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夏冬波:包公文化为何情牵两岸远播四海?

2024-10-28 09:17: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合肥10月27日电 题:包公文化为何情牵两岸远播四海?

——专访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夏冬波

中新社记者 赵强

包拯,北宋名臣,因其廉洁公正、铁面无私,故有“包青天”之名。20世纪90年代,台湾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风靡两岸,掀起了一阵“包青天热潮”,包公文化影响辐射海内外。

包公文化如何产生?包公文化为何能情牵海峡两岸并在海外广泛流传?近日,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夏冬波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予以深度解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千百年来,包公形象是如何具象化并受人崇敬的?

夏冬波:包拯在世时就很出名,他的为政能力、亲民爱民的事迹和刚直清廉的形象,已经深得时人赞誉。包公的形象源于其为官期间清正廉洁的作风,及后世传说中“包青天”文学、戏剧形象的双重融合。在一代代的口传笔记中,包公形象从历史、文物包公,向文学、戏剧包公方面发展,逐渐形成了当下的包公形象。

包拯在民间的口碑极好,后世以他为主题的话本、小说、戏曲很多,形成了包公话本小说和包公戏。如传统包公戏有《三侠五义》《包公案》《铡美案》等。以包公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也很多,出名的包公影视剧有《包青天》(1995)、《少年包青天》(2000)、《凌云壮志包青天》(2005)等。

4月30日,游客在安徽合肥包公园参观。今年5月1日起,安徽合肥包公园景区免费开放,游客可通过预约入园游览,零距离领略包公文化的魅力。赵强 摄

总的来看,包公的形象主要由历史、文物、文学和戏剧四个维度构成。四者相辅相成,又互为补充,从而造就了传承千年的“包青天”形象。

中新社记者:包公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夏冬波:包公文化的影响随时间和文化的演变逐渐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包公作为传说或者故事中的主角,其人物性格和事迹“层累地”增加,因此时间与宋朝相隔越久远,包公的传说就越丰富、越传奇、越精彩。

在宋朝,儒家伦理得到重振,强调“君君、臣臣”。因此,宋朝奉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这一政策的成熟则是在宋仁宗时期,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等一大批宋代名臣的出现,都在这一时期。在此氛围下,许多其他官员的一些优秀事迹也被加在包拯身上,使得包拯成为为官之人的榜样。

其次,宋代经济催生了瓦肆等娱乐场所和话本小说,包拯形象的广为流传恰逢其时,成了话本、公案小说创作者首选的塑造对象,虚构的成分越来越多。宋朝灭亡后,元代戏曲、明清小说,都需要包拯这样的创作素材,不断推陈出新。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文学的包拯越来越丰满,一个戏剧的包拯越来越精彩,而一个历史的包拯却被越来越淡化。

再次,宋元以来民间文学催生“清官文化”,包拯化身“青天”,成为“清官”文化符号之一,名扬天下,自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中新社记者:包公文化是怎样在台湾传播的?

夏冬波:包公文化在台湾主要通过建包公庙、开展民间崇拜祭祀活动和包公文化研究中心推动等方式,让包公文化传播出去。

5月27日,台湾包公文化研究发展总会访包公故里。赵强 摄

台湾岛内历史最悠久并被誉为“包公祖庙”的是云林县四湖乡三条仑的包公庙,又称海清宫,始建于1738年(清乾隆三年),由泉州移民兴建,迄今已有286年的历史。岛内各地立庙多从此分灵。

云林包公庙奉祀的包公被尊为“阎罗天子”。这个称呼最初命名来自安徽合肥包家庄包家祠,是因后人认为包拯死后成仙,掌管阎罗殿第五殿。20世纪80年代,这座庙宇进行了重修,规格完全遵照古制,木结构都是以榫连接,许多精美石刻、木雕、彩绘,内容以包公审案的故事为主,材料多来自大陆,工艺是请福建工匠来做,大殿的点金柱颇具特色。

台北、彰化、高雄、新竹等岛内多地建有包公庙,供奉的包公主神,大多移自大陆。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高雄大寮的开封宫,始创于1969年,奉祀马国公(包公)为主神,以农历八月十五日为“包公圣诞”。20世纪80年代,此庙重新修建时,既仿照了云林包公庙,又受到大陆开封包公祠的影响。

海峡两岸,血浓于水。包公文化在两岸的传承,自明清以来尤盛,可谓源远流长。

中新社记者:包公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夏冬波:包公作为清官文化的代表人物,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5月27日,两岸共同讲好包公故事座谈会在安徽肥东举行。赵强 摄

在台湾,民间崇拜包公非常普遍,节庆活动也比较多。如:云林包公庙,每年农历七月初十举行“阎罗天子千秋庆典”,用以祈福避灾,日久成为习俗,各地的分灵神祇、信徒都会回祖庙进香朝拜。2006年8月,为庆祝包公渡台济世268年,云林包公庙第一次邀请岛内各地2万多人前来团拜,典礼依照古礼进行,场面隆重热闹,一派香火鼎盛的景象。

岛内很多信众在家里供奉包公像。最具特色的是:包公庙被编入了乡土教材,如台湾云林县一本教科书中的一个单元是“拜访海清宫”,了解海清宫的沿革及建筑结构,培养学生爱护乡土的情怀。

在台湾,包公庙的功能在不断扩展,参与民间创意生活,赋能乡土文化产业链。包公不再抽象于历史传奇、信仰精神之中,实际已从孝肃廉明的名臣、公理正义的象征、反腐倡廉的教材,升华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应如何扩大包公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夏冬波:包公文化在汉文化圈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据考证,早在明代,包公的大名就已跨越国界。明代郑和下西洋,既向海外传播了包公文化,也带回了海外敬仰包公的信息,如在1484年(明成化二十年)的史籍中,就出现了“虽海外杂国莫不知其名而敬慕之”的文字描述。尤自明清以来,中华传统文化随百姓迁移海外而在海外广泛传播,其中就包括包公文化。在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都建有为数不少的包公庙,同时还有各种形式的包公祭祀和纪念活动。

合肥包公祠位于包公幼年读书处的香花墩上,是全国各地祭祀包拯的专祠中存续时间最长的,也是海内外包公祠的“祖庭”。包公后人多次集聚合肥,在包公墓拜祭和怀念先人。也有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包公爱好者来合肥参观考察。

在文化传播与交流日益便捷和频繁的今天,包公文化正在超越时空和国界的限制,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精神标识,为越来越多的海外民众所认同和喜爱。(完)

受访者简介:

夏冬波。受访者供图

夏冬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科技大学国学研究中心终身客座研究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近年来发表研究包拯文章多篇,完成包公文化研究课题多项。

  • 相关阅读
  • 国家将对人工耳蜗类耗材进行集采

      记者今天(28日)从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获悉,将对人工耳蜗类耗材开展集采。  根据通知,今天起开展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产品确认及供应区域填报工作。登记产品范围包括,  1.人...

    时间:10-28
  • 中国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李晓鹏一审被控受贿6043万余元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10月28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受贿一案。  公开资料显示,李晓鹏生于...

    时间:10-28
  • 国家数据局:启动国家层面“公共数据应用示范场景”建设

      记者今天(28日)从国家数据局获悉,国家层面“公共数据应用示范场景”建设正式启动。  从当前开始,到2025年底,国家数据局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各地数据管理部门,大力推动供需对接...

    时间:10-28
  • 广西多举措构筑中国南方生态屏障

      中新社南宁10月28日电 (张广权)广西壮族自治区官方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广西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并举、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等措施,力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时间:10-28
  • 台湾9月景气灯号亮黄红灯 分数降至近6个月新低

      中新社台北10月28日电 台当局“发展委员会”28日公布9月景气对策信号综合判断分数为34分,较上月减少5分,为近6个月新低,对应灯号从红灯变为黄红灯。  该景气灯号由股价指数变动率、工业生产指数变动率、海关...

    时间:10-28
  • 违法违规涉军自媒体账号典型案例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年来涉军网络生态持续向上向好,但也有一些自媒体账号臆测编造虚假信息,捕风捉影关联炒作,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影响军队军人形象。近期军地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处...

    时间:10-28
  • 浙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中共中央决定:王浩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同志不再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时间:10-28
  • 台湾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转降 专家:注意AI泡沫化风险

      中新社台北10月28日电 台湾“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下称“台经中心”)28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总指数为77.06点,较上月下跌0.78点,终止“五连升”。  综合中央社、《联合报...

    时间:10-28
  • 智慧化发射场!120秒解锁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母港

      央视网消息: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即将出征,在它的母港——酒泉卫星发射场中心,正在逐渐向着智慧化发射场迈进。  走进数智中心,可以看到一面超大显示屏和许多辅助工作的各类显示器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屏幕上...

    时间:10-28
  • 四季中国|田间朝暮 稻浪飘香

    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作业区,种植户驾驶农机进行收割作业。深秋时节,我国东北地区三江平原广袤的黑土地上,金色的稻穗随风摇曳,汇成一片金色的“稻海”。从清晨到日暮,在农机的轰鸣中,在勤劳的...

    时间:10-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