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实操车间进校园 取快递顺便找工作……小妙招打开就业大空间

2024-11-18 08:46:1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以来,国家延续实施一揽子援企稳岗政策,持续优化多项经办服务,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前三季度,各地通过“免申即享”的方式,对确定符合条件的266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资金204亿元,惠及职工5605万人。

精准支持青年就业,国家对2024届未就业毕业生:

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

1次职业指导

3次岗位推荐

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

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到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按每招用1人最高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今年以来已向17万户企业发放9亿元,惠及62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

实操车间进技校 学生毕业即就业

随着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推进,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专业技校把实操车间搬进了校园,帮助学生毕业后就能找到对口的工作。

在杭州萧山技师学院的多轴加工教学工作站里,学生们正在进行实操训练。体积最大的这台叫五轴加工中心,专门用于加工航天装备、精密器械的复杂曲面。一些学生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大家伙,这两年学校没少添置。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智能设计与制造学院学生 方明煜:比如五轴加工中心以及智能产线、数字孪生等技术,可以让我更快融入企业,更快上手。

校企对接中学校发现,不少企业开始上新智能技术。于是,学校把专业更名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学制从六年制升级为七年制,实施3+2+2分段教学模式,并融入了部分工学一体课程。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智能设计与制造学院学生 吴烨超:一般学习的就是数控铣床、数控车床这两个专项;中级工阶段一般就是学习理论知识;然后通过高年级的教学工作站,理论加实操的模式,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

这两年,萧山技校30%的学生在毕业前就被企业提前锁定。50%的毕业生进入对应企业的研发、设计等核心技术岗位。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智能设计与制造学院教学副院长 王海青:企业要提前谈好100个岗位,每年要安排1000名学生,每个月要达到月薪1万元以上。通过我们七年制的培养,能够最后高质量地就业,为我们制造业贡献更多的人才。

一根小翠竹 撬动就业大空间

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拓展就业空间,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竹资源,打造优势特色劳务品牌,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在四川省青神县举办的竹产业交易博览会上,前来定制各类竹制品的采购商络绎不绝。随之而来的,是当地竹制品加工企业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四川省青神银海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嘉顺:最近我们的订单增长了30%左右,在月底前,要把货交到客户手中,这几天厂里有20多名员工都在加班加点。

李嘉顺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2018年选择回到家乡从事竹产业。在当地,像他这样返乡创业,从事竹产业的年轻人就有100多人。在他们的带动下,不少老乡有了就业的去向。

四川省青神银海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员工 帅燕萍:我家离这里很近,就1公里不到,走过来很方便,按实际做的量结算,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挣两三百元。

帅燕萍告诉记者,像她这样灵活就业的编织工人,车间里还有10多位。

四川省青神银海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员工 罗丽芬:收入每个月能挣4000多元,而且我们还有免费的培训,让我们学习到最新的编织方法,比如人字形编织法、菊花形编织,都有不一样的技巧。

面向市场需求,当地建立了65个竹编大师工作室、非遗竹编文化培训基地,投入400多万元补助资金,免费培训2.5万多人次。

四川省青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劳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刘枭翀:接下来,我们将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和群众意愿,及时调整补充相关岗位,让更多老百姓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就业服务网点下沉 家门口就业更灵活

今年,国家着力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促进供需精准匹配。江西建立了1.19万个就业之家,把服务下沉到社区和村庄。效果如何?

一大早,江西共青城甘露镇的这个乡村快递站里就迎来不少村民。除了拿快递、寄快递以外,一些人是奔着招聘信息而来的。

吕燕燕告诉记者,燕坊村有不少村民都有外出务工意向,附近有一些园区也经常会有招工需求。如何才能让供需双方更好对接呢?当地人社部门经过调研后发现,这个快递站地处105国道边,人流量较大,信息传播比较便捷,于是决定在这里设置一个“快递服务站就业之家”。

时不时地来快递站看看,选择自己需要的工作。50多岁的赵守菊就是通过这样灵活的方式,找到了扎花、筛拣等零活。

共青城燕坊村村民 赵守菊:赚得到一点小钱,没事就做长时间一点,家里要有事就做短一点时间。

除了灵活自由的零工,就业服务站也会提供中长期岗位。今年以来,这个开在快递站的就业服务点已经帮助50多名村民就近找到了工作。

共青城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 郑从简:我们会根据农村人口情况,针对性提供合适他们的岗位,促进人岗精准匹配,将更多的就业机会送到基层。

今年以来,江西着力打造覆盖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点,打通用工需求量大的开发区和人才数量多的大中专院校这两类供需端,帮扶4.24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总台央视记者 乔亚美 杨妮 江西台 杭州台 眉山台)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抵达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11月17日电(记者陈威华 马峥)当地时间11月1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里约热内卢,应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邀请,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专机抵达里约...

    时间:11-18
  • “绿电”照亮海岛振兴路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东部海域,面积仅0.58平方公里的大管岛植被繁茂、风景秀丽。海岛游越来越热,今年以来,经营民宿的大管岛居民廉法鸿格外忙碌。 “去年来过这里,当时岛上还没有这么好的住宿条件,这才...

    时间:11-18
  • 河北实施河湖生态补水超300亿立方米

    本报石家庄11月17日电 (记者史自强)记者从河北省水利厅获悉:自2018年河北省全面开展河湖生态补水工作以来,省水利厅统筹调度引江、引黄、本地水库水等多类水源,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滹沱河、滏阳河、南...

    时间:11-18
  • 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建成并网3910万千瓦

    本报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2024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建成并网3910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位,形成了从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施工建设、...

    时间:11-18
  • 携手开展中拉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科考队员在秘鲁进行科考时合影。 华南植物园供图 成片的安第斯皇后凤梨。 葛学军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中国与秘鲁,虽远隔万里,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的道路上大有作为。共...

    时间:11-18
  • 专精特新企业尽展“独门绝技” 一份小问卷展现大信心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正在广州举行,这次来参会的企业可不一般,很多都是具有创新基因、拥有“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它们到底带来哪些与众不同的新技术新产品呢?在展会现场,一张“穿不破”的薄膜,吸...

    时间:11-18
  • 辽宁葫芦岛受灾群众陆续入住新居(在现场)

      近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祝家沟村村民在集中安置重建住房清扫院子。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祝家沟村村民在集中安置重建住房内清洁厨具。  新华社记者 潘昱...

    时间:11-18
  • 2024中美政党对话举行

      新华社深圳11月17日电 11月17日,2024中美政党对话在深圳举行。双方围绕“合作与挑战:新形势下中美关系的前行之路”的主题进行坦诚、深入、建设性交流。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出席对...

    时间:11-18
  • 中国秘鲁人文交流活动在利马举行

      新华社利马11月16日电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国秘鲁人文交流活动在利马举行。  活动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中秘文明互鉴”系列成果,包括纪录片《中秘情缘》《双城记:北京和利马》等。中...

    时间:1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