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全媒+丨变废为宝!“地沟油”如何变身航空燃油?

2024-12-03 15:25:2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题:变废为宝!“地沟油”如何变身航空燃油?

新华社记者李恒、张泉

把令人皱眉的“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料,全周期可较传统化石燃料减少60%至80%的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展示的一项低碳解决方案,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地沟油”,常见于餐馆、食堂等场所的废弃油脂,一直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难题。而今“地沟油”正从“含绿量”之变,带来发展“含金量”。

“地沟油”何以成为飞机的动力能源?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多相催化转化研究组组长陈松研究员介绍,“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二者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航空燃油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构成。

因此,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首先要脱除其中的氧元素,然后将大分子裂解成较小的分子,并将直链结构分子转变成支链结构,以满足航空燃油在高空、低温环境中的使用要求。

“简而言之,将‘地沟油’进行加氢脱氧、加氢裂解和加氢异构,再根据沸点对产物进行分离,就可最终得到航空燃油。”陈松说。

陈松介绍,“地沟油”制航空燃油技术相对成熟,国内外均有工业生产装置,但生产成本偏高。青岛能源所历经多年科研攻关,于2020年成功开发了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绿色生物柴油和航空燃油的技术,采用液态催化剂及组合加氢工艺,较好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一技术在全国范围内以“技术授权使用”的方式,已许可多家企业。

从陆地奔驰的公交车“恋上”生物柴油,到加注生物航空燃油的飞机“上天”……“地沟油”从“0”到“1”的创新之变,呈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含金量”。

“废弃物”带来哪些资源化之“变”?

作为一种常见的废弃物,“地沟油”一旦转化为航空燃油,可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废弃食用油脂“重生”,变绿色能源“香饽饽”——朗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广州市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不久前迎来了一支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组成的餐厨废弃食用油脂处理“打卡探访团”。

公司董事长陈建湘介绍,通过预处理、反应催化、减压蒸馏等多道工序,借助生物酶高效催化等技术,可以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采用其他工艺深加工,还可以将废弃油脂转化生产出更高附加值的生物航空燃油。

据了解,相比传统的航空燃油,虽然用“地沟油”制成的航空燃油目前生产成本仍然较高,但由于“地沟油”来源于生物体,整个生产过程可以较少额外释放二氧化碳,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能大幅减少碳排放。

从“生物治废”到“生物制造”,发展潜力巨大。

专家介绍,从理论上讲,全球一半以上的重要化学品都可以用生物制造的方法获得。根据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有望达到22万亿元。

安徽合肥力争到2026年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河北出台17条措施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上海提出到2025年,组建5个以上合成生物功能型平台,实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转化项目……

未来产业,想象无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补短板锻长板,“生物制造”新赛道必将活力喷涌。

  • 相关阅读
  • 聚焦融合发展 湘台青年企业家互学互鉴叙友谊

      中新社长沙12月3日电 (付敬懿)以“深化湘台合作交流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湘台青年企业家融合发展大会12月3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海峡两岸170余名嘉宾聚焦湘台青年交流与两岸融合发展共叙友谊、共话发展。  ...

    时间:12-03
  • 台湾艺人黄子佼被查持有未成年性影像 一审获刑8个月

      中新网台北12月3日电 台湾知名艺人黄子佼早前因被控在网络偷拍论坛购买未成年人不雅影像,被台北地检署起诉。台北地方法院查出其持有少年儿童性影像2259部,未成年受害者达35人。法院3日依“无正当理由持有少年性影...

    时间:12-03
  • 自主研制 最大直径 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重要模块进场

      今天(12月3日)9时许,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机“江海号”的刀盘中心块运抵江苏南通海门吊装上岸,通过水陆联运的方式进入施工现场。  据悉,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机“江海号”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中铁十四局集团联合打造,整机...

    时间:12-03
  • 良法善治 | 你的宪法知识锦囊,请收好!

    策划:余飞 刘青指导:李勇 刘宇轩统筹:张运恒文字:刘琳 方芳技术支持:北京律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时间:12-03
  • 福建泉州:世遗之城 书香氤氲

    【文化中国行】“这场非遗活动太有趣了,我学到了许多有关高甲戏的知识。”11月30日上午,泉州市民林女士参加完非遗活动后,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想找个地方读读书、听听讲座可不容易。要么不够安静,要么离家比较远。”陈...

    时间:12-03
  • 新华视点丨聚焦“国际” 释放消费新动能

    上海,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曾经见证了近代中国商业的辉煌历史。如今,这座繁华与静谧交织、精致与烟火气共存的城市,也在不断引领消费潮流风尚。2021年7月,上海获批成为率先培育建设的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三年来,...

    时间:12-03
  • 尺素金声丨森林覆盖率超25%,中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国家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

    时间:12-03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大湾区篇|肇庆七星岩:草席拍出响“鼓”声

    在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景区龙岩洞,有一处被称为“石鼓”的景观。它发出声音并非依靠打鼓棒,而是草席。记者实地探秘,体验怎样用一片草席敲打出阵阵鼓声。龙岩洞内,布满了千姿百态的怪石,而且岩洞内外留存有许多密密麻麻的摩...

    时间:12-03
  • 走!青藏线|青藏公路上的生命礼赞

    新华社西宁12月2日电(记者江毅、王浡、解统强)广袤草原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宁静祥和,连绵雪山在蓝天映衬下更显圣洁。初冬的青藏高原在一场大雪过后银装素裹。青藏公路如同一条巨龙,穿越雪域,翻过高山,默默守护着这片离天最近...

    时间:12-03
  • 自主研制 最大直径 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重要模块进场

    今天(12月3日)9时许,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机“江海号”的刀盘中心块运抵江苏南通海门吊装上岸,通过水陆联运的方式进入施工现场。据悉,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机“江海号”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中铁十四局集团联合打造,整机长约145米,...

    时间:1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