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第41次南极考察|记者手记:破浪,向着极南之地——“雪龙2”号穿越“咆哮”西风带二三事

2024-11-25 09:52:59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24日电(记者黄韬铭)天色灰蒙,时有落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航行在一望无际的波涛之上。

白天,从驾驶台左右两侧的玻璃望出去,远处海平面升起又落下;甲板上的积水一来一回规律晃动,显示船体摇晃角度的倾斜仪指针左右摇摆。

夜里,涌浪翻腾,驾驶员双腿半蹲降低重心,紧握把手操纵仪器。队员们走在路上像跳舞,进两步偶尔退三步;躺在床上如烙饼,时不时翻来滚去……

场面之所以如此富有动感和节奏,是因为“雪龙2”号前几日正在经历此行一大严峻挑战——穿越“咆哮”西风带。

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于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9日开始穿越“咆哮”西风带。这是“雪龙2”号即将穿越“咆哮”西风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栋彬 摄)

南半球西风带位于南纬40度至60度之间,是“雪龙兄弟”奔赴南极的必经之路。受频繁的气旋活动影响,这里终年盛行6至7级的西向风和4至5米高的涌浪,行船危险系数较高,所以有“咆哮”西风带之称。

打个比方,一个接一个的气旋就像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快车,威力大,速度快,卷着风浪自西向东呼啸而过。想安全“过马路”,就必须瞅准时机,制定合理路线,尽量在风浪较小的“车辆间隙”快速穿过。

加速冲、减速等、转航向,“过马路”的每个操作都离不开灵敏的操作系统和稳定的电力供应。西风带海况恶劣,万一停电,船不走了咋办?

为应对这种极端情况,轮机部一方面早早展开了全船失电演习,所有成员各司其职,模拟停电情况下的检修流程,排查故障所在,以最快速度恢复供电;另一方面加强日常安全巡视,检查主推进装置吊舱、排查4台主发电柴油机隐患、清洗燃油系统和滑油系统的滤器,确保船舶正常运行。

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于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9日开始穿越“咆哮”西风带。这是“雪龙2”号直升机机组成员毕凌峰在拧紧直升机固定件。新华社记者黄韬铭摄

要在“气旋快车”间“闪转腾挪”,得先知道它们大概怎么开,开多快。气象预报资料起到的就是这个作用。好几次深夜,随船气象员、来自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徐晓武和刘素芳还守在驾驶室。

早在几天前,他们俩就已忙碌起来,接收最新数据、正点观测气象、研判天气形势、与后方保障团队沟通,根据预报信息中显示的几个气旋大致的行进路线和风浪强度,提出相应的航线建议。

“早期只能靠气象传真机接收粗略资料、手绘天气图,精细化程度不高。”徐晓武说,现在自主研发的船载气象导航软件已经能实现风浪动态推演、定点精细预报,时效有7至10天左右。

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于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9日开始穿越“咆哮”西风带。这是“雪龙2”号随船气象保障员刘素芳(左)在研判天气情况,规划航行路线。新华社记者黄韬铭摄

综合考虑风速风向、涌浪大小等多种因素,考察队制定了最优穿越策略。“整体来看,这次穿越相对平稳。”“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说,科考船在前一个气旋影响减弱后和下一个气旋影响到来前加速通过,最大程度避免了颠簸。

“船身晃动的幅度比预想要小,晕船的人不多,大家胃口都挺好。”“雪龙2”号厨师长秦冬雷说,有一天,吃饭的队伍都排到食堂外面了。

纬度渐高,海况趋稳,天也放晴了。“驾驶台左舷发现冰山!”在南纬58度16分附近,队员们用肉眼看到了从南极漂流而来的第一座冰山,之后是第二座、第三座……

这些雪白冰山,就像一份见面礼,仿佛那块冰封雪裹的神奇大陆,正向通过“咆哮”西风带考验的勇士们招手——南极,已经不远了。

  • 相关阅读
  • 预警升至黄色,寒潮频繁出现意味着冷冬要来了?

    中央气象台11月24日18时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1月24日20时至11月28日08时,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6~10℃,其中,华北北部、内蒙古及东北地区等地部分地区降温12~14℃,局地16℃以上。28日前后,最低气温0℃线...

    时间:11-25
  • 政策效果显现 小微企业融资持续改善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随着支持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相继落地,小微企业融资持续改善。今年我国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两次下调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同时优化政策,推动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缓解。不久前,金融监管...

    时间:11-25
  • 焦点访谈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晒“双碳”工作成绩单

    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每年一度的气候变化大会都是全球共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活动,从气候资金到政策目标,涉及各缔约方的切身利益和全球的清洁未来。作...

    时间:11-25
  • 期待更多精彩、更多奥秘!“新成员”入驻 神舟十九号乘组签收拆包

    央视网消息:神舟十九号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以来,身心状态良好,工作进展顺利。乘组签收了由天舟八号飞船运送而来的各类物资,并迅速投入到新一轮空间科学实(试)验中。在轨迎接天舟八号来访天舟八号来访前,乘组利用遥操作交会对...

    时间:11-25
  • 冰雪季开启 各地“冰雪经济”火热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随着新一轮冰雪季陆续开启,多地推出新举措、举办新活动,持续释放“冰雪经济”增长潜力。眼下,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四大雪场已全面开板,每天有1万多名雪友来这里畅滑。在位于喀纳斯景区的吉克普林国际滑雪...

    时间:11-25
  • 京津冀“一卡通办”扩展至30项应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日前,北京市启动第三代社保卡集中换发,京津冀地区“一卡通办”应用场景扩展到30项。目前,北京市首批申请的部分参保人员正在领取新的社保卡。除了基础的社保查询、就医看病功能外,第三代社保卡增加了交...

    时间:11-25
  • (走进中国乡村)积石山新农人的“活力密码”

    中新社兰州11月24日电 题:积石山新农人的“活力密码”作者 丁思 艾庆龙在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曾与牛羊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村民马芬莲,正全身心投入到温室大棚的蔬菜种植中。观测温度、调度人员、采摘果蔬……...

    时间:11-25
  • 国道之行 海阔天空|古建的守护与传承者

    编者按:这是中国最长的沿海公路,北起辽宁丹东,南至广西东兴,南北纵横近20个纬度,串联起十个省份,全长近7000公里。这是见证经济奇迹的公路,沿线自贸试验区林立,GDP总量排名前四的省份齐聚,更囊括跻身全球前列的世界级湾区……...

    时间:11-25
  • 【光明论坛】多元共治,加速乡村治理现代化

    【光明论坛】作者:徐 阳(辽宁大学法学院教授;杨 远,系辽宁大学法学院博士)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太本站镇新华村,村民文化广场上处处可见法治元素,该镇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和各村治保员等组成政法小分队,隔三岔五就“...

    时间:1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