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博士苏淳教授分享“求学之路”

2024-11-18 14:11: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11月18日电 (林思纯)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统计与金融系原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淳,近日应邀在第9期“求索”专题讲座上,作题为《求学之路》报告分享。

专题讲座现场。中国科大供图

  “我是1983年4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概率统计专业,成为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之一。”在报告中,苏淳回顾了读研前的学习与工作经历,详细介绍了在中国科大数学系接受的研究生培养教育,并深入细致地分享了开展科研和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引人注目的是,首批18位博士中有6位来自中国科大。

  1978年10月,苏淳作为第一批研究生走进中国科大。一来到这里,便被中国科大浓厚的学术氛围所吸引。

  “我们数学系的一批研究生来到当时设在北京林学院原址的中国科大北京研究生院,和当时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系统科学所概率统计专业的研究生一起合班上课。”苏淳回忆道,“应用数学所王寿仁教授给我们讲授‘概率论基础’,系统科学所成平教授给我们讲授‘弱极限理论’,中国科大陈希儒教授给我们讲授‘强极限理论’,殷涌泉教授则给我们组织‘无穷可分分布’讨论班。”作为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首个研究生院,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贯彻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学业安排上。

  苏淳对导师殷涌泉教授的指导印象深刻。“手里有什么药,就开什么铺子。利用我们所长,避开所短,尽快到达科研前沿,尽快找到可以入手的课题。”时隔多年后,苏淳依然记得导师的教导。“比起按部就班读出来的研究生,我们各人的起点不同。比如我,就属于先天不足的一类人。大学本科课程都没能读完,后来虽然自学了一点,毕竟有限。然而,国家的形势要求我们尽快填补科研和师资的断层,我们只能跑步前进。”苏淳坦言。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当时国家刚刚开始实行学位制,对博士的培养还处于试验阶段,我便于1981年底进行了硕士论文答辩。”在取得硕士学位后,苏淳于1982年紧接着跟随陈希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凭借硕士阶段打下的功底,他很快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83年4月,苏淳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

  如何做好科研和培养研究生?苏淳认为,真正做科研,首先要做广泛的调研。熟悉业界的研究现状,有助于确定自己所要发力的具体课题。其次,要认认真真读几本书。有了几本好书“打底”,做起课题来才会有自己的特有招数。“佩特罗夫和Stout的书,对我后来在研究负关联(NA)随机变量序列的极限定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再次,要办好讨论班。讨论班有助于促使参与者把文献读深读透,有益于集思广益、启发思路。“从我自己读研开始,一直到带研究生,甚至是训练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国家代表队,都坚持开设讨论班。讨论班的好处说不尽。”苏淳在分享时表示。

  “求索”专题讲座由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主办。中国科大研究生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研究生院,为国家自主培养高质量科研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首批授予博士学位的18人中,来自中国科大的有赵林城、苏淳、单墫、李尚志、范洪义、白志东等6人。(完)

  • 相关阅读
  • 以茶结缘!里约植物园有200年前种植的中国茶树

      中国与巴西很早就已经因茶结缘。  在创建于1808年的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内,尚存两棵200年前由第一批华人移民种植的中国茶树。里约植物园里的中国茶树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由中国企业援助的里约植物园“茶缘·...

    时间:11-18
  • 这国总统能处!他亲自给中国工人送夜宵

      据参考消息报道,当地时间11月17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给世博会施工工地的中国建筑工人们送夜宵。  武契奇送来的夜宵是塞尔维亚汉堡,他满脸笑容,与工人们在桌前畅吃畅聊,给工人们加油鼓劲...

    时间:11-18
  • 赵乐际将访问葡萄牙、西班牙、希腊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应葡萄牙议长阿吉亚尔-布兰科、西班牙众议长阿门戈尔、希腊议长塔苏拉斯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将于11月21日至30日对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腊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时间:11-18
  • 青岛即墨一政协委员批当地医疗机构技术停滞、“吃财政饭”,区卫健局回应

      日前,青岛市即墨区政府网站公布了一批2024年区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  其中,来自即墨区医疗保险事业中心的一名政协委员在提案中直言,近年来,受疫情及群众就医观念等因素影响,即墨区内患者到区外大医院就医人数持续...

    时间:11-18
  • 文旅市场迈向新繁荣

      已连续举办七届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已成为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新风尚的重要平台。本届进博会的举办不仅带动了举办地上海的旅游相关消费,还有效拓展了各地旅游合作,同时也成为观察中...

    时间:11-18
  • 创制纤维新材料 织就美好新生活(科技名家笔谈·75年家国)

      2024年6月,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一抹亮眼的“中国红”由玄武岩拉成的细丝织就,代表了国际纤维材料技术前沿。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利用动物皮毛、树皮和草叶等天然纤维材料制成衣物...

    时间:11-18
  • 这些博物馆文创为啥受青睐?

      8月下旬,在北京工作的韩芷茹终于得偿所愿,来到湖南省长沙市旅行。在游览了橘子洲、岳麓书院等景点后,韩芷茹把长沙之行的最后一站定在了湖南博物院。  湖南博物院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览让韩芷茹惊叹不已,素...

    时间:11-18
  • 让网红书店拥有持久生命力(专家解读)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称,遍布中国各地的网红书店正在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一些书店的外观设计宛如《哈利·波特》小说中营造的魔法世界,一些建筑本身就是对防空洞的改造利用。“书籍+咖啡+文创产品”的经营模...

    时间:11-18
  • 多地推出“升级版”冰雪游产品

      近日,冰雪资源丰富的省份相继开启2024—2025雪季。自10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开板”以来,北方多地雪场陆续开门迎客。  11月9日—14日,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提供免费试滑活动,11月15日正...

    时间:1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