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路路畅通 心心相连(在现场)

2025-01-13 08:3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速前进赶往震区!”1月7日9时5分,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后,定日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顿珠江村心急如焚地发出指令。仅用时3分钟,定日县消防救援大队就整装出发驰援震中长所乡。

从定日县到长所乡,要走318和219两条国道,全程近40公里,到村里还需走一些村道。顿珠江村一度担心:“有没有道路受损?会不会影响救援?”

“一路畅通,我们已抵达!”9时45分,队伍抵达长所乡,顿珠江村立即向上级汇报。“公路经受住了强震,给救援争取了金子般宝贵的时间!”队伍迅速在古荣村等展开救援。

争分夺秒的抗震救灾中,公路、电路、“网路”……条条畅通之“路”,皆是生命之路、希望之路。

公路,为救援争取时间

食品、饮用水、暖炉、棉衣……看着一车车救援物资通过村道运送到村里,曲洛乡措娃村村委会主任扎西平措心安了不少:“尽管我们村子只有109户530多人,但党和政府也给我们修了一条水泥村道,直连219国道。幸好,这次地震村道没被震断,救援人员和物资都能尽快抵达。”

扎西平措说,自从有了这条村道,村子能直通定日县甚至日喀则市,村中的黑枸杞、黑金刚土豆、黑青稞等特色产品走向更大市场,“通村路是‘增收路’,这次地震中又成了‘救命路’!”

道路,是发展的“大动脉”,更是救灾的“供给线”“生命线”。截至2024年末,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49万公里;乡镇、行政村通畅率分别达97.99%和86.05%,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9.48万公里。

“我们地震后半小时就迅速调配人员、机械设备和车辆到震区主要国省公路沿线全面开展灾情排查,地震后4小时内就抢通了地震当天受损的所有国省公路通道,保障救援力量、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车辆快速进入灾区。”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刘志强介绍。

据统计,截至12日15时,交通运输部门共向灾区投入应急运输车辆853辆(次),转运物资17500吨、转运人员562人(次)。

电路,给群众带来温暖

“灾情就是命令,保电就是任务!”1月7日上午,国网定日县供电公司供服中心主任格桑平措带着队伍,赶到受灾严重的古荣村开展抢修。经过15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古荣村修复了第一条电路。“来电了!”现场的人们欢呼起来。

一盏盏灯亮起,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1月10日下午,古荣村安置点,板房刚刚搭建好,国网日喀则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服务中心运维抢修班班长拉巴顿珠就和同事爬上房顶接通电线。“看到乡亲们住进板房,打开电灯开心的样子,我们的辛苦都值得!”

地震后不到5小时,定日县城恢复供电;地震后18小时,措果乡、长所乡、曲洛乡等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恢复供电;地震后34小时,包括拉孜县拉孜镇、芒浦乡在内的受灾害影响严重的变电站线路全部恢复送电;11日下午,震中区域安置点全部实现市电接通。

连日来,国网西藏电力抢修恢复受损电力设施,开展应急接电工作。灾区所有安置点的帐篷和建成板房,已动态实现了接电、通电无遗漏。

据统计,截至目前,国网西藏电力累计派出应急抢险力量900余人、保电装备112台(套)。“我们将继续跟进做好新增安置点的接电工作。”国网西藏电力安全总监蒋浩然说。

“网路”,聚起同心合力

地震后当天,中国移动西藏公司技术人员拉平奔赴灾区,腰系安全绳、手握电路板,爬上基站铁塔,检查部件、排查隐患、修复线路。“在无网络覆盖区域,我们还临时提供了北斗短信应急服务,以便群众更快联络亲友、对外求助。”拉平说。

地震后不到一天,信息通信全行业出动应急人员423人次、各类应急车辆133台次、卫星电话450部……8日14时,定日县因地震影响的退服基站全部抢通恢复,受灾区域公众通信网络整体运行平稳。

稳定的“网路”,是救援的“信号道”。

“我们在震中搭设1个固定指挥部和4个移动指挥部,以‘卫星+专网’确保前后方音视频传输畅通。”西藏消防救援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天,队伍已架设图传设备28路,持续保障视频传输,确保各点位救援情况能实时传输至各级指挥部。

畅通的“网路”,是心与心相连的“高速路”。

曲洛乡措昂村的安置点,17岁的旦增宗巴正坐在台阶上,和小伙伴一起看手机上的视频。“地震后,我刚开始心里很慌,但刷短视频能看到救援更多的进展,知道很多人都在关注我们、各种物资都在运来,我就不害怕了。”旦增宗巴说。

从318国道拉萨至定日段,到定日县各乡镇村落之间的道路;从高原铁塔线路到通达每一间抗震板房的电力线路;从覆盖灾区的5G、4G、卫星信号到每家每户的亲情话语……凝结着建设者的心血和救援者的努力。运送保障物资的车流,带来温暖光明的电流,连通心与心的信息流,在一条条生命通“路”上奔涌不息,情暖高原。

(本报记者袁泉、姜赟、倪弋、宋豪新、杨翘楚、刘温馨、史鹏飞、徐驭尧)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3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男子非法猎捕“金钱龟”获刑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守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典型案例,体现了以最严法治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决心。  最高法此次发布的6件典型案例是在大熊...

    时间:01-13
  • 人民子弟兵全力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工作

      人民子弟兵持续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  全力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工作  解放军报日喀则1月12日电 记者从西部战区前进指挥所了解到,随着西藏定日6.8级地震救援工作正从临时安置全面转向过渡期安置阶段,任务部队官...

    时间:01-13
  • 【见证•2024】全国各地统战工作亮点纷呈(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响彻神州大地。岁末年初,“统战新语”撷取各地工作亮点,共同见证一年来全国各地统战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守正...

    时间:01-13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守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典型案例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改革任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

    时间:01-13
  •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一批人事任免事项

      中新网广州1月13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12日在广州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一批人事任免事项。  会议表决通过《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宋福龙辞去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时间:01-13
  • 广西“硒”地居全国首位 “硒引力”产生“硒富力”

      中新网南宁1月13日电(韦佳秀)“调查数据显示,广西富硒土壤面积达到1.14亿亩,‘硒’地广阔,居全国首位。截至2024年底,广西开发富硒面积145万亩,已有678个农产品有了富硒‘身份证’,广西特色农业‘富硒牌’已唱响大江南...

    时间:01-13
  • 帮在关键处  扶到心坎上

      “多亏驻村工作队及时帮助,家里日子又稳当了。”甘肃省临洮县八里铺镇沿川子村村民牟永生由衷地说。老牟家收入主要靠务农,前年家里有人生病,原本已经脱贫的生活,又有点“晃荡”。  “家...

    时间:01-13
  • 河南省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1-13
  • 海关总署出台16条重点措施 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海关总署出台16条重点措施  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欧阳洁)海关总署12日出台16条重点措施,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具体措施包括,拓展“铁海联运”“空陆联运”“空空...

    时间:01-13
  • 创新的中国大步向前(创新谈)

    展望未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有底气、有信心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科技创新为奋进中国留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中国探月工程书写新的里程碑...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