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创新的中国大步向前(创新谈)

2025-01-13 08:5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展望未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有底气、有信心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科技创新为奋进中国留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中国探月工程书写新的里程碑;全球最快高铁列车亮相,高铁技术领跑优势进一步巩固;“梦想”号钻探船入列,大洋探秘向地球深部进发……过去一年,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催人奋进,带给人们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刚刚过去的一年,放眼神州大地,我们分明感受到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动能。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24年,我国5G技术创新和应用持续深化,全球首发的5G—A加快商用部署。从自动化的生产线,到自动驾驶的汽车,从跨越山河的无人机,到远程联动的手术室,5G正全面融入各行各业,带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陕西榆林,煤制烯烃等技术让“乌金”物尽其用,资源产品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在山东青岛,工业互联网牵手智慧制造,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的整体效率提升2倍……因“新”而强,传统产业升级步履铿锵。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千帆星座”首批18星成功入轨,我国巨型低轨星座迈出了大规模组网建设的第一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任务圆满成功,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初步形成。2024年,蓄势待发的商业航天,为航天产业发展打开新空间。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接连突破,碰撞出光伏、物联网等产业新火花;人工智能革新药物发现和开发流程,催生智慧制药新赛道……向“新”而行,新兴产业生态逐步壮大。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2024年初,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并向全球用户开放使用。截至目前,“本源悟空”吸引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1800万人次访问,共完成超过30万个量子运算任务。量子计算机持续“进化”,为商业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异体通用型CAR—T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实现突破,我国在革新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上先行一步;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创新不断涌现……从“新”出发,未来产业发展优势正加速构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展望未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有底气、有信心。

底气源自不断积累的创新势能。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突破3.3万亿元,持续提升的投入为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眼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国际竞争格局,把握机遇,在生命科学、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领域,我们将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

底气源自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支撑起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我们将见证更多应用与技术的双向奔赴。

底气源自持续壮大的科技人才队伍。2023年,我国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达到724万人年,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破立并举优化科技评价体系,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我国首次评选表彰了“国家工程师奖”,地方、高校发力选拔、培育卓越工程师,工程科技人才队伍日渐壮大。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们将不惧“卡脖子”的挑战。

岁月不居,时序流转,创新的中国大步向前。向“新”而行,提“质”而上,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3日 19 版)

  • 相关阅读
  • 阿联酋春节庆祝活动陆续开展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阿最大室内演出场馆

      当地时间11日晚,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宣传片在阿联酋迪拜市中心的“城市漫步”场馆播出。这是总台春晚宣传片首次亮相阿联酋最大的室内演出场馆,也拉开了总台蛇年春晚在阿联酋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的序幕...

    时间:01-14
  •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要依法惩处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活动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央政法工作会议1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部署2025年政法工作。会议指出,要依法惩处危害公共安全、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活动,有力震慑犯罪、保护人民。  会议表示,坚持惩防并...

    时间:01-13
  •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对电诈等违法犯罪活动要一抓到底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央政法工作会议1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部署2025年政法工作。会议指出,对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盗抢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要总结战法,加大力度,一抓到底。  会...

    时间:01-13
  • 2024年中国批准建立1135项国家标准物质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3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批准新建国家标准物质1135项,同比增长51.9%,总数首次超1.8万项,为保障经济社会各领域“测得了、测得准”提供有力支撑。  标准...

    时间:01-13
  • 天津市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基本建成

      中新网天津1月13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日前,随着最后1部测雨雷达电磁环境测试完成,天津市防汛信息化重点项目——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基本建成,全市初步形成由96处水文站、208处水位站、3...

    时间:01-13
  • 浙江两会启幕:“委员通道”话创新、问共富、谋开放

      中新网杭州1月13日电(汪恩民 张煜欢)从高校推动科技创新到民营企业“走出去”,从“90后”农创客助力共同富裕到基层文化馆把文化“种”在乡村,从推动青年与浙江“双向奔赴”到积极为民履职……1月13日,浙江省政协十...

    时间:01-13
  • 多把“尺子”量人才(科技视点·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徐爱国(左一)指导作业队土壤采样流程规范。  中国农科院资划所供图"> 徐爱国(左一)指导作业队土壤采样流程规范。 中国农科院资划所供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以创...

    时间:01-13
  • 金融租赁多举措服务“三农”(财经眼)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推动下,不少金融租赁公司开始大力拓展农机租赁业务。图为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东双沟镇张庄村阅湖农场,果农在遥控操作多功能智能无人驾驶旋耕机。  刘 彬摄"> 在...

    时间:01-13
  • 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财经故事)

    激光束照射下,厚达三四十厘米的钢板火花飞溅,被激光这把“最快的刀”精准地切割成各类高端船舶零件。湖北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大幅面坡口厚板激光切割智能装...

    时间:01-13
  • 携手科考 深化交流

      “蛟龙”号结束下潜作业返回“深海一号”船。  图为新华社记者王聿昊摄"> “蛟龙”号结束下潜作业返回“深海一号”船。 图为新华社记者王聿昊摄   中外科学家在“深海一...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