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天下为公,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和音)

2025-01-06 08:3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以和为贵”“以义为先”的天下观、价值观、义利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弘扬和升华

新年伊始,一列满载新鲜果蔬的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驶向老挝首都万象;在不少中国超市,通过中老铁路国际冷链专列进口的老挝香蕉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用笃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凝聚和平发展力量、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展现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勇毅担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以和为贵”“以义为先”的天下观、价值观、义利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弘扬和升华,指明了人类社会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文明互鉴的正确方向。面对时代之变、历史之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旗帜鲜明地倡导“同球共济”的精神、开放包容的胸襟、合作共赢的愿景,主张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绝对安全,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鉴防止文明冲突,以绿色发展呵护地球家园,推动国与国关系从和平共处迈向命运与共。

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立己达人,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秘鲁钱凯港见证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诞生,155个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家庭,惠及世界的“幸福路”越走越宽广;连续7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断向各国开放市场;宣布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迈向现代化……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的真诚愿望。

“别再让世界四分五裂,而是联合起来,使2025年成为一个新的开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在新年致辞中呼吁。中国始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中国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倡导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坚定发出“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时代强音,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正能量。面对地缘冲突频发,中国为恢复热点地区和平安宁奔走,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瑞士共产党总书记马西米利亚诺·阿伊认为,中国外交为国际社会带来了和平的“新鲜空气”。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倡议变成共识,从愿景成为实践,成为推动当今世界面貌发生积极而深刻变化的重要力量。过去一年,中国同塞尔维亚启动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同非洲国家一致同意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同巴西宣布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目前,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同中国构建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等多边合作持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和多边文件,日益成为具有世界性标识意义的最重要公共产品,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才能实现。在历史的关键当口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人类建设美好世界的努力不会止步。中国将继续同各方和衷共济、团结合作,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06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小改造提升居家养老便利度

    拆掉台阶、换上地漏,卫生间与其他房间实现一屋全平;换掉浴缸、装上淋浴,老人洗澡不用跨进跨出;床边、淋浴旁、马桶侧,多处扶手让老人居家生活更有安全感……记者近日在上海多个区进门入户,了解居家适...

    时间:01-07
  • 从“三句台词”说起(人民论坛)

    最近,39集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持续引发观众好评。该剧艺术地呈现了西北革命历史和革命先辈精神风范,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在电视大屏累计...

    时间:01-07
  • 全国公安机关在职民警已有192.2万人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记者熊丰)记者6日从公安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在职民警已有192.2万人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6.5万人取得高级执法资格,广大民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024年...

    时间:01-07
  • 将粮食安全意识“播种”到学生心中(点赞新时代)

      1月6日,王桃香(左二)和学生给冬小麦等松土。  武汉市东西湖区愿景小学供图"> 1月6日,王桃香(左二)和学生给冬小麦等松土。 武汉市东西湖区愿景小学供图 “‘五谷’代表哪5种作物?” “...

    时间:01-07
  • 2024年前11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及退税约2.3万亿元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王观)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2979亿元。 分政策类型来看,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转让的研发费用...

    时间:01-07
  • 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经济新方位·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数据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  版式设计 蔡华伟"> 数据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 版式设计 蔡华伟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时间:01-07
  • 商业保险年金如何挑选(政策解读·问答)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久前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什么是商业保险年金?这类产品有何特点和优势,应...

    时间:01-07
  • 将建全国数据“一本账”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王云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明确到2029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

    时间:01-07
  • 铜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常钦)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不断加大铜矿找矿力度,推动央地企协同,在青藏高原、黑龙江等地区取得一...

    时间:01-07
  • 中老铁路货运量超5000万吨

    本报昆明1月6日电 (记者叶传增)随着一列满载新鲜果蔬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近日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启程驶向老挝,中老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突破5000万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6日,中老铁路累...

    时间:0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