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源头上遏制乱检查(权威发布)

2025-01-08 08:3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意见》有关情况。

“《意见》规定的10项措施都是直奔着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检查方面的突出问题去的。”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表示,《意见》强调要依法行政,着力解决涉企行政检查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对企业反映比较多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意见》作了明确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的频次。”司法部新闻发言人、法治宣传中心主任费翔红介绍。

严控现场检查。要求能够通过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落实的,不得入企实施现场检查。比如,关于企业的基本信息、有没有获得行政许可等情况,行政机关可以通过内部信息共享等方式来获取的,就没有必要再去企业进行检查。

合理选择检查方式。根据《意见》,实施行政检查,能合并的合并,能联合的联合,不得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意见》提出优化“综合查一次”等检查方式。比如,在餐饮行业的检查中,执法部门可以对有没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无餐具消毒设施、环境卫生状况等内容一并进行检查。

建立分级分类检查制度。根据企业自身管理的规范程度不同,对检查频次的要求也应该有所区别,不能搞“一刀切”。根据《意见》,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要在今年6月底前建立本领域分级分类检查制度。

公布年度检查频次的上限。目前,有些领域的主管部门对于企业的检查过于频繁,超过了合理限度,导致企业疲于应对,正常的生产经营受到了影响。根据《意见》,有关主管部门要在今年6月底前公布同一行政机关对同一企业实施行政检查的年度频次上限,“通过这种硬性的要求,切实把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减下来,降低企业的负担。”费翔红说。

不得实施未经公布的行政检查事项

《意见》明确提出“行政检查事项未经公布的,不得实施”。对此,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刘波就《意见》相关规定进行介绍。

“要清理检查事项,从源头上遏制乱检查。”刘波介绍,有关主管部门要梳理并公布在本领域内的检查事项,对这些事项要实行动态管理,凡是没有法定依据的,要坚决清理。法定依据发生了变化的,要及时调整。对于那些没有实际成效的检查要坚决予以取消。检查事项未经公布的,一律不得实施。

据介绍,关于企业反映的检查标准不透明的问题,《意见》要求,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要梳理本领域现有的行政检查标准并于2025年6月底前公布。对于企业反映的检查标准不一致,甚至不同领域标准打架的问题,如何解决?根据《意见》,有关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定提请本级政府或者是上一级行政机关进行协调,避免因为标准的不协调不一致导致企业无所适从。

此外,为了规范检查活动,《意见》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开展检查作了程序性规定,形成了完整的制度闭环。根据《意见》,执法主体在实施检查前,要制定检查方案并报单位的负责人批准。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检查中,首先要出具检查通知书,出示执法证件,同时检查过程中要制作笔录。执法主体在检查完成后,要将检查结果及时告知企业。

明确“谁能检查、谁不能检查”

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谁能检查、谁不能检查”的问题,《意见》明确了涉企行政检查的主体资格等要求,严禁不具备主体资格的组织实施行政检查。

关于“谁能检查”,刘波表示,在现行法律规定中,只有行政执法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受委托的组织这三类主体是可以实施行政检查的。除此之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实施。

据介绍,《意见》对检查主体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开展行政检查必须在法定职责范围内进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开展检查必须在法定授权范围内进行;受委托的组织开展行政检查也必须在委托范围内进行,不允许超越范围。

关于“谁不能检查”,《意见》明确严禁四类主体和人员实施检查,分别是政府议事协调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等第三方,外包的中介机构,未取得执法证件的执法辅助人员、网格员、临时工等人员。

“落实好《意见》各项措施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行政检查的‘度’。”胡卫列表示,《意见》旨在遏制行政检查突出问题,给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但在人民群众关切的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领域,特别是群众投诉举报或者有关部门转办交办的相关问题,该查的不但要查,而且要严格进行,确保检查能够务求实效、不走过场。

胡卫列同时强调,要注意避免“卸责式”检查的倾向,防止“查了就免责、不查就追责”的错误观念,“在开展检查时,要真正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既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保证必要的检查能够有效开展。”

(相关报道见第十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08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守好粮食物资安全:浙江“不提新口号”谋“持续”文章

    当日会议现场。王逸飞 摄  中新网杭州1月8日电(记者 王逸飞)“全省粮食物资系统工作(新一年)不提新口号,不起新炉灶、不搞大呼隆。”8日,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

    时间:01-08
  • 宁波两会观察:营商环境如何涵养“产城人”?

      中新网宁波1月8日电 (项菁 张斌)新年伊始,各地想方设法拼经济。拼经济也意味着拼营商环境。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才是企业所想、产业所需、民之所盼?  浙江宁波民营经济发达,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1月8日,6名宁波市人...

    时间:01-08
  • 秘鲁驻华大使谈钱凯港:通往未来的门户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薄雯雯)“钱凯港,是通往未来的门户。”秘鲁驻华大使巴拉雷索8日在北京如是说。1月8日下午,秘鲁驻华大使巴拉雷索在北京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区域国别论坛之“大使讲坛...

    时间:01-08
  • 中央纪委全会公报出炉!点名这些人、这些事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阚枫 李京统)8日,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公报出炉,下一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怎么干,公报指明方向、划出重点。公报点名的一些问题、领域、对象,透露出全面从严治党新动向。  这些问题被点到  强...

    时间:01-08
  • 中国成功研制1500米级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选仪

      中新网长春1月8日电 (记者 郭佳)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获悉,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选仪,填补了国内外应对深海极端环境原位检测与分选深海微生物设备的空白。  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选仪由...

    时间:01-08
  • 为政绩,市委书记给GDP数据猛注水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8日晚,被称为“年度反腐大片”的电视专题片《反腐 为了人民》第四集播出,披露了孙述涛任威海市委书记期间统计造假案、不法商人向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原党组书记王合清行贿案等。  市委书记...

    时间:01-08
  • 中国民航局:已累计保障救灾航班21架次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尹倩芸)中国民用航空局8日发布消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地震后,民航1月7日共保障救灾航班11架次,包括运输航空5架次、军航2架次、通用航空3架次、应急部无人机1架次,运送人员128人。预...

    时间:01-08
  • 四川省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工会主席熊启高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新网成都1月8日电 (记者 张浪)四川省纪委监委8日消息,日前,经四川省委批准,省纪委监委对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职工董事、工会主席熊启高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熊启高理想...

    时间:01-08
  • 专题片披露孙述涛为政绩给经济数据注水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中国官媒8日播出电视专题片《反腐 为了人民》第四集《以案促改促治》,详细介绍了孙述涛任威海市委书记期间统计造假案。  “为了提拔,为了追求政绩,GDP突然弄那么高,这个我是很后悔的。”山东省...

    时间:01-08
  • 四川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副行长杨朝晖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新网成都1月8日电 (记者 张浪)四川省纪委监委8日消息,日前,经四川省委批准,省纪委监委对四川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副行长杨朝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杨朝晖理想信念丧失,纪律意识淡薄,背弃初...

    时间:01-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