  • 为什么要在高原上建风电?记者探访世界海拔最高风电站

    这个假期,总台新闻频道派出记者,去打卡一些特殊的景点,都是一些正在建设,或者是刚刚投入运行的国家重大工程,它们分布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所在地都是普通人很少能去的地方。世界海拔最高风电站机组全部完成吊装在...

    时间:10-03
  • 昌吉州百亩棉花示范、千亩棉花示范亩产再创新高

    视频来源:昌吉零距离视频号,作者:张童桐 陈徽 刘昊清9月30号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老龙河基地,对种植的“中棉113”品种棉花进行现场测产,百...

    时间:10-03
  • 人民军队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跨越之陆》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陆军融媒体中心制作推出网宣产品《跨越之陆》“75年前,我部前身组建12支步兵方队,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当年手拿‘万国造’的纯步兵,现在已经是脱胎换...

    时间:10-03
  • 假期带娃出行 这些健康提示请收好

    正值国庆假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出游。出行过程中,家长要提高警惕,照看好孩子,并帮助孩子增强健康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家长与孩子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为此,人民网采访了河南省儿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

    时间:10-03
  • 大数据看出游者热门选择 “沉浸式”体验县城“烟火气”成新风尚

    央视网消息:假期出游,有人奔赴向往已久的美景,有人则选择躲避人潮的旅行。秋风起,菊暗香,策划一场诗和远方,背上随意打点的行装。不一定山高路远,但一定不要拥挤的打卡点,晚看明月挂柳湾,日有山色镜中观。古...

    时间:10-03
  • 新华全媒+|连通“三北”的高铁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10月1日宁夏境内的惠农至银川段开通运营,标志着连通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包银高铁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包银高铁是连接内蒙古包头市和宁夏银川市的一条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517公里,包头至惠农段全长约420公里,...

    时间:10-03
  • 漫说|从贵州画卷看奋进中国

    75载筚路蓝缕,75载砥砺前行。曾经的贵州,是交通不便、生态脆弱、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的贵州,四通八达、绿水青山、安居乐业成了新象征,万桥飞架、“中国天眼”“村超”“村BA”等成为闪亮名片……贵州的奋斗足...

    时间:10-03
  • 温情洋溢、守望相助……这些温暖瞬间“很中国”

    从乡村无垠田野到城市车水马龙,温情洋溢、守望相助的故事诉说不尽,这些温暖瞬间“很中国”,愿世间所有美好与你相遇。(制作 费璠)责任编辑:【王凯】...

    时间:10-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