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山西加大煤层气开发力度(经济聚焦)

2024-10-09 08:3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前8月,山西煤层气总产量9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占全国同期产量的81.6%,创历史同期产量新高。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产自煤层、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非常规天然气,处理不好是煤矿安全隐患,利用好了是优质清洁能源。

山西煤层气资源富集,总量约占全国1/3,截至2022年底,已探明地质储量超7600亿立方米。

近年来,山西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治理煤矿瓦斯,同步加大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力度,探索出一条“先采气后采煤、采气采煤一体化”的煤矿瓦斯治理利用、变废为宝模式,煤层气规模化开发迈上新台阶。

创新技术,推动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2007年,山西煤层气产量不足19亿立方米,2023年,这一数据达到112.7亿立方米,占到全国同期产量的80.8%。

前后两组数据的变化,是山西持续突破煤气共采关键技术、推动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井下瓦斯浓度一旦超过相关数值,遇明火会发生爆炸。为从源头上治理瓦斯灾害,上世纪90年代初,山西蓝焰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原属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与国外合作,开展地面瓦斯抽采试验,在沁水寺河矿区建成煤矿区先导性试验井组。

“由于地质构造和煤种不同,国外技术水土不服,山西开始走自主创新道路。”晋能控股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李国富介绍,他曾参与第一代煤层气井建设,此后,他和同事攻克了诸多关键难题,相关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经过30年技术攻关,山西形成了从钻井、压裂、排采到集输的系列技术工艺体系,创新形成了煤矿区煤层气井上下联合抽采模式,在山西晋城、阳泉等矿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已推广至河南平顶山、甘肃窑街等矿区。中海油中联煤层气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也逐步进入山西勘探开发煤层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体系。

技术突破能带来什么?井型上,水平井替代垂直井,抽采波及面积扩大10倍;产量上,平均单井日产量由3000立方米提高到8000立方米;成本上,单井投资额从2000万元降低到700万元。

“不过,我国煤层气地质条件复杂,技术移植性差,需要‘一矿一策、一井一策’,山西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向科技创新要解决方案。”李国富说。

为推动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山西出台行动方案,加力攻关煤层气高效勘探、高效建产、长效稳产、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以实现煤层气增储上产相关目标。

增储上产,建成6个10亿立方米级气田

2019年,山西被确定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推进煤层气增储上产成为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之一。

位于沁水盆地的潘河区块,是我国开发时间最早、稳产时间最长的气田,经过20多年开发,主力煤层产气量大幅递减。

“为实现产能接替,我们加快薄煤层开发。”中联煤层气(山西)有限责任公司晋太分公司总经理李岳介绍,与主力煤层相比,薄煤层如同“千层饼”,含气量差异大、资源丰度相对差、开发难度大,一直被视为煤层气开发中的“边际资源”。此外,潘河区块主力煤层的井网密度大、井型复杂,开发薄煤层对井网调整等技术要求高。

为解决这一系列难题,中联煤层气(山西)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专班,组建3支党员先锋队,联合多家合作院校技术骨干,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两年历经20余次数据论证,终于形成多煤层合压合采技术模式,并于2021年试采成功。自试采至今,累计产量达到2.17亿立方米。

在煤层气成熟开发区稳步上产同时,山西推动已探明未动用区块加快达产、新出让区块试采建产。

目前,中石油在大宁—吉县区块先导试验单井日产气量最高达10.1万立方米,建成了百万吨油气当量深层煤层气田;中石化在延川南区块年产量4亿立方米,实现了中—深层煤层气商业规模开发;中海油在临兴区块创新致密气与煤层气“互补式”“立体式”勘探开发,成功申报千亿立方米深层煤层气田。

山西还持续推动煤层气体制机制改革,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规范处理煤层气和煤炭矿业权重叠区争议,推动省属企业与央企合作开发资源。目前,山西已建成6个年产量10亿立方米级气田,形成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煤层气产业化基地。

全链发展,打造非常规天然气基地

煤层气产量上来了,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延链、补链、强链是关键。山西已形成集煤层气勘探、抽采、液化、压缩、集输、发电、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在山西煤层气主产区沁水县,产业发展势头正劲。沁水县煤层气探明储量超全国四成。目前,全县有1万多口钻井,54家相关企业。2023年,地面煤层气抽采量超45亿立方米,4年增幅近70%。

上游抓增储上产,中游抓集输互通。在潘河增压站,低压煤层气在此增压后,输送给用户。增压站,一头连着数以万计的煤层气井,一头连着用户。近年来,沁水投资7.5亿元,实施煤层气增压站及附属气源管网联通工程,将煤层气送得更多更远。目前,山西天然气长输管道形成了“三纵十一横”管网格局,通过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向华中、华东地区供气。

下游抓消纳利用。工业领域,实施原料、燃料替代工程。民生领域,沁水约6万户居民用上煤层气,气化水平由“十三五”初期的75%达到了现在的95%。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长输管道互联互通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努力将山西打造成为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山西省能源局局长邓维元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9日 10 版)

  • 相关阅读
  • 深圳城市定位再升级 都市核心区再扩容

      中新网深圳10月10日电 (记者 索有为)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总体规划》)的有关情况。《总体规划》明确,深圳是经济特区,国家创新型城市...

    时间:10-10
  • 国台办:赖清德“双十”讲话蓄意加剧两岸紧张局势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资料图)  有记者提问,赖清德今天在台北发表所谓“双十”讲话,请问发言人对讲话有关两岸关系内容有何评论?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应询表示,赖清德在讲话中继续鼓吹“互不隶属”的...

    时间:10-10
  • 请查收!你有一份西藏“回忆录”.zip!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30年来,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人才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走进西藏,扎根高原,把西藏当作第二故乡,用青春和汗水在雪域高原书写使命和担当。西藏广播电视台特别策划《我的援藏手记》邀请了部...

    时间:10-10
  • 万人说新疆|俄罗斯姑娘: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以为我是新疆人

    人民网吐鲁番10月10日电 (记者曾书柔)十月的吐鲁番,暑热褪去,热情未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景区内,一位老爷爷正用民族乐器热瓦普自弹自唱,正在参加“万人说新疆”优秀作者新疆行活动的俄罗斯姑娘丽娜见状,拿起了...

    时间:10-10
  • 【“非”凡之旅】非洲朋友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可以从中国学到很多

    近日来,来自非洲各大媒体的记者们走访了中国多个城市,见证了中国在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领域的成就,纷纷发出赞叹:“这是一次惊人的访问和旅行”“我希望非洲国家也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来自马拉维广播...

    时间:10-10
  • “这是一条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埃及汉学家、出版人艾哈迈德·赛义德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式现...

    时间:10-10
  • 既浪漫又古朴——这碗刀削面对了中法两国人胃口

    从法国巴黎的浪漫,到中国大同的古朴,有一种味道跨越千山万水,连接融合着中法两国人的味蕾。近日,一家开在法国巴黎的中国刀削面馆走红网络。这碗对了中法两国人胃口的刀削面究竟是怎样炼成的?记者探访故事发生地...

    时间:10-10
  • 通讯丨从花甲老者到7岁女童,他们都在学中文——记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开启新学年中文班

    新华社瓦莱塔10月10日电 通讯|从花甲老者到7岁女童,他们都在学中文——记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开启新学年中文班新华社记者陈文仙“活到老,学到老。”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中文培训班的老学员雷·马格里字正腔圆地用普...

    时间:10-10
  • 跨境货运能力持续提升 中老铁路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跑”

    央视网消息:加强区域内互联互通是今年东盟峰会的一大重要议题。连接我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中老铁路,也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开通运营以来,业务量持续增长。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中老铁路也迎来...

    时间:10-10
  • 铁路老物件里的“共和国印记”

      铁路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铁路文物、实物是中国近代以来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实证,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

    时间:10-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