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发型师那么多,为何她能火(身边的经济故事)

2024-11-22 09: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晓华(前左)在给顾客理发。

本报记者 申智林摄

下午3点,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长泥坡村,“靓点”理发店不大的门面外,人头攒动。好奇、期待、急切……各种神情,落在等候多时的顾客脸上。

“1号!2号!”随着两声叫号,小店下午的生意开张,网名晓华(真名“李静”)的发型师系上紫色围裙,熟练地开始直播。

爆火后,外地女顾客来让专剪男发的晓华理发

晓华:“女发我剪得没我老公好。”

顾客:“我不介意。”

晓华:“我不能随意嘞。”

小店玻璃门半开,两名拿到号的男女顾客赶忙进门。

女士从天津来,原本拿的是晓华丈夫杨春松的剪发号,但也想由晓华来理发。“女发我剪得没我老公好。”直播镜头前,晓华坦率而真诚。

“我不介意。”顾客倒不在乎。

“我不能随意嘞。”晓华坚持说。从事美发行业11年,她和丈夫都特别看重顾客的评价,也有自己的原则。充分沟通后,这位女顾客同意了。

早些年,晓华主要给丈夫打下手。“他担心我剪不好,客人不满意,坏了口碑。”晓华说,连续帮工几年、掌握了基本技能后,顾客不多时,自己开始慢慢上手。“万一剪不好,有他兜底,不怕。”晓华说。

渐渐地,晓华的技术越来越好,有的发型甚至比杨春松“拿捏”得更到位。独自执剪之后,两口子分工明确,一个剪男发,一个剪女发,各展所长。

理发的间隙,晓华跟直播间的网友实时互动——“谢谢大家的夸奖,其实我只是失误少些……”

边理发、边直播的想法始于今年2月。

当时,为了吸引客流,晓华在征得顾客同意后,将剪发过程制成视频,陆续发到短视频平台。因为剪完的顾客大多“笑着走出理发店”,晓华逐渐得到许多网友关注。

20多天前,晓华的直播间迎来一夜爆火。众多网友从线上奔赴线下,只为亲身体验一次她的剪发技艺。

“顾客一拨接一拨。”晓华说,那天她和丈夫从早上7点开始忙,“剪刀恨不能剪出火星子,顾不上吃饭,水都没喝几口。”终于满足了当天每位来访顾客的剪发需求,晓华拉下卷闸门时,时针已经指向凌晨2点。

担心身体吃不消,在朋友的反复劝说下,晓华决定改为排队放号,工作强度才稍稍降低一些。

细致观察、真诚沟通,掌握顾客需求后才下剪刀

网友:“听得懂话”“剪着剪着就好看了”“没有尴尬期”……

晓华:“做服务嘛,就是想尽可能让顾客都满意。”

眼前,刚落座的顾客是怀化本地小伙子尹松,专程从黔城镇赶来。“想剪成什么发型?长度到哪个位置?”扶正尹松头部,晓华仔细打量,笑着询问,掌握清楚后才下剪刀。

晓华话不多,一边给尹松剪着,一边关注着他的微表情。这个习惯,源于以前的一次剪发经历。

“剪个微分碎盖。”当时,一个男生走进店里。

“好嘞!”应下要求,晓华舞动剪刀,流畅地剪起来。

刀光闪烁、发丝飘飞间,晓华却感觉手里的剪刀越来越沉重。虽然顾客未发一言,但善于观察的晓华注意到,他的面色逐渐变得凝重。

“哪里不满意吗?”晓华忍不住问,但换来的是沉默。“你不说,我就不剪。”晓华半开玩笑地把剪刀放下。

“我要的微分碎盖,发丝是往后的,你这是往两边,完全不对。”良久,男生终于开口。

晓华一听,马上乐了:“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你一直不说,我就一直不知道,剪完你生我的气,我自己也生气。”

重新沟通后,按照男生的要求,晓华慢慢打理出了他想要的效果。这次经历让晓华明白,有的顾客不善于主动表达想法,作为理发师,要从细节中去体会。

细致观察,真诚沟通,正是晓华准确把握顾客真正需求的秘诀。“做服务嘛,就是想尽可能让顾客都满意。”晓华说。

“听得懂话”“剪着剪着就好看了”“没有尴尬期”……直播间里,数万网友在线围观晓华给尹松剪发,大家的评论也很接地气,仿佛自己就是在剪发的那一个。

11年间,价格从15元涨到30元后保持不变

网友:“姐姐的手艺值得更贵的价。”

晓华:“30元理发价格不低,我的手艺目前差不多就值这个价。”

20多分钟一晃而过,清洗吹干后,晓华和尹松合了个影,对照价目表收了款。“男士洗剪吹30元”,红纸打印的价目表已经旧到褪了色。

11年间,“靓点”理发店的男发洗剪吹价格随行就市,从15元涨到了30元。在怀化,这基本处于中下水平。这些年,晓华注意到,有的理发店涨到了40元、50元,甚至涨到百元的也有。夫妻俩安守30元的价格四五年了,倒也泰然。

小店火了以后,不少网友说:“姐姐的手艺值得更贵的价。”

“服务有好坏,价格有高低。”晓华说,“那些价格高的,只要能提供更多服务、更好体验,就没有问题。我觉得30元理发价格不低,我的手艺目前差不多就值这个价。”她举例说,一些顾客对造型有特殊要求,对提拉的手法有一些讲究,自己并不会,不好意思把价格提上去。“做不了五星大厨,就开好自己的粉面铺。”热爱美食的夫妇俩,把小店的生意比作做菜。

爆火后的第一时间,有很多厂商和中介机构前来谈合作,晓华一一婉拒。“流量就像一阵风,总会过去。现在,我只想剪好头发,继续开好小店。”晓华憨憨一笑。

开店11年,夫妇俩只搬过一次店面,还是因为原来门面的配套不太完善。之后,他们在同一小区租下现在的门面,便没再动过。“老顾客多了,舍不得也放不下。”晓华说,现在有超过三成顾客是回头客。

前10年,小店也曾经历低谷。“最少时,每天毛收入只有200多元,除去房租、水电、损耗开支后,利润只剩几十元,但也没想过向顾客推销办卡、开套餐。”晓华说,“顾客用脚投票,消费自由,我不想互相捆绑着。”

直到今年五六月,一些本地网友从短视频平台追过来剪发,为感谢大家的支持,又不好直接降价优惠,晓华才和丈夫商量着短暂推出了“会员”服务。让晓华有些犯愁的是,现在更多外地网友过来剪发,排队守在门外,让她腾不出时间去照顾原来的“会员”。她计划着,等热度过了,就把费用退还回去。

对于热度的下降,晓华也做好了准备。“流量降到现在的2/3,甚至1/3,也有剪不完的头发了。我喜欢这行,相信只要细水长流,就能把生意做好。”晓华说。

正说着,又有顾客进店,“剪个‘栗子头’,要帅的。”

“包满意!”比划好长度,晓华又舞动剪刀,忙活起来。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2日 10 版)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今年第三季度外国人入境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

      中新网11月2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外交部领事司负责人童学军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单方面免签政策,正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童学军...

    时间:11-22
  • 外交部:目前已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免签

      中新网11月2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外交部领事司负责人童学军在会上介绍,近一段时间以来,外交部持续推出签证便利化举措,不断改进外籍人士来华体验。  一是让人员往来更顺畅。一年...

    时间:11-22
  • 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吉平被提起公诉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消息,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吉平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信阳市人民检察院已向...

    时间:11-22
  • 乌镇“网事”丨世界青年乌镇话数字未来

      11月20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正式启幕,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青年领军者”集体亮相,央视新闻专访了其中五位,探讨他们眼中数字未来的模样。  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未来  来自马来西亚的谭政宗长期致力于...

    时间:11-22
  • 载人登月画面提前“剧透” 中国载人航天精彩可期

      央视网消息:11月21日,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广东深圳开幕,载人航天相关领域800多名专家学者共议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  本届大会设置载人航天总体与共性技术、人员空间驻留及月球探测保障与人因工程技术等15...

    时间:11-22
  • 视频画报丨“黄金搭档”的握手——习近平主席的巴西利亚时间

      当地时间11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活动后离开里约热内卢,乘专机抵达巴西利亚,开始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20日上午,巴西利亚总统官邸黎明宫气氛热烈友好,迎接...

    时间:11-22
  • 第14次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在老挝举行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 第14次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21日下午在老挝万象举行。会议由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和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占沙蒙共同主持。  董军说,近年来,在双方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国-东...

    时间:11-22
  • 长江边上“长江村”

    飞鸟掠过巴彦喀拉山下的湖泊。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的学生在做操。 冯春梓摄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大桥镇长江村中坝岛蔬菜基地(无...

    时间:11-22
  • 助力青年群体好就业、就好业(民生改善在身边)

    今年7月,山东青岛市发布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推出“青才实训”实习岗位、打造“青岗优聘”招聘专栏,提出力争到2026年新引进青年人才45万人以上,青年群体占全市就业人员的比重保持在70%左右,助...

    时间:11-22
  • 嵌入式托育服务进社区(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上))

    图①:浙江台州路北街道璞悦府小鹤培家庭托育的老师在陪伴孩子。 蒋友青摄(人民视觉) 图②:四川成都锦江区枫树社区的苗苗家托育中心,老师在给小朋友擦手。 本报记者 游 仪摄 图③:贵州黔西莲城...

    时间:1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