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庆最早新年 品最美民俗

2024-12-03 17:01:42

来源:西藏日报

导语:

工布新年,又称工布节,作为西藏乃至中国最早的新年庆典,拥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定于每年的藏历十月初一,今年的工布新年是12月2日。这一地域性新年主要流行于林芝市巴宜区、米林市、工布江达县等地,是当地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工布新年期间,当地人开展“切玛”送祝福、请狗赴宴、吃“结达”、射工布响箭等一系列活动。工布新年的到来,让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也让没有体验过工布新年的小伙伴憧憬不已。那么,工布新年到底有哪些习俗呢?记者带您一起了解一下这个节日……

图为2024林芝市巴宜区第五届“巨柏”杯响箭比赛现场。本报记者 刘枫 摄

节日由来

过新年,置办年货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饱含了人们对收获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新年前几天,大家都在忙着置办过年所需物资,林芝市各大年货市场熙熙攘攘,牦牛肉、酥油、奶渣、糌粑、青稞酒等各式年货琳琅满目,人们手上提着大包小包穿梭在年货摊位前,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

为什么工布新年过得如此早呢?相传在吐蕃时期,工布受到北方霍尔的侵犯,工布人民奋起作战。但因路途遥远,不知何时才能返回家乡过年。于是在出征前,工布王决定把新年提前到十月初一,士兵们因此士气大振,最终击败强敌。此后每年的藏历十月初一便成为了工布地区(林芝市)人民欢度的盛大节日,“工布新年”由此诞生,延续至今。

图为吃“古突”。米林文旅提供

节日习俗

过新年,穿新衣是人们庆祝节日最直接的方式。工布藏族的服饰被称为“古秀”,是一种套头式长坎肩,主要使用当地手工织染的氆氇或毛皮为原料。男性着赘规(礼服),赘规选料昂贵,做工精致,是藏族服饰的精品。上衣分为内衫和外衫,内衫多选用丝绸和茧绸布料,颜色普遍为白色、紫红色、浅黄色。对襟高领、襟边和领口均用金边或银边镶嵌,也有选各种颜色花纹的绸缎作布料的,内衫均为齐腕长袖。外衫选印有图案的锦缎,样式与内衫相同,但无袖。

图为穿新衣。本报记者 王珊 本报通讯员 王显琴 摄

除了穿新衣,还有一系列独特的活动——

“切玛”送祝福,客人新年期间做客工布家庭,主人会端出象征人寿年丰的切玛迎接贵客,祝愿他们来年平安顺遂;

请狗赴宴,主人会准备糌粑、牛肉、奶渣、水果等食物摆在木盘里供狗食用,据说如果狗先吃粮食类食物,就代表着来年五

谷丰登;

图为制作“结达”。本报记者 王珊 本报通讯员 王显琴 摄

吃“结达”,全家人围坐在火炉边烤“结达”,烤热后的“结达”可以直接吃,或就着荞麦饼一起吃。“结达”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寓意深远,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图为吃“结达”。本报记者 王珊 本报通讯员 王显琴 摄

背水和祭祀丰收女神等习俗,也体现了林芝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图为美酒敬亲人。本报记者 王珊 本报通讯员 王显琴 摄

除了以上习俗,工布新年期间的娱乐活动也非常丰富,包括射工布响箭、抱石头比赛、跳锅庄等。工布响箭,藏文称为“毕秀”,它是工布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射箭时,身着猎装的工布勇士们手挽长弓,双目紧紧锁定场地彼端的靶心,百余人在赛场上唱着《箭歌》。这是工布新年必不可少的活动。

图为市民逛年货市场。本报记者 刘枫 摄

节日美味

节日期间,夜晚围起篝火的工布人民有唱不完的歌、跳不完的舞。工布的民歌有很多,《工布新年》《工布牧歌》《林芝姑娘》……只要有歌声,工布人民就会翩翩起舞,唱累了,跳累了,大家就围坐在一起吃美食。

图为穿上藏装合影留念。本报记者 王珊 本报通讯员 王显琴 摄

工布地区水土丰美,美食种类繁多,藏香猪、藏香鸡、牦牛肉、青稞酒等无一不刺激着大家的味蕾。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烤藏香猪,工布人民大多喜欢风干生吃,但烤起来吃别具风味,或用木炭灰烤、或用棍子夹住烤、或用大铁夹子整只烤。至于藏香鸡,就是石锅鸡的主要材料,再配各种菌类慢炖,绝对是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

工布新年的欢乐氛围,从藏历十月初一一直持续至十月十五,如果你恰好在林芝,不妨一起感受一下中国最早的新年。

  • 相关阅读
  • 聚焦融合发展 湘台青年企业家互学互鉴叙友谊

      中新社长沙12月3日电 (付敬懿)以“深化湘台合作交流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湘台青年企业家融合发展大会12月3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海峡两岸170余名嘉宾聚焦湘台青年交流与两岸融合发展共叙友谊、共话发展。  ...

    时间:12-03
  • 台湾艺人黄子佼被查持有未成年性影像 一审获刑8个月

      中新网台北12月3日电 台湾知名艺人黄子佼早前因被控在网络偷拍论坛购买未成年人不雅影像,被台北地检署起诉。台北地方法院查出其持有少年儿童性影像2259部,未成年受害者达35人。法院3日依“无正当理由持有少年性影...

    时间:12-03
  • 自主研制 最大直径 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重要模块进场

      今天(12月3日)9时许,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机“江海号”的刀盘中心块运抵江苏南通海门吊装上岸,通过水陆联运的方式进入施工现场。  据悉,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机“江海号”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中铁十四局集团联合打造,整机...

    时间:12-03
  • 良法善治 | 你的宪法知识锦囊,请收好!

    策划:余飞 刘青指导:李勇 刘宇轩统筹:张运恒文字:刘琳 方芳技术支持:北京律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时间:12-03
  • 福建泉州:世遗之城 书香氤氲

    【文化中国行】“这场非遗活动太有趣了,我学到了许多有关高甲戏的知识。”11月30日上午,泉州市民林女士参加完非遗活动后,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想找个地方读读书、听听讲座可不容易。要么不够安静,要么离家比较远。”陈...

    时间:12-03
  • 新华视点丨聚焦“国际” 释放消费新动能

    上海,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曾经见证了近代中国商业的辉煌历史。如今,这座繁华与静谧交织、精致与烟火气共存的城市,也在不断引领消费潮流风尚。2021年7月,上海获批成为率先培育建设的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三年来,...

    时间:12-03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大湾区篇|一“氢”多“能” 粤港澳大湾区“氢能”澎湃

    新华社广州12月3日电(记者霍思颖)生产车间内,一批批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完成组装下线;大街小巷里,氢能公交车、环卫车、物流车穿梭来往……在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正描绘出一幅绿色能源的画卷。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

    时间:12-03
  • 尺素金声丨森林覆盖率超25%,中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国家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森...

    时间:12-03
  • “暖冬”应对寒潮 多地推进供暖建设

    受今冬我国首场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温明显,多地推进供暖建设,暖“屋”更暖“心”。贵州六盘水推进供暖建设 让高海拔农村学生温暖过冬每年冬天,是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高寒地区学校里的孩子们最难熬的日子,这里的...

    时间:12-03
  • 尺素金声丨森林覆盖率超25%,中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国家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

    时间:1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