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新貌)“国宝”大熊猫:栖居更美境 云游更广天

2024-10-02 18:03: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10月2日电 题:“国宝”大熊猫:栖居更美境 云游更广天

  作者 王利文 安源

  “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以“黑白分明”和憨态可掬的模样广受世界喜爱,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旗舰代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熊猫人工繁育技术取得重大突破。1950年,出台相关办法保护大熊猫的繁衍;1974年,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启动;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级为“易危”;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达到728只,野外种群总量增长至近1900只,“国宝”保护实现非凡跨越。

2021年11月12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海归大熊猫“宝宝”在四川卧龙产下的“双胞胎”迎来出生百日。图为饲养员和大熊猫“宝宝”的大仔在一起。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大熊猫繁育破解“三大难题”

  2024年6月,随着双胞胎宝宝出生,8岁的大熊猫“盼青”第二次成为母亲。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简称“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几个月大的幼仔正依偎在它怀中熟睡。

  过去,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成活难“三大难题”曾一度制约大熊猫圈养种群发展。在大熊猫故乡四川,熊猫中心等机构设立多个基地,肩负起大熊猫救护、繁育、野化放归和科学研究等重任。今年的圈养大熊猫集中产仔季,繁育工作在四川卧龙、都江堰、雅安等地“多点开花”。

  “通过改善生活环境、调整营养结构、加强发情诱导、激素检测、完善人工授精和育幼技术等一系列措施,大熊猫人工繁育技术实现历史性飞跃。”熊猫中心繁育专家张贵权介绍,熊猫中心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繁育种群,也为大熊猫野化放归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小核桃”在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放归大自然。(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竹林隐士”栖居更美境

  大熊猫以竹为主食,四川有20多种其可食用的竹类。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崇州片区的文井江镇是最大的牛尾笋种植区,目前正值采摘期。2.1万余亩牛尾笋迎来丰收,被运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地。

  与竹林伴生的针叶阔叶混交林为野生大熊猫提供了寄居、产仔所需的树洞。“中国近年来加快割裂栖息地的修复与连通,建立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地体系,让它们的自然家园更加‘宜居’。”熊猫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李德生表示,在2.2万平方千米的国家公园内,约72%的大熊猫野外种群得到保护。

  野化放归是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中国已野化放归12只圈养大熊猫。李德生称,未来,熊猫中心计划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新野化培训圈,分批次采取就地培训及放归,让更多“竹林隐士”回归自然。

7月5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的海归大熊猫“添添”在基地兽舍里安享家乡生活。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最萌外交官”云游更广天

  不久前,大熊猫“金喜”“茱萸”在西班牙与公众见面,“武雯”在荷兰第二次产仔,旅日大熊猫“比力”“仙女”等陆续回国。近年来,中国已与20个国家的26个机构开展合作交流,联合攻克了大熊猫饲养繁育、疾病防治、放归自然等领域技术难题。大熊猫也受到各国民众的喜爱。

  “今年,中国将与美国、澳大利亚和奥地利开启新一轮大熊猫国际合作。”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二级巡视员张月表示,大熊猫国际合作在促进民间友好交往、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等领域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已成为世界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合作的模范典型。

  此外,大熊猫还成为一扇窗,吸引海外友人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日籍饲养员阿部展子苦练中文并留学中国,做起“大熊猫妈妈”;日本摄影师高氏贵博数年如一日拍摄大熊猫……这些生动的故事,正是“最萌外交官”促进国际交流与理解的写照。“来到这里,就会知道中国为大熊猫保护繁育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熊猫中心雅安基地,高氏贵博由衷感叹。(完)

  • 相关阅读
  • 烟花盛宴闪耀香港祝福祖国

    1日的香港到处洋溢“中国红”,喜庆的氛围弥漫全城。大批市民和游客早早来到维港两岸,共赴一场烟花盛宴。“今天上午10点多就出发了,约11点到达尖沙咀,非常幸运找到一个不错的位置。”香港市民黄先生说,为了拍摄今...

    时间:10-03
  • 新华时评|中国人权事业成就举世公认

    新华社日内瓦10月3日电 题:中国人权事业成就举世公认新华社记者石松日前,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7届会议上,美国等少数国家以所谓“新疆问题”为名无端攻击抹黑中国人权状况。包括广大穆斯林国家在内的...

    时间:10-03
  • 国盛港兴 香江欢腾——香港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10月1日的香港,晴空万里。早上8时,伴着庄严的国歌,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在金紫荆广场冉冉升起。特区政府的升旗仪式,为喜庆的一天拉开了序幕。当日,香江飘满“中国红”,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遍...

    时间:10-03
  • 同心同行 多彩礼赞——澳门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红旗飘扬,歌声嘹亮,脚步铿锵,烟花璀璨……10月1日,澳门举办多姿多彩的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的双庆之年,澳门特区政府团结社会各界,筹办一系列精彩和...

    时间:10-03
  • 外国游客三亚乐享中国长假:从跟团游逐渐转向自由行

    中新网三亚10月3日电 (张月和)“今天是我来三亚旅游的第三天,正值中国国庆假期,来三亚旅游的人很多,我感受到了中国的节日氛围。三亚当地人很热情,感觉我们也融入了节日氛围当中。”哈萨克斯坦游客薇拉2日受访时说...

    时间:10-03
  • 用心用情浇灌高原格桑花

    拿起课本,看着教室里求知若渴的孩子们,西藏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宋玉刚满是欣慰。宋玉刚来到这所乡镇小学工作已经27年了。这些年,他几乎天天都和孩子们交流,在很多藏族孩子嘴里,这位老师也被称为“宋...

    时间:10-03
  • 国庆假期的新疆 “人人人人景点人人人人”

    10月1日当天新疆铁路旅客发送量达31.62万人次再创单日旅客发送量最高历史纪录10月1日,新疆铁路部门在乌鲁木齐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铁路工作人员与旅客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摆风亮摄国庆假期第一...

    时间:10-03
  • 2024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前瞻:快门声依旧,什么在改变?

      中新网丽水10月3日电(胡丰盛)地处浙西南的丽水被摄影人亲切地称为“天然的摄影棚”,缙云仙都、云和梯田、古堰画乡、遂昌南尖岩都曾因摄影美照出圈。  自2004年以来,丽水已经举办十一届丽水摄影节。2021年11月...

    时间:10-03
  • (身边的变化)浙江人大70年: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一路生花”

      中新网杭州10月3日电 题:浙江人大70年: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一路生花”  作者 赵晔娇 郭其钰  不久前,出海在外的船老大林益军通过扫描渔船上的“代表码”,反映渔船缺少冷冻设施设备,导致渔获物保鲜效...

    时间:10-03
  • 国际首次!中国团队实现基于超导接收的公里级太赫兹无线通信传输

      中新网北京10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10月3日发布消息说,9月27日至10月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的联合实验团队,在青海省海西州雪山牧场成功实现基于超导接收的高清视频信号公里级太赫兹(THz)/...

    时间:10-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