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推动文明互鉴 促进相知相亲

2025-01-06 08:3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重申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推动不同文明和合共生的智慧与远见,认为中国理念和行动彰显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格局与担当。

“中国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着迷”

赤金走龙活灵活现,三彩骑驼奏乐俑惟妙惟肖,嵌松石立凤金饰件工艺精湛……“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展览正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物带领观众走近曾经的世界性大都会——长安。在这片土地上,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彼此联通、相互影响,因此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法方策展人之一、吉美博物馆韩国和古代中国馆藏保管员阿诺·贝特朗说。

“我宣布,委员会决定19.COM 7.b.29通过!”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差异是我们成为人类的根本,也是我们的优势,人类正是在这种多样性中蓬勃发展的。我们是如此不同,但共同之处在于,我们都拥有灿烂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主席南希·奥韦拉尔认为,中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付出大量努力,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中国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着迷。”在西班牙IE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席菲利克斯·瓦尔迪维索看来,其中体现的和合共生理念为当今世界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9项,这离不开中国政府对历史遗产的保护、监测和管理付出的努力。”葡萄牙智库“中国观察”主席鲁伊·洛里多曾多次游览参观北京中轴线,在他看来,北京中轴线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与“中”“和”的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式茶饮风靡东南亚多国,成为中国企业挖掘历史文化时代价值、促进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表示,传统中国茶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2024年,取材于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球。常居中国的意大利视频博主阿雷赴山西打卡发布其中涉及的古建筑视频,播放量突破130万次。“游戏中的很多画面取材自玉皇庙、延庆寺、龙泉寺等知名景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让人着迷。”阿雷说,这款游戏把珍贵的中国古建筑介绍给更多外国民众,“相信未来有更多外国人跟我一样来到这里,感受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心动”。

“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之路越走越宽广”

中法元首以书会友,《红与黑》《茶花女》《三个火枪手》等中译本法国名著作为中国“国礼”重返故乡;一件件纹样丰富的中国文物艺术品从意大利回到中国,中意两国“让文明的灯塔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的共识更加坚定……2024年,东西方文明双向奔赴的佳话不断延续,中国以实际行动推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2024年,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在希腊雅典设立,推动古典文明在当今世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希中领导人关心下,2024年希中文明交流互鉴成果丰硕,为世界作出典范。”欧洲研究国际中心欧洲—中国项目负责人乔治·佐戈普鲁斯表示,希中文明互鉴中心与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先后成立,这为希中、欧中乃至世界科研机构在考古和文明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对巴中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视让我更加坚定相信文化交流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复信巴西各界友好人士,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科帕卡巴纳要塞乐团艺术总监玛西娅·梅尔基奥尔便是其中一员。科帕卡巴纳要塞乐团是一支由贫困社区青少年组成的乐团,原本濒临解散的乐团在中国企业资助下得以重生,继续为当地民众和各国游客带来美妙音乐享受,还被列入里约热内卢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乐团积极参与中巴文化交流活动,用音乐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梅尔基奥尔说:“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也为巴中两国务实合作和民心相通搭建了重要桥梁。”

在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6年多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中埃联合考古队成员胡斯尼说,埃中同属文明古国,虽远隔山海,但在研究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等问题上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之处。埃中团队多年合作,考古发掘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在习近平主席引领下,中国与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之路越走越宽广。”如今,胡斯尼正自学中文,“期待未来能为埃中考古合作、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更多力量”。

“推动不同文明和合共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力量”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推动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未来,中国将不断积极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不同文明国家人民心灵相通,让人类文明的丰富成果造福更多民众。

“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宣布推进实施‘十大伙伴行动’,其中第一项就是文明互鉴伙伴行动。打造非中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平台,设立非中发展知识网络和25个非中研究中心等具体举措,将进一步增进相互理解,促进相知相亲。”南非中国问题专家谭哲理曾赴中国出席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他表示,近年来学习祖鲁语、阿姆哈拉语、马达加斯加语等非洲语言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非洲国家也掀起“中文热”,不少非洲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随着非中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入,双方在文化层面呈现出相互吸引的趋势。

“‘周五下班去中国’已成为韩国网络热词,韩国年轻人通过到中国旅行切身感受中国的开放和包容。”韩国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说,这样的旅行有助于韩国年轻人更多了解中国、正确理解中国。2024年中国不断扩大过境免签等来华便利化措施,外国来华旅游人数实现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体验中国文化、感受中国之美,看见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科威特《阿拉伯人报》开罗分社社长法迪·菲利普·内森去年应邀参加了由人民日报社举办的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这次赴华经历让我亲眼看到中国发展取得的卓越成就,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法迪表示,“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等,不仅为共建国家提供经济发展机遇,也为促进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搭建桥梁,推动不同文明和合共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力量。”

2024年6月,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提醒人们,文明的核心意义在于人类相互支持,将促进多边主义、推动以和平方式实现全球普惠增长与发展。”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娜格玛纳·哈什米认为。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中国展现知行合一的大国担当,与各方携手共同书写多彩文明新篇章。

(本报北京、马德里、曼谷、里约热内卢、罗马、开罗、约翰内斯堡、首尔、迪拜1月5日电  记者周輖、颜欢、许海林、张矜若、陈一鸣、谢亚宏、沈小晓、戴楷然、莽九晨、张志文)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06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小改造提升居家养老便利度

    拆掉台阶、换上地漏,卫生间与其他房间实现一屋全平;换掉浴缸、装上淋浴,老人洗澡不用跨进跨出;床边、淋浴旁、马桶侧,多处扶手让老人居家生活更有安全感……记者近日在上海多个区进门入户,了解居家适...

    时间:01-07
  • 从“三句台词”说起(人民论坛)

    最近,39集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持续引发观众好评。该剧艺术地呈现了西北革命历史和革命先辈精神风范,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在电视大屏累计...

    时间:01-07
  • 全国公安机关在职民警已有192.2万人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记者熊丰)记者6日从公安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在职民警已有192.2万人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6.5万人取得高级执法资格,广大民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024年...

    时间:01-07
  • 将粮食安全意识“播种”到学生心中(点赞新时代)

      1月6日,王桃香(左二)和学生给冬小麦等松土。  武汉市东西湖区愿景小学供图"> 1月6日,王桃香(左二)和学生给冬小麦等松土。 武汉市东西湖区愿景小学供图 “‘五谷’代表哪5种作物?” “...

    时间:01-07
  • 2024年前11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及退税约2.3万亿元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王观)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2979亿元。 分政策类型来看,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转让的研发费用...

    时间:01-07
  • 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经济新方位·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数据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  版式设计 蔡华伟"> 数据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 版式设计 蔡华伟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时间:01-07
  • 商业保险年金如何挑选(政策解读·问答)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久前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什么是商业保险年金?这类产品有何特点和优势,应...

    时间:01-07
  • 将建全国数据“一本账”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王云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明确到2029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

    时间:01-07
  • 铜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常钦)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不断加大铜矿找矿力度,推动央地企协同,在青藏高原、黑龙江等地区取得一...

    时间:01-07
  • 中老铁路货运量超5000万吨

    本报昆明1月6日电 (记者叶传增)随着一列满载新鲜果蔬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近日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启程驶向老挝,中老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突破5000万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6日,中老铁路累...

    时间:0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