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生态论苑)

2024-10-02 08:0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九曲黄河,浩浩汤汤。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大小不等的湖泊周边,水草摇曳;甘肃兰州城内黄河边绿道绵延数公里,一步一景;宁夏银川地处引黄灌区核心地带,秋日“塞上江南”风景如画;黄河边的陕西榆林米脂县高西沟村,“层层梯田盘山头、片片林草盖坡洼”……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质更好了,2023年黄河干流全线已连续两年达到Ⅱ类水质;两岸更绿了,流域生态质量总体改善,黄河变得更美了。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呈“几”字形流经9省区,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拥有黄河天然生态廊道和三江源、祁连山、若尔盖等多个生态功能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然而,黄河流域生态本底差,水资源十分短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经过5年来的努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同时也要看到,仍有不少难题需要进一步破解。必须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保护是大发展的前提。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分布广、类型多,高原冰川、草原草甸、黄土高原等都极易发生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顺应自然、尊重规律,开展自然修复、休养生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生态功能区重点保护好生态环境。同时,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久久为功、持续推进。黄河流域覆盖面广,生态类型多样,要综合提升上游“中华水塔”水源涵养能力、中游水土保持水平和下游湿地等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快构建坚实稳固、支撑有力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唯有扎扎实实地一年一年推、一年一年抓落实,方能不断见成效。

  全域统筹、科学调控。立足于全流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必须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更加突出黄河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同时,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生态建设重点各有不同,必须分区分类推进保护和治理。协同联动、有统有分、上下齐心,将更好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保护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印发、施行,开展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城镇环境治理设施补短板等系列行动,实施多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立健全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黄河上下,正在奋力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高品质的生态环境逐步支撑起流域各地高质量发展。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新征程上,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定能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将来黄河会变得更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一往无前的磅礴之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2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中国新貌)安徽小岗村:改革“惊雷”的时代回响

      中新社合肥10月3日电 题:安徽小岗村:改革“惊雷”的时代回响  中新社记者 赵强  “十一”假期,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热闹非凡。大包干情景剧《1978:十八个红手印》正在上演,再现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

    时间:10-03
  • 日通行量达15.5万车次 国庆首日深中通道车流量创新高

    记者从广东交通集团了解到,今年国庆假期是深中通道开通后迎来的首个长假,深中通道10月1日车流量达到了通车以来的新高,日通行量达15.5万车次,环比增长56.27%。据介绍,假日期间群众出行热情高涨,跨珠江口的主要通...

    时间:10-03
  • 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假日“不停歇” 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数量日均超22列

    央视网消息:国庆假期,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不停歇”,优化流程,科学调度,保障常态化开行数量日均超22列。10月1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国际集装箱场依旧忙碌,起重机在进行中欧班列的装卸作业。当天上午,一列满载...

    时间:10-03
  • 为什么要在高原上建风电?记者探访世界海拔最高风电站

    这个假期,总台新闻频道派出记者,去打卡一些特殊的景点,都是一些正在建设,或者是刚刚投入运行的国家重大工程,它们分布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所在地都是普通人很少能去的地方。世界海拔最高风电站机组全部完成吊装在...

    时间:10-03
  • 昌吉州百亩棉花示范、千亩棉花示范亩产再创新高

    视频来源:昌吉零距离视频号,作者:张童桐 陈徽 刘昊清9月30号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老龙河基地,对种植的“中棉113”品种棉花进行现场测产,百...

    时间:10-03
  • 人民军队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跨越之陆》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陆军融媒体中心制作推出网宣产品《跨越之陆》“75年前,我部前身组建12支步兵方队,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当年手拿‘万国造’的纯步兵,现在已经是脱胎换...

    时间:10-03
  • 假期带娃出行 这些健康提示请收好

    正值国庆假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出游。出行过程中,家长要提高警惕,照看好孩子,并帮助孩子增强健康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家长与孩子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为此,人民网采访了河南省儿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

    时间:10-03
  • 大数据看出游者热门选择 “沉浸式”体验县城“烟火气”成新风尚

    央视网消息:假期出游,有人奔赴向往已久的美景,有人则选择躲避人潮的旅行。秋风起,菊暗香,策划一场诗和远方,背上随意打点的行装。不一定山高路远,但一定不要拥挤的打卡点,晚看明月挂柳湾,日有山色镜中观。古...

    时间:10-03
  • 新华全媒+|连通“三北”的高铁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10月1日宁夏境内的惠农至银川段开通运营,标志着连通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包银高铁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包银高铁是连接内蒙古包头市和宁夏银川市的一条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517公里,包头至惠农段全长约420公里,...

    时间:10-03
  • 漫说|从贵州画卷看奋进中国

    75载筚路蓝缕,75载砥砺前行。曾经的贵州,是交通不便、生态脆弱、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的贵州,四通八达、绿水青山、安居乐业成了新象征,万桥飞架、“中国天眼”“村超”“村BA”等成为闪亮名片……贵州的奋斗足...

    时间:10-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