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墨西哥学者:RCEP比CPTPP更能扛起“亚太自贸区”大旗

2024-11-20 21:15:37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导读

亚太经合组织 (APEC) 领导人会议日前在秘鲁召开。多年来,亚太国家一直在探讨建设一个“亚太自贸区”,但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这一愿景最终变成了RCEP和CPTPP两个相互独立的贸易安排。二者相较而言,RCEP比CPTPP更有政治意愿和资源来推动“亚太自贸区”的实现。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美国大选后特朗普或升级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等新形势,地区国家应调整地缘政治视野,把握贸易机遇,鼓励投资,保持地区经济活力。

目前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当属亚太。据估算,2023年亚太国家商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四成;到2024年底,货物贸易额有望达到18.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1%,高于全球商品贸易2.6%的增长预测。

截至2023年7月,亚太国家共签署了212项贸易协定,包括区域和双边自贸协定,数量接近世界总量的一半,孕育出了充满活力的亚太经济体。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人们可能会认为,亚太地区最终会形成一个更庞大的区域贸易安排——事实上,自2004年以来,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的确一直在探讨建立一个“亚太自贸区”之类的贸易安排。然而,地缘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贸易往来,导致这个“亚太自贸区”的愿景最终变成了两个割裂的协议,即《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CPTPP) 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

在这一背景下,在秘鲁举行的APEC峰会对中国和拉美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原因有二:第一,2014年APEC峰会上批准了四份文件,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被视为“亚太自贸区协定”朝着实现目标迈出的一步创举。今年恰逢这一文件问世十周年。在它的指引下,《实现亚太自贸区有关问题的集体战略研究报告》于2016年完成。该研究报告明确承诺在APEC框架之外推动亚太自贸区的实现,与APEC进程并行不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同样在2016年,12个环太平洋国家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RCEP举行了六轮谈判,APEC领导人发表了《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重申亚太自贸区的建设应基于现有的区域合作成果,并在TPP和RCEP的框架下进一步落实。这就引出了今年秘鲁APEC峰会的第二个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和拉美国家此前推动相关进程的所有扎实努力的一个总结。

RCEP自2022年生效以来已取得一定的成效,而TPP则在2017年美国退出后遭遇挫折,随后通过调整形成了CPTPP,并于2018年生效。有人会说,印度受印太地区“四方安全对话” (Quad) 机制的“消极地缘政治化”影响,于2019年决定不加入RCEP,也令RCEP面临挑战。然而,就覆盖人口和贸易量而言,RCEP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并在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比CPTPP更为显著的进展。

例如,2022年,RCEP内部贸易整体增长8%。相比之下,CPTPP在2018年至2021年间的内部贸易增长率仅为5.5%。RCEP经济体的GDP总量约占全球的30%,而CPTPP则约占13%。尽管RCEP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可能低于CPTPP——前者63.4%的税目实现免关税,而后者则为86.1%——但再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预计将再次挥舞起“关税大棒”,可能会对许多与美国市场关系密切的CPTPP经济体造成不利影响,例如日本和墨西哥等。

图片来源:新华社

换句话说,即使在印太地区和世界贸易“消极地缘政治化”的影响下,RCEP似乎也比CPTPP有更大的政治意愿和资源来推动“亚太自贸区”的实现。正因如此,2024年秘鲁APEC峰会对中国和拉美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有机会细化政策,维持环太平洋地区的贸易自由化节奏。在这一过程中,巩固拉美地区的战略自主性尤为关键。

迄今为止,中国已与五个拉美国家签署自贸协定,另外还有两项正在进行——与秘鲁的自贸协定升级和与哥伦比亚探讨开展自贸可研工作。已有22个拉美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七个RCEP经济体同时参与了CPTPP,中国和印尼也已正式申请加入CPTPP,但在拉美地区,智利是唯一一个正式申请加入RCEP的CPTPP成员国。

在当前美国高举保护主义大旗,全球贸易呈现“消极地缘政治化”的严峻时刻,调整APEC对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视野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把握贸易机会并鼓励投资。因此,我们有必要推动一种更具“跨太平洋”视野的环太平洋地区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的亚太视角,进一步促进太平洋地区与拉美地区的融合。这是“积极地缘政治化”的体现,将有助于实现APEC目标。这种真正跨越太平洋的远见卓识有望为太平洋两岸的社会架起桥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责任编辑:党超峰】

  • 相关阅读
  • 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李京泽)记者20日从中国民政部获悉,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于当日正式上线运行。  当日,民政部举行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在会上介绍称,全国养老服务信息...

    时间:11-20
  • 中国科学家领导在国际上首次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是由太阳爆发活动产生的最具破坏性的空间天气事件之一,高能粒子可能到达火星后对火星空间和火星表面产生影响,这项研究对未来火星探测任务中的防辐射工作具有重...

    时间:11-20
  •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中新社乌镇11月20日电 (陈溯 奚金燕)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简称“乌镇峰会”)20日在浙江乌镇开幕。本次乌镇峰会以“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将围绕全球...

    时间:11-20
  • 和评理 | 八项行动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推动构建公正世界

      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G20第十九次峰会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面临着众多挑战:乌克兰和中东地区的持续冲突、潜在的地缘政治热点、全球经济乏力、国际贸易和国与国关系中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气候变...

    时间:11-20
  • 中国科学家领导在国际上首次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中新网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是由太阳爆发活动产生的最具破坏性的空间天气事件之一,这些高能粒子可能到达火星后并对火星空间和火星表面产生影响,对未来火星探测任务中的防辐射工作具有重要...

    时间:11-20
  • 明天,有场重要活动

      世界很大,大到需要跨越山海相见;世界又很小,小到一次鼠标点击就能沟通异域。网络,拉近人与人,让文明与文明互相遇鉴。每一次交流,都是对未来的探索;每一次互鉴,都促进文明的发展。  11月21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

    时间:11-20
  • 东西问丨鲁广锦:“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人权思想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题:“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人权思想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专访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鲁广锦  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正...

    时间:11-20
  • 东西问丨乔清举:当今世界人权概念包含中华文化基因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题:当今世界人权概念包含中华文化基因  ——专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乔清举  中新社记者 王肃宁  “人权”这一概念虽产生于西方,但人权的思想并不是西方的专利。中国...

    时间:11-20
  • 东西问丨短评:为何从中华典籍探人权理念?

      中新社长沙11月20日电 题:为何从中华典籍探人权理念?  中新社记者 王宗汉  湘江水畔,岳麓山下,“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11月18日至20日在中国长沙举行。海内外学者齐聚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依托中国古...

    时间:11-20
  • 东西问丨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前官员:人权发展需要聆听古代智慧

      中新社长沙11月20日电 题:人权发展需要聆听古代智慧  ——专访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前官员克里斯托弗·培修  中新社记者 王宗汉 白祖偕 徐志雄  11月18日至20日,“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

    时间:11-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