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2024-11-01 14:34: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11月1日电 (记者 阮煜琳)由中国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1日从广州出发,奔赴南极。

  本次考察任务将继续由三船保障。其中,“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出发,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永盛”号货轮从江苏张家港出发,主要承担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物资运送任务。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从广州出发,奔赴南极。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500余人组成。据介绍,此次南极考察,将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并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依托“雪龙”号和“雪龙2”号分别在东南极普里兹湾、宇航员海、西南极罗斯海、阿蒙森海及南极半岛临近海域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依托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长城站开展生态系统、近岸海洋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大气环境、雪冰环境、空间环境综合调查监测,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同时,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

  根据安排,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预计将历时近7个月,于2025年5月返回国内。(完)

  • 相关阅读
  • 对冲世界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忙起来了”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将于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已公布的议程包括审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市场将此次会议视为中国宣布更多刺激措施以提振经济的“重要窗口”。...

    时间:11-02
  • 同赴“进博之约” 共享“进博红利”

    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届时将有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同期将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下简称“虹桥...

    时间:11-02
  • 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镜像平台建成运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获悉,近日,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镜像平台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将为空间站科学实验提供重要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可以看到和中国空间站的科...

    时间:11-02
  • 中国对斯洛伐克等9国试行免签政策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从外交部领事司获悉,为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斯洛伐克、挪威、芬兰、丹麦、冰岛、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2024...

    时间:11-02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八航天员11月4日将返回地球

      新华社酒泉11月1日电(李国利、邓孟)记者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11月1日,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已完...

    时间:11-02
  • 法治江淮行|让网络普法插上科技的“翅膀”

      央广网合肥11月1日消息(记者费权)“一条马路三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小小河流穿城过,一座小楼才两层。”这首已远去的歌谣,唱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合肥。70多年弹指一挥间,随着“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战略...

    时间:11-01
  • 成功“捕捉”黑洞、伽马射线暴……这颗卫星有7双“眼睛”

      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今天(10月31日)在轨交付,并正式命名为“天关”卫星。  命名为“天关”  目标是发现和研究暂现天体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于今年1月成功发射,目标是发...

    时间:11-01
  • 车上听广播难在哪儿?国家强制安装政策进展如何?来看独家调查

      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车载娱乐和信息系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智能网联汽车开始在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终端的基础上增加网络音视频接收模块,不断丰富传播形态和视听消费...

    时间:11-01
  • 中国驻荷兰使馆发言人就荷兰议会代表团窜台发表评论

      中新网海牙11月1日电 中国驻荷兰使馆发言人11月1日就荷兰议会代表团窜台发表评论,敦促荷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恶劣影响,以实际行动维护中荷关系发展大局。  评论表示,近日,荷兰议会...

    时间:11-01
  • 中方:朝俄是两个独立主权国家,如何发展双边关系是他们自己的事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张素)11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朝俄是两个独立主权国家,中方不掌握朝俄双边交往合作的具体情况。  据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对中国在朝鲜向俄派...

    时间:11-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