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逐梦深蓝 筑牢安全屏障

2025-01-14 08:5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海安才能国安。”从警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国安干警刘民(化名)已经多次参加海巡任务。头晕、呕吐,复杂的海况不断挑战身体的极限,但刘民和同事们依然忠于职守,全力完成出海任务。

隐蔽战线的国安干警们,用无声的诺言砥砺本领、默默奉献,逐梦深蓝筑牢安全屏障。

“牵针引线”,侦破敌情

清晨,雾气还未散去,江苏渔民老陈驾驶船只航行在海上。

多年来,老陈一直从事出海捕捞工作,这次出海,不料竟捞获一套不明装置,特殊的外文标语让他立马警觉起来。老陈赶紧返回码头,并拨打了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

江苏国安干警段意(化名)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码头仓库,对不明装置进行查验,初步研判该装置十分先进,或为境外投放的海上窃密装置。现场环境复杂,由于无法确定其是否存在自爆自毁功能,为了降低风险隐患,两名干警当机立断,将该装置装车,准备押运至某研究所进行进一步研判。

与此同时,押送行动已经被围观人群中的“有心人”看在眼里,并报告了境外派来调查的人员。段意介绍,当该装置送抵某研究所后,一路尾随的盯梢人员立即向境外发送了该研究所的大门和办公楼照片。

随后几天,干警们对关注该水下窃密装置的相关嫌疑人员展开全面调查,查明了他们之间的网络关系。据此,江苏国家安全机关一举挖出了在我国潜伏多年的“钉子”,并掌握了境外在我国海域布设水下窃密装置的动向,明确了境外在我国敏感海域从事不法活动的情况。

挺膺担当,驭风逐浪。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查获了多种窥探我国海洋信息数据的特殊技术装置,它们隐藏于茫茫大海中,有的充当“暗哨”,长期潜伏在海底,隐蔽采集周围海洋水文信息及各类舰船活动数据;有的充当“密探”,随波漂流沉浮,侦测掌握海域实时情况,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

“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和有力支撑。”国家安全部新闻办负责人表示,国家安全机关将进一步总结梳理境外对我国海洋探测的敌情规律,坚定捍卫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国安力量。

“大海捞针”,义无反顾

周通(化名)从警10多年,侦破过多起要案,虽已身经百战,却从不轻视任何一个“对手”。

此前,一条“江苏某地有人‘靠海吃海’窃取我舰船建造信息”的线索引起了周通的注意。但是,除了短短的一行通报内容和一个电话号码之外,再无其他线索。

“关键信息太少,海量的线索查证摆在面前,可谓‘大海捞针’。”周通是老侦查,也懂新技术,决定用“大数据+铁脚板”破局。为了锁定证据,4个多月时间里,周通和同事在几万条不同种类甚至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信息记录里,进行繁琐的查证和走访工作。海量的线索查证,需要极大的专注度和细致力,周通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终于,他从几万条线索里查找出嫌疑对象的蛛丝马迹。

取证环节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关键证人转换了工作单位,原有的联系方式也已变换。从几万人的船厂中找到一个普通工人,难度极大。

一边靠着“铁脚板”实地走访,一边另辟蹊径、反向思维,周通终于找到了关键证人,为案件推进固定了关键证据。在移交司法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周通和同事又远赴嫌疑对象在外省曾经工作过的地点开展补充证据收集工作。历时10多个小时、翻阅5000余份纸质档案,周通和同事们找到了嫌疑对象的档案材料,为案件办结画上句号。从立案到案件办结,整整一年,周通都在义无反顾地“大海捞针”,只为捕捉维护国家安全的一条线索。

和周通一样,福建国安干警苏晏彬(化名)也用“大海捞针”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回想起第一次出海工作的情形,苏晏彬不禁感叹:“这是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记忆。”

当时,苏晏彬接到上级通报,辖区近海疑似出现窃密装置信号,但信号点位不明确、海域误差范围大、装置沉浮未知,这些都成为出海打捞的难题。

面对茫茫大海,苏晏彬和同事们克服浪高风大、船只受损、身体不适等困难,不断校正航向、调整搜寻方法、扩大搜索半径,历经长时间努力、许多次失败,终于完成任务。

“真实的一线侦查工作远比想象中艰苦。”国家安全部新闻办负责人表示,面对狡猾的对手,无论是大海捞针式的基础调研,还是抽丝剥茧式的案件分析,再到抓捕后的正面审查突破,国安干警默契配合,不断突破重重阻碍,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争取战略主动权。

专群结合,筑牢防线

海风阵阵,波浪起伏。

广西国安干警张林(化名)与当地某学校红领巾护界碑小队队员们拎着桶、拿着布,小心地擦去海上界碑的污渍,并为界碑描红,向界碑敬礼。“界碑立在哪儿,国土就在哪儿。爱碑、护碑就是爱祖国、爱边疆。”回到学校,张林还为小队员们带来一堂精彩的国家安全教育课。

宣讲后,有个孩子回家就和家人详细讲述了课堂上学到的国家安全知识。孩子的父亲是一名渔民,后来出海时发现了可疑漂浮物,立刻想到了孩子分享的国家安全知识,拨打12339提供线索,并协助国家安全机关打捞起该漂浮物。后经鉴定,确认为境外窃密装置。

群众在哪里,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就延伸到哪里。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设立“明理·守责”国家安全教育馆,面向全市中小学师生和社会公众开放;

浙江国安干警与渔民组织举办国家安全主题宣传晚会,到社区播放宣传片、举办有奖问答;

广东国家安全机关坚持科技赋能,利用节假日,开展“上天入地国安号”活动,让群众在乘坐公交、地铁、飞机时便捷接受国家安全宣传;

广西国家安全机关注重与海岛上基层单位、居民的联系互动,还组织当地中小学校举办国家安全主题作文大赛;

…………

各地创新形式方法,宣传国家安全知识,增强群众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并取得实际效果。

一次,某海岛上军事管控区旁边的村庄,突然来了一个工程队,他们热心地跟村民说,可以在通往军事管控区的路上免费安装路灯。“天上掉下的馅饼”引起村民胡先生的警觉,他立即提醒村委会工作人员注意,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成功消除安全隐患。

“国家安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国家安全部新闻办负责人表示,国家安全机关将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依法开展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工作,汇聚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4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中方再次正告菲方立即停止一切侵权挑衅和煽宣炒作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涉南海问题提问。  郭嘉昆:中方已就有关问题多次作出回应。我愿重申,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

    时间:01-14
  • 中国官方:去年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上升82.9%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副司长吕宁1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6.1亿人次,同比上升43.9%;其中内地居民2.91亿人次、港澳台居...

    时间:01-14
  • 中国空间站植物开花结果、斑马鱼培养等太空实验获重要进展

      中新社上海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微重力环境下如何实现对植物开花过程的调控?斑马鱼在轨培养有何进展?微重力环境如何对抗骨丢失、肌萎缩?太空中如何制备高质量晶体材料?随着中国空间站这一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建成和...

    时间:01-14
  • 中方:美方为维护霸权,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始搞“三六九等”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新的人工智能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已就此作了回应。我...

    时间:01-14
  • 中方:会密切关注韩国核电站漏水事故后续情况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李京泽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1月12日,位于韩国庆尚北道的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在正常运转过程中,储存池内约29吨核废水未经样本分析即...

    时间:01-14
  • 外交部:欢迎全球游客到中国共度新春佳节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李京泽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中国国务院办公厅13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

    时间:01-14
  • 美方在AI领域也搞“三六九等” 中国外交部:坚决反对!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今天(1月14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新的人工智能相关出口管制措施,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表示,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已就此作了回应。我愿强调指出,美方泛化国家...

    时间:01-14
  • 中方:对美国洛杉矶地区山火遇难人员表示哀悼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严重山火提问。  郭嘉昆:美国洛杉矶地区近日发生严重山火,我们对遇难人员表示哀悼,对伤者及伤亡人员家...

    时间:01-14
  • 反医药企业商业贿赂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指引→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包含4个章节,共49条。  “总则”章节对《指引》的目标意义、基本原则、适用范围、术语定义等作出系统说明;  “医...

    时间:01-14
  • 台湾高雄发生两起交通事故 其中1起11车追尾致2死3伤

      中新社台北1月14日电 台湾高雄市域内某公路南下路段,14日凌晨发生两起交通事故。其中1起车祸现场11车追尾,截至记者发稿,已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详细事故原因待调查厘清。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

    时间:01-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