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福建三明:以林为桥 共促两岸融合发展

2024-11-07 13:29: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三明11月7日电 (雷朝良 陈渴 姜光伟)第十九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7日继续举行,福建三明借力这一展会深化两岸林业交流合作,推进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福建三明。林文斌 摄

  三明这座城市绿意盎然:森林面积2718万亩,森林覆盖率77.12%,森林蓄积量2.1亿立方米,林地保有量2848万亩,湿地面积0.81万亩,建有自然保护地58个、面积35.25万亩,森林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1500个/立方厘米……

  一串串数据勾勒出三明绿色“生态版图”,与之密不可分的,是三明坚定不移地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建设各方面、全过程的实践落地。

  点“绿”成金促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和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搭建海峡两岸林博会广阔平台,坚持“以林为桥、沟通两岸、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走出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这里和家乡新北的纬度、气候相似,清流的天气稍微冷一点,更适合种植樱花。”台商简文通在台从事樱花种植多年,一次偶然机会,他相中了清流适宜樱花生长的气候,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包下2000亩荒山,将樱花园落地于此。

  如今,他的樱花园已是大陆单体面积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樱花基地之一。2018年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今年为企业和当地百姓创收近2500万元,实现一产三产全面融合发展。

  三明竹林资源丰富,当地抢抓“以竹代塑”“以竹代木”机遇,将竹木产业链纳入全市重点特色产业链发展。去年全市林产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1200多家林业企业吸纳4万农民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6万元。

  林业资源充分利用,林下空间“生生不息”。三明市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建成岗梅、金线莲、铁皮石斛、茯苓等示范基地,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448万亩,带动近23万农民参与林下经济经营,2023年实现产值179亿元,产业富民效果日益显现。

  两岸“乡”伴促振兴

  2022年11月,三明获批首个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次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三明建设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为三明推进两岸乡村融合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近年来,三明市乡村振兴路上融入了更多台湾元素,(三)明台(湾)乡村融合发展不断升温。三明先后引进上趣智业、跨界自造等26个台湾团队为三明市90多个乡村提供驻村“陪伴式”服务,覆盖全部县(市、区)。

  设立“三明闽台乡建乡创合作交流中心”,将台湾社区营造、乡村规划理念与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有机融合,探索通过乡建乡创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培育了5个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的示范样板。

  “客”+文化促融合

  6日举行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以“创新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助力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为主题,来自两岸及香港的专家学者围绕弘扬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深化两岸客家文化交流互鉴、推进两岸乡村融合发展开展交流研讨。

  三明是客家大市,宁化石壁是客家先民由北向南大迁徙的中转站,被誉为“客家祖地”。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先后被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称号。

  三明依托客家祖地、朱子故里和生态资源等优势,先后打造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宁化石壁客家祖地、沙县小吃文化城等7个国家级、7个省级对台交流平台,每年常规举办有较大影响力的各类涉台交流活动30多场次,累计吸引了超百万台胞前来参访交流。(完)

  • 相关阅读
  • 入驻"天宫",有啥"KPI"?

      神舟十九号乘组顺利入驻“天宫”,将开展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  开启“太空格物” 贡献“中国智慧”  近日,中国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顺利入驻中国空间站,开启了为期约6个月的...

    时间:11-08
  • 中国科学家发现植物免疫激活新机制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8日凌晨3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以“背靠背”形式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不同团队的两项重要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院...

    时间:11-08
  •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宣言(全文)

      新华社昆明11月7日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宣言——聚焦创新发展,共建美好家园(2024年11月7日,中国云南昆明)  我们,柬埔寨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联邦共和国、泰...

    时间:11-08
  • 中新社“东西问”专栏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作者:崔白露  11月7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中新社“东西问”专栏荣获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中新社“东西问”专栏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图源...

    时间:11-08
  • 台湾今年已发生35起5.5级以上地震 创14年来新高

      中新社台北11月7日电 台湾今年已发生35起5.5级以上地震,创2011年以来全年最高纪录。气象专家指,这代表台湾已进入“多地震时代”。  综合联合新闻网、ETtoday新闻云等台湾媒体报道,7日凌晨,台湾东部海域和花...

    时间:11-07
  • 马来西亚总理寄语北大学生:以知识传播促进公平正义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国璇)2024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7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到访北京大学并发表演讲,他寄语北大学生,应通过传播知识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  北京大学校长龚...

    时间:11-07
  • 中国唯一仫佬族自治县将迎40周年县庆

      中新网南宁11月7日电(记者 黄艳梅)记者7日从新闻发布会获悉,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将于11月20日至21日举行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展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以及特色民族风情。11月...

    时间:11-07
  • 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后人:做错事被罚抄将军临终遗言

      中新网钦州11月7日电 题: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后人:做错事被罚抄将军临终遗言  作者 蒋雪林 韦佳秀  “我们家族,五代都有人从军报国。”广西钦州市刘永福旧居讲解员、刘永福第五代孙女刘先慧6日接受两岸媒体记...

    时间:11-07
  • 追“新”逐“绿”的共生发展之路——民建中央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侧记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公元1046年,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洞庭湖畔写下这一千古名句,如此美景也曾遭受污染的侵蚀。如今,经过沿湖各地的持续生态治理,水清岸绿、水鸟盘旋的景象逐渐重现。...

    时间:1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