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梦想”号,探索地球深部奥秘(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大国重器)

2024-11-18 08:3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科研人员在研究“梦想”号设计图纸。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供图

“梦想”号指挥部主要负责人周昶(前)在动力控制室查看船上情况。

中国地质调查局宣传教育中心供图

“梦想”号进行原地掉头。

中船黄埔文冲有限公司供图

数据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

11月17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东广州正式入列。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梦想”号海试成功并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作为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领域的重大突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承担着深海资源勘探、大洋科学钻探和深远海科学考察等多项使命,对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推动深海关键技术攻关、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梦想”号建造有多难?为何以“梦想”命名?未来将会承担哪些重要任务?近日,本报记者走上“梦想”号,走近“梦想”号科研团队,一探究竟。

——编  者

 

奋力“追梦”——

被称为海上的移动“国家实验室”

“深钻、深潜、深网,被认为是深海探测的主要手段。深钻指的就是大洋钻探,通过钻获地球深部的岩心,解读其蕴含的科学信息,探索地球深部的奥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梦想”号指挥部主要负责人周昶介绍,“梦想”号入列后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全球科学家开展大洋钻探研究提供重大平台支撑。

究竟什么样的“神兵利器”能实现“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的科学梦想?

“几年间,我们去了很多国内油田,走访多家装备企业,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到大陆科学钻探……一项一项,逐步摸清系统原理和设备配置,完成钻采系统作业能力论证,联合设计单位开发国内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钻探船型。”“梦想”号钻采系统负责人冯起赠表示,“梦想”号的钻采系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冯起赠介绍,“梦想”号能够在数千米水深的海底实施钻探,进入海底地层获取岩心样品,实现直接观察、分析测试和科学研究。在技术创新和设备集成的支撑下,“梦想”号具备海域11000米的钻探能力。

“梦想”号堪称海上的移动“国家实验室”。船上建有基础地质、古地磁、无机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微生物、海洋科学、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钻探技术等9个实验室,总面积超3000平方米,装配各种精密实验仪器超过150台(套)。配置有船载岩心库和岩心自动传输存储系统,岩心的运转更为自动化,如同“鱼虾从海里捕捞上来后直接加工处理,剩下的放冰柜里储藏保鲜”。

“梦想”号还配有智慧大脑。先进的综合信息化系统可实时汇聚分析2万余个监测点数据,实现作业全过程智能监测、实验智能协同、人员健康智能保障、船岸智能融合。

“想在海上钻探,还要做实验,船舶稳定性是重要前提因素。‘梦想’号可在6级海况下正常作业、16级台风下安全生存。”“梦想”号总设计师张海彬介绍,船只总吨33000,总长179.8米,型宽32.8米,排水量426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载员180人,在不进行补给的情况下可连续在海上工作120天,吃水深度9.2米,满足全球主要海域桥梁通行及码头停靠条件。

科学“筑梦”——

主要性能指标均优于设计要求

“梦想”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申报立项,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联合中国船舶集团等多家单位完成设计建造任务。该船于2020年5月完成初步设计,2021年11月启动建造,2024年10月完成综合海试。

“我们采取了‘小吨位、多功能、模块化’的设计理念,确保科学可持续建设。”张海彬介绍,借助“模块化”设计理念,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被攻克,以“小吨位”实现“多功能”,在国际上首次创新集成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多种功能。经两轮海试验证,“梦想”号主要性能指标均优于设计要求,取得多项重大突破,构建起我国自主的超深水钻探装备设计建造技术体系。

作为一名95后,“梦想”号监造组成员汪明鑫参与“筑梦”6年多。“2017年12月,正式立项;2019年4月,完成可研报告……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规划图到施工图,从期盼到圆梦……我们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梦想’号给了我们追梦的机会和平台。”汪明鑫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

“‘梦想’号作为首制船,无先例可循,其建造工程量是现有海工船舶的10余倍、科考船舶的数十倍。11000米的巨大压力,对设备、水、电、液、材料都是挑战。”张海彬说。

冯起赠介绍,“梦想”号钻井系统的安装方案就是“量身定制”的。在钻台搭载前后,均制定有详细的安装方案,分析出最优的钻台合龙焊接顺序,每一个环节都精细化落实,建造团队实现了整个箱式钻台的成功搭建。

国产高压泥浆泵上船“水土不服”、泥浆混合设备布置不下,电缆长度从800公里增加到1200公里,整整多了一半……项目团队组建12个攻坚小组,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150余家参研参建单位协同攻关,3000多名建设者1100多个日夜连续奋战,“梦想”号的探索不曾止步,建造也从未停歇。

合作“圆梦”——

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快实施科学计划与任务

向海图强的梦想,需要科考利器,这也是“梦想”号名字的由来。

“梦想”号海试成功并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在业内人士看来,“圆梦”还需要包括国内外科学家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加快研究提出并实施科学计划与任务。

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大洋钻探在全球各大洋钻井数千口,取得的科学成果验证了板块构造理论,揭示了气候演变的规律,发现海底“深部生物圈”和“可燃冰”。而“打穿莫霍面、进入上地幔”这一梦想还未曾实现。

“地球就像一个带壳的鸡蛋:‘蛋壳’是地壳,‘蛋清’是地幔,‘蛋黄’是地核,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就是莫霍面。”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介绍,打穿莫霍面,对于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结构、物化性质、演化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在地震预测、矿产资源勘探等领域发挥出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梦想”号正式入列,我国将和美国、日本和欧洲一样具备自主组织航次的实力,从而在国际大洋钻探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孙珍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发起自己主导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未来将通过“梦想”号自主组织航次,与欧洲和日本主导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进行合作。

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广华表示,自然资源部将精心运维“梦想”号,切实提升船舶管理和保障水平,大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同时,大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国际海洋合作,服务全球科技工作者探索地球奥秘,为更好地认识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提供良好平台。继续发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将其转化为推进海洋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的不竭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8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辽宁葫芦岛受灾群众陆续入住新居(在现场)

      近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祝家沟村村民在集中安置重建住房清扫院子。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祝家沟村村民在集中安置重建住房内清洁厨具。  新华社记者 潘昱...

    时间:11-18
  • 2024中美政党对话举行

      新华社深圳11月17日电 11月17日,2024中美政党对话在深圳举行。双方围绕“合作与挑战:新形势下中美关系的前行之路”的主题进行坦诚、深入、建设性交流。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出席对...

    时间:11-18
  • 中国秘鲁人文交流活动在利马举行

      新华社利马11月16日电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国秘鲁人文交流活动在利马举行。  活动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中秘文明互鉴”系列成果,包括纪录片《中秘情缘》《双城记:北京和利马》等。中...

    时间:11-18
  •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保险业连接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保障、助力共同富裕的有力手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时间:11-18
  • 前十月中巴双边贸易额达一点一四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邹多为)海关总署17日发布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今年前10个月,中国对巴西进出口1.14万亿元,同比增长9.9%,高出中国外贸整体增速4.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20.8亿元,进口7081.5...

    时间:11-18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揭牌

    本报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周飞亚)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京举行,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语言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冷门绝...

    时间:11-18
  • 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全国决赛落幕

    本报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杨昊)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全国决赛在辽宁沈阳落下帷幕。本届大赛以“踔厉奋发启新程 挺膺担当...

    时间:11-18
  • 十万列,中欧班列提升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水平

    汽笛声起,班列开动。 第10万列!15日10时20分,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缓缓驶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驶向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跑出全新纪录。 刷新纪录!5月,突破9万列;11月,突破10万列,数据显示,中欧班列开行万列...

    时间:11-18
  • “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沪开幕

      中新网上海11月15日电 (记者 许婧)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15日在上海图书馆开幕。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之一”,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

    时间:1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