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文化中国行·山河弦歌丨火爆!这座鸟类“国际机场”客流量即将登顶

2024-10-04 19:07:0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山东东营黄河口等共5处提名地以重大边界调整的形式,被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盐碱满地到水草葱郁、芦荻摇曳,许多“候鸟”选择在此做“留鸟”。这些“白色精灵”见证着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

  黄河三角洲能有多少鸟?聊起这个问题,保护区管委会负责监测鸟类的工程师张希涛,能来一段相声“贯口”。

  张希涛:首先来的一般是鹤类和雁鸭类。丹顶鹤、蓑羽鹤、白头鹤、白枕鹤、沙丘鹤等这一系列鹤都要来。再一个雁鸭类的,像野鸭在我们这里就接近30种:斑嘴鸭、绿头鸭、秋沙鸭、白头鸭、赤麻鸭等一系列鸭。鸟浪最厉害的时候能达到一两公里,非常壮观。

  在黄河口北岸盐沼湿地的三万亩盐地碱蓬修复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科负责人周立城,正在给游客们做着讲解。

  周立城:欢迎大家在政府开放日来到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参观,大家今天到的就叫“红毯迎宾”,实际上是我们黄河三角洲的一种先锋物种,叫盐地碱蓬,它在这个季节是火红火红的,像一面巨大的红地毯铺展在海滩……

  “红毯迎宾”在此,芦花飞雪在此,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也在此。仅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的一个繁殖季,它们就创纪录地繁殖了202巢,500多只。

  曾经的盐碱地,如今的“鸟类机场”

  30多年前,这里是另一番景象:黄河断流,下游的三角洲缺乏淡水补给;海水倒灌,土地上泛着白花花的盐碱。

  今年57岁的张希涛,1988年中专毕业,带着“开荒造林、绿化祖国”的理想,他被分配到了三角洲上的林场。据他回忆,断流的时候黄沙遍野,遮天蔽日,潮沟淤塞。盐地碱蓬、海草床等植物绝迹,贝类、蟹类等底栖生物消失,鸟类栖息觅食地少得可怜。

  一切的根本,是水!周立城介绍,近年来通过生态补水、水系连通等措施,保护区形成“河、陆、滩、海”的入海循环主干道,累计疏通水系241公里,重建了黄河与湿地之间的“毛细血管”。

  充裕的淡水使盐碱水不再向上渗出,植物生存环境持续改善。紧接着,2021年以来保护区陆续实施了17个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本土植物5.2万亩,修复湿地超过30万亩。

  光板地长出了盐地碱蓬,长出了芦苇,长出柽柳。“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越来越多的鸟儿“用翅膀投票”,在这里越冬、建巢、繁衍。目前,保护区的鸟类数量已经从设立初期的187种增加到373种。

  留得住,更要护得好

  乘坐电瓶车穿梭在芦苇荡中,不时有白鹭、鸿雁等鸟儿掠过。远处的电线杆上,几乎每根杆子头上都立着一只大鸟。

  保护区工作人员崔宁兴奋地告诉记者:“你看这个就是东方白鹳!这个电线杆上也有,离我们非常近。”

  东方白鹳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区候鸟迁徙的标志性鸟类,每年都有2000多只从俄罗斯远东和我国东北地区来到这里。大部分在此,随后继续往南,飞往长江中下游的沼泽湖泊,剩下的就留在这里越冬。

  眼下,越来越多的东方白鹳相中了保护区的环境,扎根在此,成为留鸟。

  周立城:东方白鹳的生活习性是在高大的乔木上安家落户,为了给它保障安全,我们建了大约130多根人工招引巢,用水泥杆或者金属杆建了一个10米左右的简易的巢穴,我们俗称“毛坯房”。还是让东方白鹳靠自己的力量用这些树枝、树叶、柳絮、棉花,做一个精装。我们对它是爱,不是溺爱。

  留得住,还要护得好。秋收时节,田里种植的水稻刚刚收获,保护区特意留下十分之一给即将到来的候鸟,让三角洲成为它们长途迁徙的“补食点”。

  在保护区的一角,还有一处鸟舍,专门收留在迁徙过程中受伤的候鸟。它们在此治疗、休养。同时,鸟舍也给游客们近距离观察鸟类提供了绝佳机会。

  崔宁:有时候可能是人为伤害,有时候可能是遇大风,撞到了某些建筑物。一旦它的翅膀受伤,就很难再重返蓝天,有很多从此就没办法归队当候鸟了。一般游客来到这里的时候,它们都会以鸣叫的方式表示欢迎。

  黄河入海口,百鸟流连处。再有一周,天气转冷,数百万只候鸟即将陆续抵达。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座鸟类的“国际机场”马上又要热闹起来!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刘钦

  编审丨肖源 李行健

  记者丨刘颖超

  音频制作丨周天纵

  编辑丨韩毅

  新媒体编辑丨陈宇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之声)

  • 相关阅读
  • 向祖国告白!界碑上这串数字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来国门打卡、与界碑合影,重温红色岁月、聆听革命故事,成为国庆假期旅游的新风尚。这个国庆节,在黑龙江2981公里边境线上的各国门、界碑处,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驻足打卡合影。在祖国陆地最东端的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

    时间:10-05
  • 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好转 利好大豆价格企稳回升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更为健康、均衡和可持续,宏观经济形势趋于好转。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6%;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0.6%;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8%,...

    时间:10-05
  • 【你好,小镇】贵州肇兴:千年侗寨鼓楼情

    编者按:小镇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乡镇是连接城乡的枢纽,也是承载中国文明传承与现代化发展协调统一的关键一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你好,小镇》系列主题报道,走进全国特色乡...

    时间:10-05
  • 向祖国告白!界碑上这串数字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来国门打卡、与界碑合影,重温红色岁月、聆听革命故事,成为国庆假期旅游的新风尚。这个国庆节,在黑龙江2981公里边境线上的各国门、界碑处,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驻足打卡合影。  在祖国陆地最东端的黑龙江省抚...

    时间:10-05
  • 学习新语·非遗|“年轻一代要很好培养,更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策划:唐颢宸 张瑜  设计:赵丹阳  素材支持:新疆克州党委宣传部...

    时间:10-05
  • 李云泽率中共代表团访问摩洛哥

      新华社拉巴特10月5日电 10月4日至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率中共代表团访问摩洛哥,出席面向摩各界举办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介会,会见众议院第一副议长萨巴里、副议长图哈米,以及...

    时间:10-05
  • 西藏扎什伦布寺举行跳神活动 祈愿国泰民安

      中新社日喀则10月5日电 (李林 拉巴卓玛)5日,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色莫钦姆羌姆”跳神活动,以此驱邪禳灾,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10月5日,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传统跳神活动。 李林 摄  跳神是...

    时间:10-05
  • 民建爱国实业家胡海秋:“我们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中新网杭州10月5日电 (王潇婧 程炜 王静)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  回顾过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党派自...

    时间:10-05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攀岩、滑雪、打拳 潮运动让城市更美好

      国运兴则体育兴,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中国不再需要一场比赛的胜利来证明自己,更多人能以平常心态看待竞技场上的得失。但赛场上运动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与呐喊依然令人振奋,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

    时间:10-05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攀岩、滑雪、打拳 潮运动让城市更美好

    国运兴则体育兴,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中国不再需要一场比赛的胜利来证明自己,更多人能以平常心态看待竞技场上的得失。但赛场上运动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与呐喊依然令人振奋,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如...

    时间:10-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