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丨明海法师:法乳一脉 两岸佛教界何以共创未来?

2024-10-25 14:35: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 路梅

  海峡两岸佛教同根同源,法乳一脉。尽管经历了复杂的政治变迁和社会变革,但佛教在两岸之间的传播和交流始终未曾中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回顾两岸佛教的传承与交流,并呼吁两岸佛教界携手并进,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两岸关系和平稳定贡献佛教的智慧和力量。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佛教是何时、以何种方式传入台湾的?两岸佛教交流经历了哪些阶段?

  明海法师:两岸佛教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明朝以来,佛教随着大陆东南沿海的移民传入台湾,此时并非由专门的佛教僧侣主导,而是伴随移民的生活自然地传入。因此台湾早期的佛教信仰较为世俗化,与民间信仰和道教信仰紧密交织,形成了“神佛不分”的传播形式。到了清朝,清政府鼓励佛教的发展,台湾与大陆往来日益频繁,两岸佛教界的交流也逐渐增多,为佛教在台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但在文化上,台湾地区的民众,特别是佛教界的法师们在文化上并没有与大陆发生断裂与隔离。很多台湾法师通过加强与大陆交流,来抵制和对冲殖民当局对佛教的日本化,保留了与大陆紧密的法脉关系。民国时期,台湾高僧还积极来大陆参学,并邀请大陆高僧赴台弘法。例如,太虚大师与台湾佛教界的诗文唱和,道阶法师、张宗载等人的访台,都体现了两岸佛教名士之间以禅会友、文化交流的紧密联系。台湾僧侣斌宗法师曾多次来大陆参访各大名山,拜谒高僧,并在返回台湾后广弘天台宗法脉。这一时期的交流互动,激发了台湾同胞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巩固了两岸佛教的同根同源。

  1949年之后,由于政治局势变化,两岸佛教交流一度陷入停滞。1987年台湾当局解除戒严的初期,台湾佛教界主要以探亲为名进行试探性接触。台湾中台禅寺惟觉法师曾提出“两岸未通,宗教先通;宗教未通,佛教先通”的观点,道出了两岸佛教界乃至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1989年,台湾佛光山星云法师率“弘法探亲团”回到祖国大陆探亲,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热烈欢迎,开启了两岸民间交流的新篇章。

  1990年台湾当局相关部门开放岛内各宗派团体派员赴大陆,两岸佛教界开始了新的互动阶段。台湾中国佛教会的净良长老,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等佛教界高僧大德纷纷到大陆朝圣、寻根,并与大陆佛教界建立联系;星云法师、圣严法师等台湾佛教界领袖积极推动两岸佛教界互动。随着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现,两岸佛教交流全面深入展开。不仅僧侣和信众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佛教论坛、研讨会等学术文化交流成为两岸佛教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佛教界在慈善、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也逐步加强。

  特别是2002年,佛教圣物法门寺佛指舍利,受台湾佛教界共同邀请赴台接受巡礼供奉,舍利所及之处,万人空巷、人头攒动、轰动一时。在台湾的37天里,数百万台湾同胞瞻拜了佛指舍利,大大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感情,也彰显了两岸同胞共同的和平愿景。

  中国佛教协会历来十分重视与台湾佛教界同仁的联谊与交流,在僧才培养、公益慈善、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着广泛深入的合作。

2011年6月8日,出席闽台佛教书画联展开幕式的台湾佛教卫视总裁心田长老现场挥毫题字。 中新社记者 刘可耕 摄

  中新社记者:佛教交流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明海法师:佛教交流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两岸的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与民生福祉,凝聚了共识,汇聚了民心,坚定了信念。

  两岸佛教交流是佛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已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佛教作为两岸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其传承与发展需要两岸佛教界的共同努力。通过交流,两岸佛教界不仅可以互相学习彼此在宗教修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经验,还能共同应对现代社会对佛教提出的新挑战。台湾佛教在组织管理、社会慈善和大众弘法等方面有许多先进经验,而大陆佛教则在寺院建设、经典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资源。通过定期的互访、法会、研讨等形式,两岸佛教界能够借鉴彼此的优势,从而推动佛教文化持续发展,为中华文化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佛教交流能够跨越地域和政治的隔阂,是连结两岸人民的一条纽带。两岸佛教界通过朝圣和参访等多种形式,促成了大量民间交往,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台湾的佛教信众来大陆的佛教圣地如普陀山、五台山朝圣,或到各宗派祖庭礼祖,感受祖庭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而大陆的佛教徒则通过赴台参访,体验到了台湾佛教界在社会慈善、环保等方面的积极实践。这些双向互动,加深了两岸民众对彼此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了解,有助于消除误解与隔阂,增进理解和尊重。

  两岸佛教同根同源,佛教文化中蕴含着两岸人民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记忆,通过交流与互动,两岸人民得以共同传承和弘扬佛教文化遗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佛教文化不仅表现在宗教仪式和修行方式上,还体现在佛教艺术、建筑、音乐等多方面。两岸佛教界通过举办相关的艺术展、音乐会等活动,显示了佛教在两岸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些活动让两岸民众进一步认识到彼此在文化根源上有着深厚连结。

  佛教讲求慈悲、和平,可以成为化解两岸矛盾、推动和平对话的思想资源,两岸佛教界通过交流传递和平、友爱的信息。两岸佛教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还为全球宗教对话提供了示范。

  中新社记者:展望未来,应如何发挥两岸佛教界的力量,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明海法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佛教界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我们认为,应进一步加强两岸佛教界各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在已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岸佛教界应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平台和机制,通过举办各种交流、研讨、讲座等,互相借鉴对方在佛教研究、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果,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弘扬佛法,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同时,应鼓励和支持两岸佛教团体之间的互访与交流,加深彼此对佛教文化和宗教实践的理解。这有助于打破隔阂,增进信任,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07年9月15日,海峡两岸和平与发展祈福大法会在福州开元寺举行。 中新社发 祝敏松 摄

  中国佛教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感。佛教壁画、雕塑、音乐、典籍等都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佛教教义的深刻内涵,还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风格。两岸佛教界可以通过加强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增强文化自信,还可以共同致力于佛教典籍的整理与出版工作,加强对佛教文献的保护和传承,为中华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作出贡献。

  佛教强调“慈悲为怀”“众生平等”等理念,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通过加强两岸佛教界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化解分歧、促进合作提供的精神支持。同时,两岸佛教界还可借助自身影响力,向两岸社会传达和平信息,营造更有利于两岸融合发展的社会氛围,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面向未来,我们希望两岸佛教界能够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贡献佛教的智慧和力量。(完)

  受访者简介:

明海法师。 受访者供图

  明海法师,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2年随净慧长老出家。得临济宗、曹洞宗等法脉传承。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方丈,任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常委,《法音(英文)》和《法源》期刊主编。已发表《花都法语》(编著)、《禅心三无》《无门关夜话》《生活禅纲要》(主编)等著作。

  • 相关阅读
  • 两岸影视人:优秀剧集让我们更好认知彼此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黄欣欣)“我看了三遍《繁花》,太喜欢了”,曾出演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台湾制片人、导演阮虔芷2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天,2024年第十三届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暨首届海峡两岸中华...

    时间:10-25
  • 两岸电影人谈合作交流:“接棒”华语电影发展使命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李百加)“回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两岸电影人的交流,李行导演和谢晋导演功不可没。我还记得第一次跟着李行导演来北京,很多知名大陆导演来接机,还给我们一人备了一套羽绒服——因为北京寒冷...

    时间:10-25
  • 纪念台湾光复79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朱贺)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79周年。“两岸携手并进 共创美好未来——纪念台湾光复79周年学术座谈会”当天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台湾光复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缅怀历史——台湾...

    时间:10-25
  • 宁夏与阿拉木图州签署建立国际友好区州关系备忘录

      【中亚专线】宁夏与阿拉木图州签署建立国际友好区州关系备忘录  中新社银川10月25日电(记者 李佩珊)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分项活动宁夏—阿拉木图州经贸对接洽谈会25日在银川举行,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

    时间:10-25
  • 外交部回应赖清德言论:改变不了台海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谢雁冰)据报道,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25日访问金门并发表演讲称,他不会放弃任何一寸领土。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同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回应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无论民进党当局...

    时间:10-25
  • 两岸企业共谋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

      中新社武汉10月25日电(马芙蓉 余国燕)海峡两岸(武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25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工业总会等机构代表,与大陆整车厂、重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代表...

    时间:10-25
  • 中方:试图歪曲联大第2758号决议权威性的行径是开历史倒车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5日应询表示,任何试图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歪曲联大第2758号决议权威性与有效性的行径都是开历史倒车。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薛伟 摄  当天例行记者会后,...

    时间:10-25
  • 从“天外”到“身边” 中国北斗应用深入民众生活

      中新社株洲10月25日电(张雪盈)想快速喝上一杯咖啡,只需通过手机下单,3至5分钟后,便会有“空中外卖员”将温热无撒漏的咖啡安全送至消费者手中。  得益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核心技术...

    时间:10-25
  • 第二十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谢雁冰 黄钰钦)第二十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2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开幕。  本届大会由中国联合国协会(联协)主办、外交部国际司支持、东北师范大学承办。中国联合国协会于2004年首次创办...

    时间:10-25
  • 两岸大学生合拍短视频获奖 视听业者冀加强交流合作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刘玥晴)“拍短剧投入成本较低,制作周期也短,容易上手,是两岸视听业界青年合作创新的好途径、施展才华的好方式。”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仲祺25日在北京表示。 ...

    时间:10-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