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5分钟“微改革”,带来什么?

2024-12-15 08:24:51

来源:人民日报

  5分钟“微改革”,带来什么?(大家谈·今天,如何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开栏的话

  当前,多地中小学课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12月1日人民日报教育版头条稿件《看,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探访多地中小学课间“微改革”,引起广泛关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明确要求。课间5分钟的“微改革”,为课间活动做加法、为学习压力做减法,让更多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让更多家长增添了预防“小胖墩”“小眼镜”的信心,让更多学校深入思考如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探索“五育并举”、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

  把课间还给孩子,利在当下,谋在长远。教育版推出“大家谈·今天,如何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栏目,透过一个个在阳光下奔跑的鲜活身影,透过专家学者、校长老师、相关部门的思考,展现教育教学一线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实践,共同探讨如何更好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助力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

  对话嘉宾:

  王 攀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

  吴 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文琼 山东青岛市李沧区虎山路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姜 波 辽宁省实验学校教师

  董银银 陕西西安市雁塔区科创路小学学生家长

  时间之变:对学生在校活动进行系统性优化

  “希望通过这个小切口,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记者:课间由10分钟增至15分钟,时长的调整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攀:对学生而言,课间活动不仅是体育活动,更是放松身心、自我调节的好机会。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对义务教育学校课间安排做出调整,原则上将课间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从政策制定的角度考量,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小切口,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长远看,张弛有度的一日学习生活,或将带给孩子从容自若的一生。

  吴键:5分钟的“微改革”针对的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消失不见”的课间。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出于安全考虑,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课间不允许学生随意走出教室,且严格约束学生的行为,甚至要求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学生被“圈养”在教室,厕所成为孩子“社交角落”,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记者:增加的5分钟从哪儿来?一日课程设置如何统筹安排?

  王文琼:课间增加的5分钟,有些是从大课间里腾挪出来的,有些是结合长短课改革实现的,学校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对学生在校活动进行系统性优化。从实践来看,目前学校15分钟的课间让学生和老师都更加从容,能有效改善校园生活节奏,达到劳逸结合、动静适宜的效果。

  姜波:课间和课堂、休息和学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割裂和对立的。短短5分钟的变化,影响的可能是学校一天的课程设置、学生一天的作息安排。教师应当真正意识到,让孩子休息好、玩好,是教育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责任。只有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健康、活跃的学习环境,从而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空间之变:走出教室、走向操场

  “体育锻炼多一些,‘小眼镜’‘小胖墩’就会少一些”

  记者:课间多出5分钟后,怎样让学生真正走出教室?课间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

  吴键:5分钟的改变带来的是时间的延长,也是空间的扩展。以前,课间时间短,学生只够整理书本、喝水、去洗手间,到操场上玩的时间有限,难以开展有组织的运动项目。随着课间时间增长,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阳光下尽情奔跑,如何克服场地的限制、合理规划活动区域,如何丰富活动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等,都成为学校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王文琼:5分钟“微改革”需要有科学、系统的改革设计作为支撑。如果无法为孩子们提供合适的场地设施,无法提供合适的运动项目,那么15分钟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学校目前采用的是“共性普及+个性特色”的思路,一方面把跳绳作为普及项目,短跳绳和大摇绳,人人能跳;另一方面为各班级配备沙包、皮筋、铁环等,鼓励孩子玩出个性。

  董银银:体育锻炼多一些,“小眼镜”“小胖墩”就会少一些。以前常常担心孩子久坐不动、缺乏锻炼,如今孩子动得多,吃得香,睡得也香,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变多了。看着孩子充满活力的样子,作为家长,也跟着高兴。

  姜波:我们对课间活动内容做了优化,比如开放文体馆、乒乓球馆等校园场馆,并提供器材,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把体育课上老师教授的花样跳绳、踢毽子、篮球、手球等项目带进课间,组织“体育擂台赛”;利用校园开放的智慧体育设施,进行体育项目自主检测和团队比拼游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等。

  王攀:诚然,安全高效的课间活动离不开学校的科学布局、统筹设计,但也要提防一种现象,就是“被安排”的课间,即学校为了便于管理,要求学生在课间只能参与某些固定的活动。事实上,自主的课间才是学生们期待的。我有一次在一所中学参加教研会议,散会时恰巧是课间,一瞬间楼道里熙熙攘攘,空地上不少学生打起了羽毛球。虽然没有球网、没有画线、没有计分,但孩子们跃动的身影和青春的笑脸让人十分感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奔跑、无拘无束、收获快乐,才是课间调整的初衷。

  角色之变:让学生成为课间的主人

  “坚持‘五育并举’,把全面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记者:课间5分钟的“微改革”体现了怎样的育人导向?如何把以学生为中心落到实处?

  王文琼:5分钟“微改革”的背后,是教育从“管理导向”向“育人导向”的转变。从教师角度来看,15分钟的课间调整释放出一个鲜明的信号——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五育并举”,把全面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这就要求教师从“课间活动的管理者、主导者”转变为“课间活动的参与者、陪伴者”,从“只关注课堂教学”转向“课内外兼顾”,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成长。

  姜波:作为一线教师,课间调整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提出了两项具体要求。一是要提升课间活动参与度,包括活动规划、安全管理等,进一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了解。二是要做好课堂教学的优化,更加重视集体备课教研,只有保证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效避免拖堂、占用等现象,才能把完整的课间留给学生。

  王攀:课间放松,课上才能专注;投入地玩,才能投入地学。从这个意义上讲,5分钟的“微改革”,就是让学生成为课间的主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而达到这样的预期,需要更加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陪伴。

  吴键:课间活动之所以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一个关键的改革切入点,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教育的理解尚不够科学。有人认为,取消课间活动问题不大,节省出来的时间还能多看几页书、多做几道题。这实际上却减少了孩子自主游戏、自在休憩、自由交往的时间。5分钟“微改革”承载着对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深切关怀,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把“五育并举”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 丁雅诵 闫伊乔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15日 第 05 版)

  • 相关阅读
  • 国家安全机关破获多起主动投靠境外间谍组织案件

    国家安全机关破获多起主动投靠境外间谍组织案件——《反间谍法》普法提示(五)  近期,国家安全机关陆续破获多起涉案人员主动投靠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及时消除泄密隐患,给予不法分子有力震慑。  某企业...

    时间:12-16
  •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转运至发射区 近日将择机发射

      中新社海南文昌12月15日电 (记者 符宇群)记者从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获悉,长征八号运载火箭15日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从技术区成功转运至发射区一号发射工位,将于近日择机发射。12月15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

    时间:12-15
  • 中欧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在海南启动

      中新社海南保亭12月15日电 (张月和)“落实与行动:气候与健康国际合作大会”暨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启动仪式15日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随之启动。  “当前全球...

    时间:12-15
  • 多国政企代表对话探讨海洋互联互通合作新机遇

      中新网昆明12月15日电 (罗婕)15日,第三届中国—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发展合作论坛政企对话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中国、斯里兰卡、塞舌尔等20余国的政府代表和80余个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企业、智库等代表共200余人...

    时间:12-15
  • 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爱卡上线

      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 15日,由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委员会牵头研制的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爱卡在京启动,旨在更好守护青少年儿童成长,为成长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线。  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安全食品管理...

    时间:12-15
  • “70后”肖宗辉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日前更新后显示,肖宗辉已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  肖宗辉,男,满族,1970年3月生,大学学历,工程硕士学位,中共党员。  公开资料显示,肖宗辉曾任国务院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副局长、国务院国资...

    时间:12-15
  • 我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记者从15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13亿千瓦,规模升至世界第一。2025年,我国将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稳步推进在建核电工程建设,到2025年底在...

    时间:12-15
  • 香港特区政府为甘肃积石山地震受灾民众捐赠过冬物资

      中新社甘肃积石山12月15日电 (冯志军 艾庆龙)15日,由香港特区政府赈灾基金资助、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慈善基金捐赠478万元港币,所购买的煤炭、清洁用品套装、饼干、方便面等过冬物资被送到甘肃积石山县8个乡镇,发放至1....

    时间:12-15
  • 全球海拔最高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记者带你实地了解超大“充电宝”如何工作

      12月14日,在西藏山南,全球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华电西藏才朋光储电站二期正式投产发电。相比一期工程5100米的海拔高度,新投产的二期工程最高海拔达到了5228米,再次刷新了我国光伏电站的高度纪录。  总台央视记者...

    时间:12-15
  • 中华慈善总会已实施近300个慈善项目 与善行团等将开展合作

      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 (马广志 张素)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中华慈善总会成立30年间共筹集价值逾1600亿元人民币的慈善款物,先后实施慈善项目近300个,形成了覆盖助学、助医、助残、助老等方面的慈善体系。  中华慈善总...

    时间:1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