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多款电子科技关键设备“保驾护航”

2024-10-30 20:0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10月30日成功发射,并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单位之一,中国电科当天解读神舟十九号发射任务中的电子科技应用表示,布设高速顺畅的航天测控通信网、为航天员打造数十种传感器、研制提供性能更优异的太阳电池阵……系列电子科技关键设备全力为任务“保驾护航”。

  据中国电科介绍,遍布陆海空天、各测控站点的数十台套雷达及地面、船载测控通信设备,构成高效“空地通信桥”,实时观测分析飞船位置、速度、飞行姿态,调节飞行姿态、轨迹、速度,实现精确定轨。配备的天地通监控中心系统,拥有高带宽通信能力,可实现音、视频图像的双向传递,让航天员和地面人员实时图像交互。

  中国电科研制的刚性太阳电池阵产品结构稳定、可靠性高、在轨验证充分,发电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保障航天员“太空出差”一路平安。

  在激光交会对接雷达性能上,中国电科实现激光雷达多目标切换和多目标识别功能,为实现快速交会对接提供精准“丈量支撑”,引导对接任务圆满完成。

  针对在恶劣空间辐射环境下的适应性等需求,中国电科“量身定制”的Ka波段空间行波管,以其高功率、长寿命、高可靠特性,可为海量数据的高速传输回传提供有效保障。

  在火箭和飞船全身遍布数以千计的关键元器件,看似平凡,却不可或缺。中国电科配备的20余种、百余只传感器,相当于人的五官,可将感知到的外部环境形成各种数据参数,保障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顺利实施。

  此外,中国电科研制配备的微波功率放大器产品具有集成度高等特点,可对火箭位置和姿态回传信号进行放大,实时传递运行状态数据;高性能宇航用电缆,可保证舱内外电气、网络设备和天地往返网络信号的良好传输;攻克多项关键技术研发的多款高可靠、抗辐射电子科技设备及器件,可为舱体各功能单元提供稳定供电,保证飞船平稳飞行。(完)

  • 相关阅读
  • 广西柳州监督下沉乡镇 推动解决基层民众看病难题

      中新网柳州10月31日电 (潘婷)“以前做血透治疗要花一整天,现在从家里到卫生院只要五六分钟,半天就能做完治疗,省时又省事。”近日,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四排镇卫生院标准化血透室治疗的覃先生,对前来开展监督“...

    时间:10-31
  • 支持地方交通建设 交通运输部今年已累计下达3157亿元车购税资金

      中新网10月31日电 交通运输部31日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5年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多措并举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加大政策和资金...

    时间:10-31
  • 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我国交通运输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中新网10月31日电 交通运输部31日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5年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综合规划司司长吴春耕在会上介绍,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

    时间:10-31
  • 戴建君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

      中新网10月31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0月31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国药科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戴建君同志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金能明同志不再担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职务。教育部人事司主要负责...

    时间:10-31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

    时间:10-31
  • 南水北调中线行丨一滴水背后的经济学

    新华社武汉10月30日电 题:一滴水背后的经济学新华社记者李鹏翔、张阳、田中全一滴水背后能有什么?能汇聚成一泓清水润泽北方,也能发展出百亿产业强县富民。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行进式报道第一站,记者在...

    时间:10-31
  • 焦点访谈丨中国航天员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气从哪儿来?

    今天(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和神十八航天员成功会师,开启了他们的太空之游。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九号,我国已经有38人次、24名航天员进入太空。飞向太空永远都是充满风险和挑战的,是什么让...

    时间:10-31
  • 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 专项债资金加速落地 有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央视网消息:今年,财政部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9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000亿元,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对重要民生工程建设起到了有力保障作用。随着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发布,大量专项债资金加速落地,带动财...

    时间:10-31
  • 十个维度看中国|漫步650多岁的明城墙 感受南京“墙度”

    南京明城墙,始筑于公元1366年,如今已650多岁“高龄”。通过持续地修缮和保护,“老”城墙焕“新”生。漫步城墙上下,驻足于中华门、武庙闸、台城,金陵古城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十个维度看中国,这里是江苏南京,带你...

    时间:10-31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京张高铁:见证中国综合国力飞跃

    京张铁路是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1909年竣工通车。詹天佑等工程技术人员迎难而上,创造了“人”字形折返线等举措,建造出时速35公里的京张铁路。百年后的2019年,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的京张高铁开通...

    时间:10-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