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全媒+丨向大海要动能——山东海洋经济发展一线见闻

2024-11-01 19:47:13

来源:新华社

山东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3505公里,约占全国1/6,毗邻海域面积15.86万平方千米,与全省陆地面积基本相当。近年来,山东将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经济新动能不断积蓄,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二位。记者近日走进生产一线,探寻“蓝色引擎”的澎湃动力。

“蓝色粮仓”挺进深远海

乘船从山东烟台市蓬莱区入海,行至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时,一座深远海智能网箱矗立海面。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说,这是三文鱼养殖基地“经海002号”,面积相当于一座学校操场。

这是雨中的“经海002号”深远海智能网箱。新华社记者 李志浩 摄

“今年夏天之前,我的心情一直很忐忑,担心我们大规模养殖的三文鱼能否成活?能长多大?能否被市场接受?”郭福元告诉记者。2019年12月,“经海002号”所处海域被批准设立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一座座大型网箱自此开始建设。“这里远离大陆架,海洋水质非常好,适合开展机械化、智能化的深远海养殖。”郭福元说。

通过不断尝试,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探索出三文鱼“陆海接力”养殖模式。今年7月,公司养殖的600吨三文鱼全部捕捞完毕,郭福元“悬在风浪上的心”终于放下。

“每条鱼的个头有3-4斤,成活率超过96%。”郭福元说,眼下,工人正在投放新一季三文鱼苗,50万尾的规模是去年的3倍多。

随着近海养殖逐渐趋于饱和,深远海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围绕打造“蓝色粮仓”,山东积极拓展耕海牧渔空间和深远海资源开发能力,累计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72家。

记者从山东省海洋局获悉,“十四五”以来,山东将深远海养殖作为海洋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600余个,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28台(套),养殖水体达280万立方米。一批产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养殖装备投入使用,为全国发展深远海养殖积累了经验。

“大船重器”加速造

深秋,“00后”工人刘鸿毅的工作步入了正轨。今年春天,他进入威海芜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焊接工。如今,刘鸿毅能与多台世界先进的焊接机器人熟练配合,为大型船舶进行精密焊接。

新工作感受如何?22岁的他回答:“我看中企业的发展前景。”

记者了解到,刘鸿毅所在的这家公司,其总部是位于安徽省的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技术底蕴厚重的芜湖造船厂已有百余年造船经验,位居国内造船企业第一梯队。

百年造船厂为何“由江向海”,选择在山东再造新产能?

威海芜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地理条件优越,有良好的船舶制造产业基础。此外,“海边造”比“江边造”更能减少试航及交船扫尾租用码头成本。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今年5月投产以来,许多客商实地考察后敲定了订单,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2028年。

这两年,山东重点引导修造船企业转型升级,客滚船、重吊船建造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80%。今年前三季度,山东船舶出口同比增长135.4%。目前,山东已形成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的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大型散货船、豪华客滚船建造优势持续巩固。

科技创新攀高峰

医用敷料、面膜、宠物粮……走进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馆,记者被琳琅满目的产品吸引,而它们都由小小的海藻“变身”而来。

公司副总裁张德蒙介绍,海藻中的海藻酸钠是上述产品的关键成分。近年来,企业持续与科研院所合作,获批建设了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不断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海藻酸钠纯度逐渐提升,实现国产化替代。

一名工作人员在青岛明月海藻集团的实验室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国家深海基地等50家“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动力”。“十三五”以来,16项海洋领域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占全国四成以上。

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介绍,2023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834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7.9%,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0%。(记者李志浩、高天)

  • 相关阅读
  • 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开始进驻

      根据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近日,15个中央巡视组陆续开始进驻被巡视单位,开展为期2个月左右的常规巡视。  目前,中央巡视组已进驻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本轮巡视对象有哪些?  经党中央批准,二十届...

    时间:11-02
  • ARJ21和C919首次双机编队飞行表演

      2024年11月2日,在2024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开幕式上,一架ARJ21和一架C919飞机先后起飞,开展编队集合、协同齐飞、协同转弯、低空通场等飞行表演项目。这是ARJ21和C919飞机首次双机编队飞行表演,集中...

    时间:11-02
  • 违法排污、违规生产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三省典型案例

      第三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今天(11月2日)集中公开通报江苏、安徽和四川三个省的部分典型案例。  江苏省淮安宿迁徐州空气质量反弹  中央第一生态环...

    时间:11-02
  • 本月发射天舟八号货运飞船 载人航天11月看点一览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的11月载人航天月历,我国计划于本月发射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并迎接神舟十八号乘组返回。共同期待!...

    时间:11-02
  • 交接完成 神十八航天员乘组将于11月4日返回地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日,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1月4日...

    时间:11-02
  • 推动精品首发首秀 商务部将出台支持首发经济发展政策

    在今天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商务部推动出台支持首发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消费月把打造精品首发季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首发经济。活动...

    时间:11-02
  • 新华鲜报|向南,向南!中国南极科考再出征

    一路向南!11月1日上午,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码头,晴空万里。雄浑的汽笛长鸣,“雪龙兄弟”缓缓离港,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斩浪出征,奔赴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的冰原大陆。预计本次秦岭站越冬考察将突破历史记录:极夜...

    时间:11-02
  • 纪录片|我这七年来:相约进博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迎来第七届盛会,再次成为全球商家瞩目焦点。作为探索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进博会见证了无数参展商的成长与成功。今年,众多国际企业携新品亮相。参展商们纷纷表示,进博会不仅帮助他们打开了中国...

    时间:11-02
  • 【世界看进博】外企人士:来进博,敲开“新机遇”的大门!

    中国日报网11月1日电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随着进博会的临近,来自全球超过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展商正为这场“话合作、续友谊”盛会的开启做准备。多年来,进博会已成为全球企业...

    时间:11-02
  • 对冲世界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忙起来了”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将于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已公布的议程包括审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市场将此次会议视为中国宣布更多刺激措施以提振经济的“重要窗口”。...

    时间:1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