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六百年古腔传新声

2024-12-04 15:40:00

来源:江西日报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芳、朱晨欣)鼓板轻敲,铙钹颤鸣……11月18日,弋阳县朱坑镇西童古戏台上,三位弋阳腔演员正在演绎一出《游园惊梦》。古老的弋阳腔,滚唱直白,非一字一音,却字字清晰,余声未落,帮腔和之,锣鼓追之,一展其戏曲“活化石”、高腔鼻祖的古韵质朴。

弋阳腔,产生于宋末元初,是南戏传入弋阳县后产生的戏曲声腔,我国明代四大声腔之一。其声腔“本无宫调”,还可以“错用乡语”,根据演出地域变化,使用各地方言,有着极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到乐平就形成了乐平腔,至安徽就形成了青阳腔,去湖北就形成了清戏,全国大约有13个省市均有弋阳腔的传播足迹,40多个剧种受到弋阳腔的影响。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戏”,600余年历史的弋阳腔,在弋阳始终弦歌不辍。

小雪时节,气温渐降,记者跟着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主任杨康来到弋阳县中畈乡显南村。刚一进村,就听到高亢激昂的锣鼓点和悦耳的戏曲声。村里翻新了文化礼堂,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送戏上门,连演六天。前来听戏的村民们把礼堂坐得满满当当,大家神情专注,随着台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蹙,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早已“入戏”。

“我从小就喜爱听戏,逢年过节、喜庆的日子,弋阳腔是我们必听的戏。”72岁的老戏迷余炎涛听到入情时,还会跟着哼上几句。

“我们的戏在村里很受欢迎,中心一年要送戏下乡140到150天左右,场场爆满。”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主任杨康颇为自豪。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弋阳腔和许多地方戏曲一样,历经浮沉。上世纪80年代末,弋阳腔剧团解散,许多优秀剧目和唱腔曲牌濒临失传,陷入了几乎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

剧团没了,戏曲人却用热爱守住了一方小小戏台。82岁的弋阳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西怀,6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弋阳腔的保护研究和“传帮带”,整理了十余本传统剧本,弋阳腔脸谱、头饰、戏剧服饰,收集整理锣鼓经与曲牌等,保存了很多弋阳腔珍贵资料。

2005年,弋阳腔迎来春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弋阳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这一年,剧团重建。2013年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成立,原弋阳腔剧团的演员全部转入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担负起弋阳腔保护、传承重任。

“说实话,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觉得弋阳腔太古老了,并没有意识到要传承文化。经过这几年的熏陶,我慢慢意识到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中心“95后”演员徐梦皎入行后,跟着林西怀学弋阳腔。从动作表现、唱腔设计到角色的性格展现,林西怀带着徐梦皎一点点打磨,把弋阳腔的精髓悉数传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江西省第二届“汤显祖戏剧奖·地方戏曲经典传统小戏、折子戏”大赛上,徐梦皎获得个人表演一等奖。

从对弋阳腔一知半解,到把传承弋阳腔作为自己的责任,如今,徐梦皎也常对自己的徒弟说:“可不能让弋阳腔在我们手上断了!”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没有人才就出不了好戏。杨康说,近年来,中心先后5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这个成绩单,在省内同类院团中名列前茅。

古腔要传“新声”,需要与时俱进,把那些立得住、传得久的经典传承好,同时也要赋予新的时代气息。

现在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承担主要演出工作的,基本都是青年演员。从一出出折子戏演起,复排《张三借靴》《打金砖》《疯僧扫秦》等一批经典剧目,创排了《清贫》《祭碑出征》《方志敏》等现代剧目。中心不断为弋阳腔注入新元素、应用新手段,让古老戏种焕发青春。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是排“大戏”《可爱的中国》。“只有大戏才能培养演员,让弋阳腔为更多人知道。”杨康说。

弋阳县还因地制宜,组织弋阳腔专家和演员精心打磨了《风雨同伞》《康伯家宴》等剧目,宣传移风易俗。“婚姻不为金钱束缚……爱的承诺才是最好的祝福。”如今,当地不少群众都能在茶余饭后唱出几句《风雨同伞》的唱词。

更让弋阳腔演员和戏迷们激动的是,为了传承弋阳腔,省里还专门立了一部法——《上饶市弋阳腔保护传承条例》。“我们属于传承弋阳腔的新生代,《条例》一出,我们觉得传承弋阳腔更有保障了,信心自然上来了。”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弋阳腔学员班”的学员们兴奋不已。

已是耄耋之年的林西怀,从未想过“退休”。她带着弋阳腔走进了校园,义务给孩子们办起了弋阳腔兴趣班。在林西怀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喜爱上了传统戏曲。

中心的“00”后李慧轩,经常会在抖音上分享戏曲服装、扮相、唱腔。每当有网友为她点赞,她都非常开心,碰到能看出“门道”的网友,李慧轩总要和对方聊上几句,“谁说戏曲不能‘破圈’,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年轻人感受到戏曲的美。”

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织中,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中,弋阳腔这个古老剧种,正焕发新的青春活力。

海报制作:朱晨欣

海报图片供图:王蕴蓉

编辑:朱宸廷

复审:吴剑锋

审签:陈化先

  • 相关阅读
  • 韩国短暂实施紧急戒严 外交部回应

      12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中国外交部对韩国短暂实施紧急戒严有何评论?这将对中韩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对朝鲜半岛或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有何影响?  发言人林剑说,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对于韩国内政,...

    时间:12-04
  • 外交部奉劝菲方:不要挑战中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

      12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菲律宾方面称,近日中国海警船对菲方船只发射水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林剑说,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菲律宾派多艘海警和公务船企图侵闯黄岩岛领海,中方依法...

    时间:12-04
  • 2024年12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答记者问

      彭博社记者:中国外交部对韩国短暂实施紧急戒严有何评论?这将对中韩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对朝鲜半岛或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有何影响?(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韩国新一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日本广播协会等媒体亦问及) ...

    时间:12-04
  •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范绍杰被查

      中新网12月4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组、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范绍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

    时间:12-04
  • 天津:新修订无线电管理条例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新网天津12月4日电 (记者 周亚强)记者从天津官方获悉,天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3日修订通过了《天津市无线电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条例》的修订和施行,将进一步提升天津无线电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时间:12-04
  • 海内外政要及专家学者:中国式现代化值得借鉴

      中新社广州12月4日电 (记者 蔡敏婕)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4日正在广州举行。海内外政要及专家学者与会,讲述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科学内涵与丰硕成果,推动国际社会更好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

    时间:12-04
  • 2024面向东盟文化交流合作论坛将在广西南宁举行

      中新网南宁12月4日电 (记者 杨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4日介绍,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与该厅主办的2024面向东盟文化交流合作论坛,将于12月8日在广西南宁举办。  本届面向东盟文化交流合作论坛包...

    时间:12-04
  • 台青简名伟:两岸年轻人应携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新网南京12月4日电(谷华)“两岸同胞尤其是年轻人应携手合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更多人认识到,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12月3日,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简名伟对前来参观的“融合发展看江苏”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活...

    时间:12-04
  • 一位志愿者的八年宪法情:让宪法故事“声入人心”

      中新网杭州12月4日电 题:一位志愿者的八年宪法情:让宪法故事“声入人心”  作者 郭其钰  如何让中国制宪修宪的历史从档案中走出来,成为可观、可感、可知的生动故事,这是王玲八年来孜孜以求的事。  王玲是浙江...

    时间:12-04
  • 中国海警在黄岩岛海域紧急救助高血压急症渔民

      中新网三沙12月4日电(记者 方伟彬) 12月1日晚,中国海警舰艇编队在南海黄岩岛海域执行任务期间,紧急救助1名高血压急症渔民。  1日17时40分,海警接粤湛渔08032船求救信号,编队立即命海警达濠舰医师带相关医疗设备和...

    时间:1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