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青藏铁路:雪域高原辟新途

2024-10-27 09:01:1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10月26日电 题:青藏铁路:雪域高原辟新途

新华社记者刘洪明、蒋梦辰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歌曲《天路》唱出了西藏人民对铁路的渴望,也赞扬了铁路建设者付出的艰辛努力。

狂风暴雪、风火山隧道、唐古拉山……一幕幕情景剧舞台背景,还原了建设者当年在海拔4500多米冒风雪、战严寒、抗缺氧,甚至牺牲生命的顽强劳动场景。10月17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弘扬青藏铁路精神”巡回报告会在西藏拉萨举办,震撼人心的场面与情节让人泪湿衣襟。

1984年5月1日,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投入运营。2006年7月1日,全长1142公里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通车,标志着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段全线建成通车。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筑路亦筑梦,这条铁路犹如一条钢铁巨龙,越过昆仑山脉,跨过雪域高原,寄托着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彰显著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眼下虽已进入高原寒冷时节,乘坐火车进出西藏的旅客仍然较多。“我们在拉萨游玩了一周,看了布达拉宫、南迦巴瓦雪山,吃了一些特色藏餐美食,感受了高原美景与民族特色文化。”来自浙江的高海丹一家4口到拉萨旅游,正在拉萨火车站候车乘坐Z166次列车返程。

作为西藏首批藏族铁路职工之一,43岁的斯朗卓玛自2006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已成长为拉萨火车站副站长。她见证了高原的发展变化。

“青藏铁路通车18年来,最直接的体现是增强了各民族旅客进出西藏的便利性与安全性,来西藏旅游、经商、务工的人多了,带来先进的技术,同时西藏人到其他城市上学、旅游也更方便了。”她说,高原群众逐步跟上了时代潮流。

斯朗卓玛依稀记得,2006年以前拉萨火车站周边全是土路,一个商铺都没有,满目荒凉。如今火车站所处的区域建有休闲运动公园、学校、医院,还有宽阔的柏油路。

青藏铁路通车还为那曲、拉萨等地运来更多生活用品、生产物资,大大提高了货运时效、安全性和运输量。

秦进元在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西站工作了15年,见证了铁路货运的发展。“铁路货运不仅明显降低了流通成本,也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稳定工作。”他说,2006年以来拉萨西站货场合作的物流公司,从4家增至目前的20多家,货物到发量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32.9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571.3万吨,年均增长率17.2%。

阿旺多吉于2015年在拉萨成立西藏吉达物流有限公司,有员工近20人。“这几年不论是各种食品还是建筑材料,西藏需求量很大,目前公司经营顺利,所有员工都来自拉萨周边的农牧区,人均年收入20万元以上。”

18年来,青藏铁路明显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交流,已成为西藏连接祖国多地的“生命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青藏铁路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688.5万人次、运送进出藏货物8775.1万吨。西藏的GDP由2006年的342亿元增至2023年的2392.67亿元。

繁荣的背后,离不开一批批前赴后继的建设者。对于当年青藏铁路建设者来说,“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早已深深印记在每个人心中。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建设管理科科长路万君今年50岁,回首当年在唐古拉山附近的工作岁月,神情凝重。“我记得那曲段最艰苦,夏天也要生火炉。2005年冬季下大雪,大部分职工感冒了,为了不耽误工期,大家分成两班倒。部分职工晚上挂着点滴,第二天还要继续上山铺设设备。”

现在,还有默默无闻的铁路养护工作者持续奋战在雪域高原。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今年9月1日,青藏铁路格拉段唐古拉南至拉萨区间的27座车站缓冲区正式开启无缝化改造施工大战,预计11月中旬结束。

夕阳划过皑皑雪山,金黄的藏北草原逐渐暗淡。傍晚时分,寒风凛冽,“格(尔木)方无车,拉(萨)方无车,可以上道”。随着一声指挥,那曲车间管段的嘎恰站施工现场顿时热闹起来,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150余名工人如同一支雄师劲旅,他们誓将保质保量完工。

钢轨与砂轮锯片来回碰撞,喷射礼花般的锯轨火花。在长轨拨移现场,号子声已没过不远处的锯轨声,工人们用一根根撬棍把近百米的长轨移运到位……

在施工现场,一名今年新入职的大学生叶浩然,忍受着高原反应并未退缩。“来到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当年铁路建设者的艰辛。”他说,今后要继续向前辈和同事们学习,学习他们身上那股子韧劲儿,学习铁路维修施工技术,尽快成长起来。

青藏铁路作为中国现代化成就的象征之一,激活了冰封的雪域高原,见证了高原巨变,正承载梦想迈向更美好的幸福未来。

  • 相关阅读
  • “熊猫叨叨·我与中国的故事”高校国际学生中文演讲大赛决赛在沪落幕

      中新网上海10月27日电 (记者 许婧)“Z世代唱享中国”——“熊猫叨叨·我与中国的故事”高校国际学生中文演讲大赛决赛26日在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落幕。  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来自7所高校、10个国家的17名...

    时间:10-27
  • 第二届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大会暨智能科学家论坛在中国科大举办

      中新网合肥10月27日电 (记者 吴兰)27日,以“构筑智能科学家基础设施,点燃范式革命之火”为主题的第二届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大会暨智能科学家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  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由中国科学技术...

    时间:10-27
  • “全球名校青年社群共同体”在沪启动

      中新网上海10月27日电(范宇斌 许婧)27日,在上海市侨联、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指导下,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国际青年领航发展专项基金、上海市黄浦区侨联推动发起的“全球名校青年社群共同体”(以下简称...

    时间:10-27
  • 以“运动”为媒 在杭港澳台青年共赴青春之约

      中新网杭州10月27日电 (王潇婧)“运动是青春的象征,是友谊的桥梁,更是团结的纽带。趣味运动会让杭港澳台的青年朋友们彼此更加了解、友谊更加深厚。”在浙江大学求学的澳门青年李晓岚如是说。她还分享了自己对浙...

    时间:10-27
  • 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举行

      中新社福州10月27日电 10月27日,以“读懂中华文明,携手促进世界现代化”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福建省南平市开幕。会议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来自60个国家的200余名中外代表参...

    时间:10-27
  • 第六届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暨首届廉洁书画创作研讨会召开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 谢雁冰)第六届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暨首届廉洁书画创作研讨会27日在北京召开,200余名各界专家学者和书画艺术家出席会议。  《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由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编纂委员会编...

    时间:10-27
  • 广西开展健康主题宣传服务活动 促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中新网龙州10月27日电 (记者 黄艳梅)2024年健康中国行暨健康八桂行主题宣传服务走进龙州系列活动,近日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举办。活动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传递健康新观念,把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为民众...

    时间:10-27
  • 国台办:“台独”分裂行径和外来干涉动摇不了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意志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7日应询表示,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美方一再违背其领导人“不支持台独”的承诺,助长“台独”冒险行径,破坏台海地...

    时间:10-27
  • 中亚国家“Z世代”敦煌行 骑骆驼画飞天体验丝路文化

      中新网甘肃敦煌10月27日电 (刘玉桃 田鹏鹤)骑着骆驼行走在鸣沙山上、莫高学堂近距离体验古法研制矿物颜料、提笔描线起舞飞天……25日至27日,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留学生走进敦煌,他们深入雅丹、拉弓射箭、拿起画...

    时间:10-27
  • 台湾嘉义发生多次极浅层地震 传出零星灾情

      中新社台北10月27日电 (记者 陈小愿)台湾气象部门报告显示,27日嘉义县中埔乡发生多次极浅层地震。中埔乡有零星灾情传出,所幸无人员伤亡报告。花莲同日发生5.3级地震。  台气象部门报告显示,当天14时19分至1...

    时间:10-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