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稳稳兜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权威发布)

2025-01-10 08:5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民政部等

  制图:张丹峰

">

数据来源:民政部等

制图:张丹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加快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提出一揽子政策举措。1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有关举措。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意见》首次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会上,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介绍了该举措的详细情况。按照《意见》部署,养老服务网络到2029年基本建成,到2035年更加健全。通过持续推进建设,把养老服务网织得更密更牢,稳稳兜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是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改革举措,符合县(区)作为国家治理基本单元的定位要求,符合养老服务重在基层的规律特点,有利于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让绝大多数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唐承沛说。

唐承沛介绍,在县级,主要依托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发挥服务示范、行业指导、应急救助、资源协调等作用;在乡镇(街道),主要依托现有敬老院、优质民办养老机构等,改扩建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发挥政策咨询、服务转介、资源链接等作用,成为养老服务的“一站式”业务办理窗口和资源信息汇集平台;在村(社区),采取“中心+站点”等方式,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互助型养老服务站点,加强日间照料、学习娱乐、上门服务等能力,成为老年人家门口的服务站,发挥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持作用。

发展农村养老,事关农村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就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等问题做出回应。

“大力发展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等农民群众急需的服务;加强对困难家庭中老年人的帮扶,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唐珂表示:“以农村留守、高龄、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及时落实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帮扶措施。”

明确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功能作用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是目前3种主要的养老方式,《意见》以推动3类养老服务贯通协调为改革重点,明确各类养老服务功能作用,加强各类养老服务在老年人全方位需求、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的协调联动,让老年人在家庭、社区、机构都能享受方便可及的服务。

“要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推动培育更多专业化的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心、舒心。”唐承沛说。

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意见》提出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推动完整社区建设等举措;加强社区层面养老服务供需衔接,探索“养老顾问”服务、村(社区)“两委”把服务老年人作为重要职责等措施,使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在本社区得到及时响应,尽力满足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养老的需求。

机构养老服务老年人数占比不多,但功能作用不可替代。截至目前,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4万个。《意见》在“机构为支撑”、“机构为补充”等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对机构养老作了更清晰准确的定位。养老机构不但要在集中照护方面更加专业,也要更积极地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打造枢纽型、开放型的专业服务机构。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需要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团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会同民政部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培训模式,培养更多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促进养老服务人才梯次发展。”

推动银发经济主体、产品、规模提质扩容

《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释放养老消费潜力。

“从需求变化看,老年人群体规模不断上升,释放大量老年产品和服务需求。随着消费意愿能力升级,需求结构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从消费趋势看,老年人与年轻人消费边界不断融合,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愈发重合,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悦己消费,成为消费多元化发展的关键群体;从产业发展看,银发经济促使各产业为老年人创新、创造更多的服务产品,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老年人服务注入了新的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表示。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部门和地区推出一系列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培育养老消费增长点,满足广大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

刘明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做强主体,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培育银发经济龙头企业,推动银发经济向多元业态发展;做优产品,引导经营主体匹配细分市场,健全产品服务标准规范,提高产品服务品质和适老化水平;做大规模,促进养老与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等产业融合,让老年人在医疗、出行、娱乐等方面更方便,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温馨的服务。

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2019年—2024年,全国财政用于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过5600亿元,年均增长11%。其中,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渠道安排资金超过1500亿元。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负责人葛志昊表示,财政部门将指导各地加大对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养老服务领域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0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车窗内外,流淌的生活(文思)

      一天晚上,在上海西郊某个酒店门口,一位大哥上了我的出租车,目的地是不远处的江桥批发市场。晚上到凌晨,是这座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最忙碌的时间,但是大哥并没有下车,而是让我到周围的街道转悠,并嘱...

    时间:01-11
  • 社会治安形势持续保持平稳

      本报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张天培)记者从公安部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国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5.7%,治安案件同比基本持平,社会治安形势持续保持平稳。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连...

    时间:01-11
  • 数字助力,将南京城墙搬上“云端”(华夏博物之旅)

      位于江苏南京中华门瓮城东侧的南京城墙。  图为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提供">  位于江苏南京中华门瓮城东侧的南京城墙。  图为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提供  江苏南京城墙博物馆内展出...

    时间:01-11
  • 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发现特大型铀矿

      本报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常钦)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日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等单位,在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取得铀矿找矿...

    时间:01-11
  • 科技赋能,给西安城墙做个“体检”(华夏博物之旅)

      游客在陕西西安城墙上骑行。  本报记者张丹华摄">  游客在陕西西安城墙上骑行。  本报记者张丹华摄  陕西西安城墙管委会信息中心。  本报记者张丹华摄">  陕西西安城墙管委会...

    时间:01-11
  • 第三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完成督察反馈

      本报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寇江泽)1月9日至10日,第三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向江苏、安徽、四川、贵州4省,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

    时间:01-11
  • 量子计算,未来不可限“量”(瞰前沿)

      图①: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  孙 超摄  图②:量子芯片封装盒。  本报记者 徐 靖摄  图③:科研人员在量子芯片生产线操作。  本报记者 徐 靖摄  图④:“本源悟空”机群...

    时间:01-11
  • 中国高铁为何能“杯水不洒、立币不倒”(唠“科”)

      如今,乘坐高铁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从热带海滨到北方草原,从戈壁沙漠到崇山峻岭,中国高铁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我国是...

    时间:01-11
  • 永葆忠诚底色 守护万家灯火

      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长期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奋战在守护百姓平安的最前线……近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发布了2024“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  ...

    时间:01-11
  • 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中国文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10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时间:0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