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亮点?领队解析多项“首次”

2024-11-01 22:43: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11月1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号、“雪龙2”号11月1日从广州出发,奔赴南极。此次考察预计将历时近7个月之久,这也是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后的第一次考察,依托“三船”“五站”,此次考察有哪些重点任务,又有哪些亮点?

11月1日,由中国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从广州出发,奔赴南极。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500余人组成,将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并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图为“雪龙”号驶离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无人机照片)中新社发 刘伟 摄

  出发前夕,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领队王金辉对中新社记者介绍了本次考察的三项重点任务。

  首先是推进秦岭站考察保障能力建设,安装配套设施设备,为首次开展秦岭站越冬考察任务提供支撑,也将为中国和全世界科学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全面科学认知极地提供良好工作生活条件。

  其次是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其中,南大洋调查,依托“雪龙”号和“雪龙2”号,分别在东南极的普利兹湾和宇航员海,西南极的罗斯海和阿蒙森海以及南极半岛临近海域开展综合调查监测。

  南极陆地生态环境和沿海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将依托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长城站开展。

  “中山站侧重于冰川和空天环境,对其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周边的海冰、空间物理、生物生态进行调查,重点开展冰雪相关参数和天文观测。”王金辉说,将首次开展相关国产自研仪器的数字孪生极地试验,进而获取极区精细化高影响天气资料,实现中国自主研发气象探测仪器的观测示范。还将首次在中山站进行雪冰颗粒物含量变化及其温室气体源汇影响的科学研究。

  此次考察昆仑站主要开展冰盖雪冰环境、空间物理、天文等项目的考察,研究冰盖的形成、演化以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王金辉说,将首次用红外水汽吸收窗口在昆仑站开展天文观测。物资保障上,将首次增加高原地区食品。用以缓解队员高原反应的国产装备高压氧舱,将进一步在昆仑站进行技术验证,并以组合体形式首次在昆仑站使用。

  王金辉说,秦岭站的科学考察侧重于其所在的罗斯海恩克斯堡岛的气象环境、水文环境和鸟类特征,将首次开展越冬考察任务。

  本次考察长城站、中山站、秦岭站三站都有越冬项目。“首次三站越冬也是本次考察的亮点”,王金辉说。

  第三,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本航次将继续实施多国合作的国际南极“环行动计划”,实施与澳大利亚、挪威等多国合作的恩德比地区域航空调查任务,支持冰盖物质平衡的精准评估和不稳定性研究,并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俄罗斯等国继续开展后勤保障等方面双多边合作。

  “本次考察也是绿色科考。”王金辉强调,将充分展示中国绿色考察、绿色建造、绿色技术和绿色设备,新能源系统主要包含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在秦岭站的应用,展示中国在南极特殊环境下的建筑技术实力和保护极地的理念,用实际行动履行国际环保要求的承诺,体现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完)

  • 相关阅读
  • 台青何冠奕:锦丝手中穿 文化代代传

    中新社南京11月1日电 题:台青何冠奕:锦丝手中穿 文化代代传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南京云锦博物馆中机杼声不断,仅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细的桑蚕线经工匠巧手,在锦缎上来回穿梭。馆方品牌主管、台湾青年何冠奕将缕缕丝线...

    时间:11-02
  • 悄悄告诉你,冬日的温柔都藏在林芝

    巴松措。新措。初冬的林芝风光。“不是北欧去不起,而是西藏更有性价比。”这是无数冬游过西藏的游客对这里的评价。如果说的更具体一点,这句话中可以和北欧风光媲美的,当属西藏的小江南——林芝。在这里,你不用担...

    时间:11-02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西藏八廓街:“甜茶议事”让生活更甜美

    近日,记者在西藏采访时,认识了73岁的扎西顿珠大叔,他在八廓街生活了一辈子。当天,是他所在的绕赛社区“甜茶议事”的日子。什么是“甜茶议事”?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看吧!记者:杨云燕、普布次仁、刘天宇新华社音...

    时间:11-02
  • 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开始进驻

      根据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近日,15个中央巡视组陆续开始进驻被巡视单位,开展为期2个月左右的常规巡视。  目前,中央巡视组已进驻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本轮巡视对象有哪些?  经党中央批准,二十届...

    时间:11-02
  • ARJ21和C919首次双机编队飞行表演

      2024年11月2日,在2024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开幕式上,一架ARJ21和一架C919飞机先后起飞,开展编队集合、协同齐飞、协同转弯、低空通场等飞行表演项目。这是ARJ21和C919飞机首次双机编队飞行表演,集中...

    时间:11-02
  • 尺素金声丨3年净增1758万亩,耕地这个“命根子”守得更牢了——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⑩

    大地流金,沃野飘香,广袤田野满是丰收气息。全年粮食丰收在望,一组数据令人振奋——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特别是...

    时间:11-02
  • 神舟十八号乘组“丝滑”太空之旅

    自今年4月25日发射入轨至今,神舟十八号乘组“太空之旅”已入尾声。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完成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任务,日常任务、出舱活动、养鱼种菜、锻炼身体……各项工作“丝滑”完成。期待他们平安归来...

    时间:11-02
  • 如果文物会说话|相隔400年的两幅《清明上河图》有这样的渊源

    说起北宋绘画总会想到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描绘当时都城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繁华景象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宋代 张择端而辽宁省博物馆的馆藏名画中...

    时间:11-02
  • 涉及吃穿用、娱住行等各方面 消费月活动“上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1月1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关消费月活动情况。消费月期间 5大城市将举办237场活动在今天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消...

    时间:11-02
  • 为全球深空探索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音)

    中方将继续敞开胸怀,深入推进多种形式的航天国际交流合作,同各国分享发展成果、完善外空治理,让航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人类“太空计划是巨大的民族自豪感的来源,也是过去20年技术进步的标志”“这三名航天员将要进...

    时间:1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