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海里“长”出采油树(经济新方位·中小企业观察)

2025-01-13 08:3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观察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可以直观感受中国经济脉动。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在山东东营,相关部门牵线,帮中小企业量身打造“高校+央企+研发机构”的全链条研发体系,多方助力企业突破研发瓶颈。让我们跟随记者,探究采油树如何“萌芽”“生长”。

——编  者

“两年来,已经有11棵‘大树’下海采油了!”拍着身旁近两倍于自己身高的浅水水下采油树,山东东营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隋中斐语带自豪。威飞的水下采油树已在国内多个海域实现工程化应用并走向全球。

“大树”如何下海采油?

“水下采油树就像油气田井口的‘水龙头’,将地层深处的油气与运输管道相连,控制油气的开采速度,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情况,是水下石油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隋中斐介绍,水下采油树有1358个零部件,涉及材料工程、水下防腐工艺等多个专业,设计、加工、组装难度大,全球仅少数几家公司掌握设计制造工艺。

“渤海是典型的浅水水域,航运繁忙、渔业发达,油气田开发协调困难。几十个油田、数百口油井,每年有几百万吨原油产量不能释放。”威飞公司副董事长刘化国说。抓住这一市场机遇,2019年,威飞下大力气对水下采油树进行技术攻关,但研发资金与人才、技术力量都不足,作为技术带头人的刘化国深感压力巨大,“有时感觉空气都是凝滞的”。

“一定要帮企业啃下这块‘硬骨头’。”东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扈献文经常走访辖区企业,得知威飞研发存在困难,他第一时间想到东营石油技术与装备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

东营高新区背靠胜利油田,经过多年发展,形成颇具规模的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建成研究院、国家石油装备产品质检中心等近30个服务平台,从“政产学研金服用”全链条帮助辖区企业解决技术创新和发展难题。

“研究院与国内有关高校、胜利油田等大型企业联系密切,了解到威飞的需求后,从破解具体工程与工艺难题入手,为企业进行人才与技术的‘牵线搭桥’。”研究院院长曹国光介绍。不久,威飞牵手央企成立集科研、中试、产业化于一体的山东省海洋油气钻采关键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这是一套为威飞量身打造的“高校+央企+研发机构”全链条研发体系:10余个专业互相配合,绘制1264份图纸,编制450份技术规范……再加上威飞自身的水上采油设备研发与生产经验,仅一年时间,浅水水下采油树从图纸上“萌芽”。

进入车间生产,每一步都要精益求精。“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有一点闪失,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隋中斐记得,仅油管悬挂器这一个零部件,为了满足小于0.01毫米误差的加工要求,技术人员反复研讨推敲,终于解决了技术难题。生产过程中,只要企业有需求,研究院技术团队就会到达一线,甚至一路跟到零下18摄氏度的测试环境里记录检测数据,及时给出建议。

“除了技术与人才优势,研究院还有信息优势。”隋中斐说,生产时需要一款特殊水下液压阀,靠企业自己解决工期很长。焦灼时刻,研究院联系到国内一家专业企业,双方联合攻关,缩短了生产工期。

多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7月17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开发项目在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深埋于海底地下2000多米的天然气通过威飞生产的水下采油树稳定输送到平台火炬臂,单井试采气量每天可达31万立方米,可供约1500个家庭使用一年。

“种”下水下采油树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要让其“茁壮生长”。“量产一要完善零部件生产线,二要尽可能减少检测与运输成本。”隋中斐说,为了检测,25吨重的“大树”四处“奔走”,有的特种测试还要辗转千里到指定实验室进行,费时费力。“‘1到10’的阶段又是研究院帮了大忙。”隋中斐说,研究院给予专家和技术保障,2023年,山东唯一的水下采油树环境模拟测试实验室建成,“大树”不用出厂即可完成所有检测,有效降低量产成本。

如今,威飞构建起“1+N”的研发体系,建成国内最深的水下系统模拟实验平台,并建立从浅水到1500米水深的全体系产业链。市场扩大的同时,整体交付周期也缩短2/3,研发和生产能力大大加强。

“最近,研究院在和我们进行深海油气智能装备的联合研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走出车间,刘化国摊开一张图纸,“海洋油气蓝海广阔,端稳能源饭碗,我们大有可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3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男子非法猎捕“金钱龟”获刑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守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典型案例,体现了以最严法治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决心。  最高法此次发布的6件典型案例是在大熊...

    时间:01-13
  • 人民子弟兵全力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工作

      人民子弟兵持续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  全力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工作  解放军报日喀则1月12日电 记者从西部战区前进指挥所了解到,随着西藏定日6.8级地震救援工作正从临时安置全面转向过渡期安置阶段,任务部队官...

    时间:01-13
  • 【见证•2024】全国各地统战工作亮点纷呈(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响彻神州大地。岁末年初,“统战新语”撷取各地工作亮点,共同见证一年来全国各地统战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守正...

    时间:01-13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守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典型案例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改革任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

    时间:01-13
  •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一批人事任免事项

      中新网广州1月13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12日在广州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一批人事任免事项。  会议表决通过《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宋福龙辞去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时间:01-13
  • 广西“硒”地居全国首位 “硒引力”产生“硒富力”

      中新网南宁1月13日电(韦佳秀)“调查数据显示,广西富硒土壤面积达到1.14亿亩,‘硒’地广阔,居全国首位。截至2024年底,广西开发富硒面积145万亩,已有678个农产品有了富硒‘身份证’,广西特色农业‘富硒牌’已唱响大江南...

    时间:01-13
  • 帮在关键处  扶到心坎上

      “多亏驻村工作队及时帮助,家里日子又稳当了。”甘肃省临洮县八里铺镇沿川子村村民牟永生由衷地说。老牟家收入主要靠务农,前年家里有人生病,原本已经脱贫的生活,又有点“晃荡”。  “家...

    时间:01-13
  • 河南省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1-13
  • 海关总署出台16条重点措施 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海关总署出台16条重点措施  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欧阳洁)海关总署12日出台16条重点措施,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具体措施包括,拓展“铁海联运”“空陆联运”“空空...

    时间:01-13
  • 创新的中国大步向前(创新谈)

    展望未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有底气、有信心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科技创新为奋进中国留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中国探月工程书写新的里程碑...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