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浙江为何“长出”28个“千亿县”(连线评论员·身边的改革故事)

2024-11-22 08:5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县域往往缺少大城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因此更要激发不服输、肯吃苦、敢闯荡的精气神,靠顽强拼搏蹚出一条自己的路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和“毛细血管”,县域经济的“小块头”中,蕴藏着中国经济的“大能量”

 

对话人:

李  拯  本报评论员

张  萍  浙江日报评论员

 

李拯: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近期,浙江南部沿海的乐清市,频频以“不受干扰的发展速度”破圈。去年乐清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高达8.4%,表现出“逆风飞翔”之势。展现县域经济独特的繁荣与活力,乐清做对了什么?

张萍:上世纪70年代起,乐清逐步奠定了“中国电器之都”的产业基础,为保持县域经济韧性与活力蓄积了充足后劲。

强韧性,乐清构建起电气行业完整的全产业链条,形成了“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当前,生产任何一个电气产品都能在乐清找齐配件,且有多家优质供应商供选择。不光有龙头企业,还有将近4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了大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共荣共生的生态体系。

增活力,乐清不断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一方面引导电气产业链向上下游两端延链强链,建设能为产品“看病”的“制造业医院”高能级平台;另一方面向新能源市场积极转型,打造以智能电气为主导,智能物联、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为特色的“1+4+N”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全产业链稳增长,创新驱动激活力,为乐清抵御外部环境冲击提供了“本钱”。

李拯:可见,县域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找到优势产业,然后咬定青山不放松,往深做、往精做、往优做,继而围绕长板开展上下游产业链布局。“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南部,资源少、家底薄,想要出头,唯有敢闯敢拼、敢为人先。乐清克服资源短板、锻造产业长板,持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深层次的成功密码有哪些?

张萍:首先是焕发精神的力量。上世纪80年代,乐清10万供销员闯天下,“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成为浙商敢于改革、善于拼搏、不畏艰险的缩影。县域往往缺少大城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因此更要激发不服输、肯吃苦、敢闯荡的精气神,靠顽强拼搏蹚出一条自己的路。

其次是激活改革的基因。吃“改革饭”成长起来的浙江人、乐清人,深谙改革的关键作用。比如为了破解中小企业拿地难的问题,2022年以来,乐清开始试点“数据得地”改革,对企业进行“全景画像”、赋分排名,优质企业优先供地,实现了企业保公平、园区得效益。

还有充满活力的创业环境。乐清既有成熟的产业链为创业者提供支持,更有倡导边学边干、不怕失败的容错环境。目前乐清24万家经营主体中,有8万家是外来人员开的;每7名外来人员前来就业,就有1人当上企业经营者。失败多次后创业成功者大有人在。包容的创业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实现了人才与县域的互相成就。

李拯:重视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是浙江的一个突出特点。最新数据显示,浙江地区生产总值“千亿县(市、区)”已达28个,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经济现象。浙江支持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有哪些经验?

张萍:“得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针对义乌发展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曾生动形象地打过比方,至今仍是指引改革发展的金句。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推动县域快速发展上的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比如探索“省管县”财政体制等一批制度创新。2015年,浙江全面开展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建立企业分类指导、农村产权“确权、活权、同权”、扩大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和创新驱动发展等体制机制,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向内挖潜、转型升级。

县域发展不能只看“头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来,浙江为山区县量身定制“一县一策”,做强做优“一县一业”,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浙江还建立了山区海岛县分类动态调整机制,“谁发展快就奖励谁、谁干得好就支持谁”,激励和帮助“后进生”克服区位优势不足、产业基础薄弱、资源禀赋相似等问题,激发内生动力,让县域经济布局更加均衡。

李拯: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和“毛细血管”,县域经济的“小块头”中,蕴藏着中国经济的“大能量”。从全国层面来看,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仅能拓展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为经济发展挖掘更多潜在需求,而且能更好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让中国经济结构更优、底盘更稳、步履更实。

张萍:今年以来,乐清连开4场“四千”精神座谈会,在领导干部和企业家群体中发起“大讨论”,谈心得、求解法,为的就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继续弘扬“四千”精神,唤起永不满足、勇攀高峰的斗志,续写创新史、再创新辉煌。有理由相信,当越来越多县域激荡起那么一股子“气呀、劲呀”,我们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实现发展突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2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今年第三季度外国人入境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

      中新网11月2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外交部领事司负责人童学军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单方面免签政策,正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童学军...

    时间:11-22
  • 外交部:目前已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免签

      中新网11月2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外交部领事司负责人童学军在会上介绍,近一段时间以来,外交部持续推出签证便利化举措,不断改进外籍人士来华体验。  一是让人员往来更顺畅。一年...

    时间:11-22
  • 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吉平被提起公诉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消息,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吉平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信阳市人民检察院已向...

    时间:11-22
  • 乌镇“网事”丨世界青年乌镇话数字未来

      11月20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正式启幕,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青年领军者”集体亮相,央视新闻专访了其中五位,探讨他们眼中数字未来的模样。  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未来  来自马来西亚的谭政宗长期致力于...

    时间:11-22
  • 载人登月画面提前“剧透” 中国载人航天精彩可期

      央视网消息:11月21日,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广东深圳开幕,载人航天相关领域800多名专家学者共议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  本届大会设置载人航天总体与共性技术、人员空间驻留及月球探测保障与人因工程技术等15...

    时间:11-22
  • 视频画报丨“黄金搭档”的握手——习近平主席的巴西利亚时间

      当地时间11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活动后离开里约热内卢,乘专机抵达巴西利亚,开始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20日上午,巴西利亚总统官邸黎明宫气氛热烈友好,迎接...

    时间:11-22
  • 第14次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在老挝举行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 第14次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21日下午在老挝万象举行。会议由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和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占沙蒙共同主持。  董军说,近年来,在双方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国-东...

    时间:11-22
  • 长江边上“长江村”

    飞鸟掠过巴彦喀拉山下的湖泊。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的学生在做操。 冯春梓摄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大桥镇长江村中坝岛蔬菜基地(无...

    时间:11-22
  • 助力青年群体好就业、就好业(民生改善在身边)

    今年7月,山东青岛市发布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推出“青才实训”实习岗位、打造“青岗优聘”招聘专栏,提出力争到2026年新引进青年人才45万人以上,青年群体占全市就业人员的比重保持在70%左右,助...

    时间:11-22
  • 嵌入式托育服务进社区(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上))

    图①:浙江台州路北街道璞悦府小鹤培家庭托育的老师在陪伴孩子。 蒋友青摄(人民视觉) 图②:四川成都锦江区枫树社区的苗苗家托育中心,老师在给小朋友擦手。 本报记者 游 仪摄 图③:贵州黔西莲城...

    时间:1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