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持续加强社会保障:“老老人”有所养 “小小孩”有所托

2025-01-15 22:18: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陈杭 吕少威)“一老一小”,历来是事关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和“民生大事”。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北京将加强社会保障。包括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等。

  持续提升“老老人”服务保障水平

  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是全社会努力的方向。去年,北京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新建105家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4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新增9829张家庭养老床位,老楼加装电梯876部,“老老人”服务保障措施惠及80余万高龄和失能失智老年人。

  “老老人”是北京结合实际划定的养老照护服务刚需老年群体,具体指“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80岁以下失能失智老年人”。今年,北京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优化养老助餐点布局,老楼加装电梯完工600部,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2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引导各行业完善适老化服务。

  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段婷婷分析称,2025年北京将重点推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打造“老老人”身边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家庭养老床位让“老老人”能在家享受专业养老照护;康复护理机构,人口密集区部分一、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或增加照护床位;推进家庭适老化环境改造,让老人拥有更加安心、舒心的家居环境;拓展“人工智能+”养老新场景,加快科技赋能养老照护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以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例,段婷婷提到,2025年,北京将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政府提供无偿设施、以空间换服务的方式,招募服务运营商,打造“老老人”身边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期待未来能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品质有保障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老老人”的需求能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从这些方面呵护“小小孩”幸福健康成长

  儿童关系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是全社会关心关爱的对象。北京全方位、多层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去年,北京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小小孩”托育服务,新增普惠性托位近1.9万个,适龄儿童入园率和普惠率均达到93%。今年,北京将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专家结合过去几年的工作和2025年工作部署,认为“小小孩”工作主要应从建立普惠托育体系、提高儿科覆盖率、降低养育负担三方面着力。

  托育服务方面,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洋分析称,为了帮助家庭尤其是双职工家庭解决“孩子没人带”的困难,2025年政府将重点围绕提供更多身边的托位,在幼儿园办托、机构办托基础上继续创新,探索新的托育模式。

  以试点社区老幼共托模式为例,王洋表示,该模式在社区一站式解决居民养老、托育两大难题,帮助“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缓解后顾之忧。2025年,北京力争在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的街道(乡镇)实现普惠托育服务全覆盖,生态涵养区街道(乡镇)覆盖率不低于85%。

  儿童就医方面,北京将重点从两方面着力:一是扩大儿科诊疗服务覆盖面,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覆盖率提高到100%,让更多患儿家庭就近就便享受到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二是提高儿科诊疗服务质量,继续推进儿科紧密医联体建设,通过实施双向转诊等制度,给大家节省时间、提高就诊效率。比如在肺炎高发期,北京儿童医院牵头组建的医联体医院接诊患儿后,如有需要,治疗过程可以得到北京儿童医院医生全程指导,如果病情紧急,可以24小时内转入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

  落实生育补贴制度方面,2025年北京市将因地制宜落实好。探索昌平区“托育消费体验券”经验在各区推广的可能性。昌平区2024年启动的“托育消费体验券”活动,凡是有托育需求并且首次入托的孩子,均可申领一张“1000元托育消费体验券”,家长可在昌平区指定备案托育机构免费(且连续)体验两周,实施效果较好,发放首日核销24%。进一步评估实施效果,探索推广的可能性。同时,在前几年多孩住房保障政策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多路径探索。(完)

  • 相关阅读
  • 科技部:实现科普发展和新技术应用有机统一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谢雁冰 吴约)全国人大常委会15日在北京举行科学技术普及法集体采访,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李昕介绍了新法对推动新兴技术科普作出的相关规定,他指出,要在科普中用好新技术,实现科普发展和新技术...

    时间:01-15
  • 科技部: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普企业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谢雁冰 吴约)全国人大常委会15日在北京举行科学技术普及法集体采访,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李昕表示,将研究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壮大科普产业规模,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普企业。  2...

    时间:01-15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介绍新修订的科普法八大亮点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谢雁冰)全国人大常委会15日在北京举行科学技术普及法集体采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石宏介绍了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据知,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

    时间:01-15
  • 浙江交通观察:高速如何为山区发展添活力?

      中新网丽水1月15日电(奚金燕 吴祖方 谢莉莉)近年来,随着多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和投运,一些山区乡镇迎来更多发展机遇。“过去,受交通闭塞、空间狭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大漈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无论是从温州文成、泰顺...

    时间:01-15
  • 浙江省两会观察:高等教育如何向“新”而行?

      中新网杭州1月15日电(林波 张益聪)作为科技活动参与者和科技人才培养基地,高校无疑是发展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纵观长三角地区,就高等教育而言,江苏高校林立,数量名列前茅;上海尖端高教,前沿领域百尺竿头。同在长三角地...

    时间:01-15
  • 创新浙江观察:向新而行 积蓄发展新动能

      中新网杭州1月15日电(童静宜 奚金燕)开年之际,在浙江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超10亿元的高纯钽铌新材料绿色制造项目现场施工正酣。该项目正式建成后,可形成年产4000吨高纯钽铌新材料的生产能力,助力提升我国在该领...

    时间:01-15
  • 向新而行 “创新浙江”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新网杭州1月15日电 (张煜欢 王潇婧)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14日,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以高频出现的“创新”二字,向外界传递出浙江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积极信号,描画出浙江向“新”...

    时间:01-15
  • “两区”建设来,北京累计实施120余项突破性政策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吕少威 陈杭)获批在全国首批开展增值电信、医疗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全国首家“人体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外商投资企业在京落地。发布全国首个场景化、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时间:01-15
  • 美国限制中国网联车在美使用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无理打压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郭超凯)针对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在美使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的错误做法,停止对中国企业的...

    时间:01-15
  • 2025年中国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明确,2025年,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创新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  14日至15日,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

    时间:0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