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青藏铁路:雪域高原辟新途

2024-10-26 21:38:3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10月26日电 题:青藏铁路:雪域高原辟新途

新华社记者刘洪明、蒋梦辰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歌曲《天路》唱出了西藏人民对铁路的渴望,也赞扬了铁路建设者付出的艰辛努力。

狂风暴雪、风火山隧道、唐古拉山……一幕幕情景剧舞台背景,还原了建设者当年在海拔4500多米冒风雪、战严寒、抗缺氧,甚至牺牲生命的顽强劳动场景。10月17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弘扬青藏铁路精神”巡回报告会在西藏拉萨举办,震撼人心的场面与情节让人泪湿衣襟。

1984年5月1日,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投入运营。2006年7月1日,全长1142公里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通车,标志着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段全线建成通车。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筑路亦筑梦,这条铁路犹如一条钢铁巨龙,越过昆仑山脉,跨过雪域高原,寄托着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彰显著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眼下虽已进入高原寒冷时节,乘坐火车进出西藏的旅客仍然较多。“我们在拉萨游玩了一周,看了布达拉宫、南迦巴瓦雪山,吃了一些特色藏餐美食,感受了高原美景与民族特色文化。”来自浙江的高海丹一家4口到拉萨旅游,正在拉萨火车站候车乘坐Z166次列车返程。

作为西藏首批藏族铁路职工之一,43岁的斯朗卓玛自2006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已成长为拉萨火车站副站长。她见证了高原的发展变化。

“青藏铁路通车18年来,最直接的体现是增强了各民族旅客进出西藏的便利性与安全性,来西藏旅游、经商、务工的人多了,带来先进的技术,同时西藏人到其他城市上学、旅游也更方便了。”她说,高原群众逐步跟上了时代潮流。

斯朗卓玛依稀记得,2006年以前拉萨火车站周边全是土路,一个商铺都没有,满目荒凉。如今火车站所处的区域建有休闲运动公园、学校、医院,还有宽阔的柏油路。

青藏铁路通车还为那曲、拉萨等地运来更多生活用品、生产物资,大大提高了货运时效、安全性和运输量。

秦进元在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西站工作了15年,见证了铁路货运的发展。“铁路货运不仅明显降低了流通成本,也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稳定工作。”他说,2006年以来拉萨西站货场合作的物流公司,从4家增至目前的20多家,货物到发量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32.9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571.3万吨,年均增长率17.2%。

阿旺多吉于2015年在拉萨成立西藏吉达物流有限公司,有员工近20人。“这几年不论是各种食品还是建筑材料,西藏需求量很大,目前公司经营顺利,所有员工都来自拉萨周边的农牧区,人均年收入20万元以上。”

18年来,青藏铁路明显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交流,已成为西藏连接祖国多地的“生命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青藏铁路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688.5万人次、运送进出藏货物8775.1万吨。西藏的GDP由2006年的342亿元增至2023年的2392.67亿元。

繁荣的背后,离不开一批批前赴后继的建设者。对于当年青藏铁路建设者来说,“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早已深深印记在每个人心中。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建设管理科科长路万君今年50岁,回首当年在唐古拉山附近的工作岁月,神情凝重。“我记得那曲段最艰苦,夏天也要生火炉。2005年冬季下大雪,大部分职工感冒了,为了不耽误工期,大家分成两班倒。部分职工晚上挂着点滴,第二天还要继续上山铺设设备。”

现在,还有默默无闻的铁路养护工作者持续奋战在雪域高原。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今年9月1日,青藏铁路格拉段唐古拉南至拉萨区间的27座车站缓冲区正式开启无缝化改造施工大战,预计11月中旬结束。

夕阳划过皑皑雪山,金黄的藏北草原逐渐暗淡。傍晚时分,寒风凛冽,“格(尔木)方无车,拉(萨)方无车,可以上道”。随着一声指挥,那曲车间管段的嘎恰站施工现场顿时热闹起来,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150余名工人如同一支雄师劲旅,他们誓将保质保量完工。

钢轨与砂轮锯片来回碰撞,喷射礼花般的锯轨火花。在长轨拨移现场,号子声已没过不远处的锯轨声,工人们用一根根撬棍把近百米的长轨移运到位……

在施工现场,一名今年新入职的大学生叶浩然,忍受着高原反应并未退缩。“来到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当年铁路建设者的艰辛。”他说,今后要继续向前辈和同事们学习,学习他们身上那股子韧劲儿,学习铁路维修施工技术,尽快成长起来。

青藏铁路作为中国现代化成就的象征之一,激活了冰封的雪域高原,见证了高原巨变,正承载梦想迈向更美好的幸福未来。

  • 相关阅读
  • 来自顶尖科学家的“科学第一课”:“我们不知道”

      中新网上海10月27日电 题:来自顶尖科学家的“科学第一课”:“我们不知道”  中新网记者 李姝征  10月25日至27日,在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举行期间,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科学家共聚上海,开...

    时间:10-27
  • 吕彦直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巡展在清华大学举行

      中新网广州10月27日电 (程景伟 刘慧鹏)记者27日从广州中山纪念堂获悉,“致敬大师——吕彦直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巡展近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启动,旨在纪念近代建筑巨匠吕彦直先生的卓越贡献与不朽成就。展览将...

    时间:10-27
  • 新疆这个社区艺术团,收获外国自媒体创作者们连连赞叹

    10月24日,参加“中国有约·相约新疆”2024国际媒体采访活动的外国自媒体创作者们来到库尔勒市朝阳街道团结社区,在这里观看了社区石榴籽艺术团的演出。“感动”、“羡慕”,是大家说得最多的两个词。10月24日,库尔...

    时间:10-27
  • 一生一事|创业在兵团

    ...

    时间:10-27
  • 国际人士分享新疆之旅:多元文化令人神往

    中新社乌鲁木齐10月26日电 (苟继鹏)“中国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地方,新疆尤其令日本人向往。”日本知名文化学者高桥惠子26日说,她曾多次到访新疆,这里的多元文化与葡萄干最令她难忘。当日,以“新疆各民族文化繁荣兴盛...

    时间:10-27
  • 浙台文学周在衢州启动 促文学力量滋养两岸后代

      中新网衢州10月27日电 (张斌)27日,第二届“浙台文学周”暨浙台儿童文学交流活动在浙江衢州启动,80多位两岸作家将开展为期近一周的采风、研讨等活动,旨在创新两岸文学交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活动现场。衢州市...

    时间:10-27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31千米

      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27日18时21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97度,东经121.78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31千米。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官方微博...

    时间:10-27
  • 滇黔桂三省(区)共管库区水上搜救联合应急演练举行

      中新网南宁10月27日电 (钟叶 黄艳梅)广西海事局27日介绍,2024年滇黔桂三省(区)共管库区水上搜救联合应急演练近日在广西百色市西林县马蚌镇八大河渡口对开水域举行,滇黔桂三省(区)共有20家单位、8支搜救志愿者队...

    时间:10-27
  • 国台办:“台独”分裂行径和外来干涉动摇不了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意志

      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国台办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有记者提问,美方日前宣布新一轮售台武器计划,民进党当局表示感谢,并称将持续强化自我防卫。对此有何评论?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应询表示,我们坚决反对美...

    时间:10-27
  • 宁夏非遗工坊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在宁夏大学开班

      中新网银川10月27日电 (记者 李佩珊)10月27日,为期30天的2024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暨宁夏非遗工坊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在宁夏大学拉开帷幕。开班仪式现场。 于光建 摄  此次研修班邀...

    时间:10-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