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逐梦深蓝 筑牢安全屏障

2025-01-14 05:57:00

来源:人民日报

  “海安才能国安。”从警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国安干警刘民(化名)已经多次参加海巡任务。头晕、呕吐,复杂的海况不断挑战身体的极限,但刘民和同事们依然忠于职守,全力完成出海任务。

  隐蔽战线的国安干警们,用无声的诺言砥砺本领、默默奉献,逐梦深蓝筑牢安全屏障。

  “牵针引线”,侦破敌情

  清晨,雾气还未散去,江苏渔民老陈驾驶船只航行在海上。

  多年来,老陈一直从事出海捕捞工作,这次出海,不料竟捞获一套不明装置,特殊的外文标语让他立马警觉起来。老陈赶紧返回码头,并拨打了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

  江苏国安干警段意(化名)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码头仓库,对不明装置进行查验,初步研判该装置十分先进,或为境外投放的海上窃密装置。现场环境复杂,由于无法确定其是否存在自爆自毁功能,为了降低风险隐患,两名干警当机立断,将该装置装车,准备押运至某研究所进行进一步研判。

  与此同时,押送行动已经被围观人群中的“有心人”看在眼里,并报告了境外派来调查的人员。段意介绍,当该装置送抵某研究所后,一路尾随的盯梢人员立即向境外发送了该研究所的大门和办公楼照片。

  随后几天,干警们对关注该水下窃密装置的相关嫌疑人员展开全面调查,查明了他们之间的网络关系。据此,江苏国家安全机关一举挖出了在我国潜伏多年的“钉子”,并掌握了境外在我国海域布设水下窃密装置的动向,明确了境外在我国敏感海域从事不法活动的情况。

  挺膺担当,驭风逐浪。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查获了多种窥探我国海洋信息数据的特殊技术装置,它们隐藏于茫茫大海中,有的充当“暗哨”,长期潜伏在海底,隐蔽采集周围海洋水文信息及各类舰船活动数据;有的充当“密探”,随波漂流沉浮,侦测掌握海域实时情况,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

  “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和有力支撑。”国家安全部新闻办负责人表示,国家安全机关将进一步总结梳理境外对我国海洋探测的敌情规律,坚定捍卫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国安力量。

  “大海捞针”,义无反顾

  周通(化名)从警10多年,侦破过多起要案,虽已身经百战,却从不轻视任何一个“对手”。

  此前,一条“江苏某地有人‘靠海吃海’窃取我舰船建造信息”的线索引起了周通的注意。但是,除了短短的一行通报内容和一个电话号码之外,再无其他线索。

  “关键信息太少,海量的线索查证摆在面前,可谓‘大海捞针’。”周通是老侦查,也懂新技术,决定用“大数据+铁脚板”破局。为了锁定证据,4个多月时间里,周通和同事在几万条不同种类甚至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信息记录里,进行繁琐的查证和走访工作。海量的线索查证,需要极大的专注度和细致力,周通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终于,他从几万条线索里查找出嫌疑对象的蛛丝马迹。

  取证环节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关键证人转换了工作单位,原有的联系方式也已变换。从几万人的船厂中找到一个普通工人,难度极大。

  一边靠着“铁脚板”实地走访,一边另辟蹊径、反向思维,周通终于找到了关键证人,为案件推进固定了关键证据。在移交司法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周通和同事又远赴嫌疑对象在外省曾经工作过的地点开展补充证据收集工作。历时10多个小时、翻阅5000余份纸质档案,周通和同事们找到了嫌疑对象的档案材料,为案件办结画上句号。从立案到案件办结,整整一年,周通都在义无反顾地“大海捞针”,只为捕捉维护国家安全的一条线索。

  和周通一样,福建国安干警苏晏彬(化名)也用“大海捞针”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回想起第一次出海工作的情形,苏晏彬不禁感叹:“这是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记忆。”

  当时,苏晏彬接到上级通报,辖区近海疑似出现窃密装置信号,但信号点位不明确、海域误差范围大、装置沉浮未知,这些都成为出海打捞的难题。

  面对茫茫大海,苏晏彬和同事们克服浪高风大、船只受损、身体不适等困难,不断校正航向、调整搜寻方法、扩大搜索半径,历经长时间努力、许多次失败,终于完成任务。

  “真实的一线侦查工作远比想象中艰苦。”国家安全部新闻办负责人表示,面对狡猾的对手,无论是大海捞针式的基础调研,还是抽丝剥茧式的案件分析,再到抓捕后的正面审查突破,国安干警默契配合,不断突破重重阻碍,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争取战略主动权。

  专群结合,筑牢防线

  海风阵阵,波浪起伏。

  广西国安干警张林(化名)与当地某学校红领巾护界碑小队队员们拎着桶、拿着布,小心地擦去海上界碑的污渍,并为界碑描红,向界碑敬礼。“界碑立在哪儿,国土就在哪儿。爱碑、护碑就是爱祖国、爱边疆。”回到学校,张林还为小队员们带来一堂精彩的国家安全教育课。

  宣讲后,有个孩子回家就和家人详细讲述了课堂上学到的国家安全知识。孩子的父亲是一名渔民,后来出海时发现了可疑漂浮物,立刻想到了孩子分享的国家安全知识,拨打12339提供线索,并协助国家安全机关打捞起该漂浮物。后经鉴定,确认为境外窃密装置。

  群众在哪里,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就延伸到哪里。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设立“明理·守责”国家安全教育馆,面向全市中小学师生和社会公众开放;

  浙江国安干警与渔民组织举办国家安全主题宣传晚会,到社区播放宣传片、举办有奖问答;

  广东国家安全机关坚持科技赋能,利用节假日,开展“上天入地国安号”活动,让群众在乘坐公交、地铁、飞机时便捷接受国家安全宣传;

  广西国家安全机关注重与海岛上基层单位、居民的联系互动,还组织当地中小学校举办国家安全主题作文大赛;

  …………

  各地创新形式方法,宣传国家安全知识,增强群众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并取得实际效果。

  一次,某海岛上军事管控区旁边的村庄,突然来了一个工程队,他们热心地跟村民说,可以在通往军事管控区的路上免费安装路灯。“天上掉下的馅饼”引起村民胡先生的警觉,他立即提醒村委会工作人员注意,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成功消除安全隐患。

  “国家安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国家安全部新闻办负责人表示,国家安全机关将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依法开展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工作,汇聚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4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我国将7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14日从商务部获悉,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当天发布公告,决定将7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这7家美国实体为参与对台湾地区军售的海岸间电子公司、系统研究...

    时间:01-14
  • 我国将7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14日从商务部获悉,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当天发布公告,决定将7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这7家美国实体为参与对台湾地区军售的海岸间电子公司、系统研究...

    时间:01-14
  • 五部门联合发文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赵文君)记者1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务院食安办联合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聚焦校园食品...

    时间:01-14
  • 五部门联合发文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赵文君)记者1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务院食安办联合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聚焦校园食品...

    时间:01-14
  • 广西政协委员热议育儿那些事儿 呼吁提升寒暑假托管服务

      中新网南宁1月14日电(记者 杨陈)如何激励大众生育意愿?如何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如何减轻对孩子教育、养育,以及其他的社会成本?连日来,正在举行的广西两会上,广西政协委员热议育儿那些事儿,呼吁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推...

    时间:01-14
  • 何立峰在京检查2025年春运工作时强调 扎实做好综合运输春运各项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平安便捷温馨出行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4日在京检查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何立峰强调,春运承载着亿万人民群众回家团圆的热切期盼,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地区、...

    时间:01-14
  • 从“卫星工厂”到人工智能 湖南两会“代表通道”发出科创强音

      中新网长沙1月14日电 (张雪盈 付敬懿)话逐梦空天、谈人工智能、聊正极材料……14日在长沙举行的湖南两会首场“代表通道”上,多位人大代表结合自身经历,讲述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发展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嫦娥六号,...

    时间:01-14
  • 北京今年将发布不少于10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徐婧 陈杭)北京今年将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不少于26万人。归集发布不少于10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强化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基本实...

    时间:01-14
  • 2024年浙江货物贸易出口占全国份额超15%

      中新网杭州1月14日电(王逸飞 郭其钰)2024年浙江货物贸易出口达3.9万亿元、增长9.5%,占全国份额提高到15.3%。该省实际使用外资预计152.7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外资占比45%左右。  1月14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浙江省十四...

    时间:01-14
  • 浙江解题共富: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

      中新网杭州1月14日电(王逸飞 项菁)“2024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83左右。”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4日在杭州开幕,浙江省代省长刘捷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浙江将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

    时间:01-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