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权威访谈·谋发展 启新篇)

2025-01-17 08:3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内蒙古聚焦高质量发展,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弘扬蒙古马精神,经济发展取得可喜成果。内蒙古在新的一年如何做好工作,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记者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

加快步入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

记者:内蒙古加快发展的势头扬起来了,自治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孙绍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从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和突出短板入手,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的重要要求,我们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链条推进煤炭、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努力把卖煤变成输电、把燃料变成原料、把发绿电延伸为制绿氢绿氨绿醇。煤制油、煤制气产量稳步增加,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非煤产业增速连续两年高于煤炭产业,稀土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二是聚商气拢人气。从资源禀赋好但市场要素不足的实际出发,大抓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实施诚信建设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成立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和重点民营企业党委,开展国企“突围”行动,出台并实施若干政策,吸引行业领军企业、高层次人才到内蒙古干事创业。近两年引进到位资金1万亿元、高层次人才1431名,2024年全区民营经营主体净增16.4万户、增长6.4%,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9.3%,企业活跃度提升到70%以上。

三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引导各级增强“资源富集但一点也不能浪费”的意识,部署开展“五个大起底”行动,强制“锁定”城镇开发边界,全面推进能、水、粮、地、矿、材等节约集约利用,仅2024年就新增农业节水3.8亿立方米。

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内蒙古经济增速连续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保持在10%和70%以上,经济社会正加快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请问内蒙古如何谋划绿色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得怎么样?下一步发展方向是什么?

孙绍骋: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这越来越为实践所证明。我们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一手抓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以日均6万亩的速度推进防沙治沙,去年全区治沙1954万亩,造林659万亩,种草1923万亩,在黄河“几字弯”的库布其沙漠构筑起了绿化带、淤地坝、光伏治沙带、锁边林四道防线。过去,鄂尔多斯境内的“十大孔兑”每年向黄河输沙2700多万吨,现在已降到了400多万吨,争取到2030年降到100万吨以下。

一手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要求,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去年全区新能源装机达到1.35亿千瓦,储能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绿电消费接近用电量的30%。我们大力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风电光伏装机2727万千瓦、配套治沙238万亩。在库布其沙漠规划建设400公里长、5公里宽的光伏治沙产业带。国外有媒体就此报道说,中国正在修建另一座“长城”,代表了“中国奔向一个清洁能源未来的速度”。

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今年的目标是,力争新增4000万千瓦装机,新开工新型储能项目1000万千瓦以上,氢能产能达到20万吨,外送绿电800亿千瓦时以上。

积极拓展开放合作广度与深度

记者:内蒙古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实践中是如何推进开放合作的?

孙绍骋:内蒙古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近两年我们加强开放平台建设,统筹推进重点口岸打造、中欧班列提质扩容,深入实施北京内蒙古协作“六个倍增计划”和“四项行动”,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对内对外开放呈现出新气象。去年,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成功获批,全区陆路口岸货运量突破1.2亿吨,边民互市贸易额、二手车出口量、进出境客运量分别增长113%、68.3%、53%。内蒙古产品进京销售额、北京资金到内蒙古投资额大幅增长。自贸试验区加快创建,复制推广国家层面制度创新成果223项。

今年,我们将组织开展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努力把对外、对内的合作和区内各盟市的协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对外,主要是扩大向俄蒙开放,进一步把“出”的工作做好、“进”的产品用好,更好发挥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对内,不断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合作,拓展北京内蒙古全方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实现自身发展。区内,重点是推动东部地区、呼包鄂乌地区、乌海及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差异化协调发展,我们将分别召开会议逐一研究部署。

自觉用市场化手段提升发展质效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内蒙古重点从哪儿发力?

孙绍骋:内蒙古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市场意识不强的问题。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推动各级自觉用市场化手段提升“三个水平”。

一是依靠市场化手段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开展经济活动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能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尽可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为此我们提出,要突出效益导向、强化精算意识,在保障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前提下,对能源、电力、土地、数据等要素全部以市场化方式配置。去年全区通过挂牌、招标、拍卖等形式出让矿业权66宗,绿电交易762亿千瓦时、规模居全国首位。

二是依靠市场化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营造公平有序的社会环境,不能只用行政手段“管”,还要用市场机制“导”。过去发放禁牧休牧补贴不与草原生态保护效果挂钩,有的人补贴照领、过牧照旧。去年我们把这种状况扭了过来,对超载过牧的不仅不发补贴还要处罚,效果马上就不一样了,17个试点旗县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数都降到10%以下。接下来,我们将在各个领域推行类似的做法,通过发挥要素市场的杠杆作用优化社会秩序。

三是依靠市场化手段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我到基层调研时发现,很多事项无人收费但也没人管理,导致一些公共服务质量无法保证。我们正在探索完善“公益+市场”运营模式,吸引更多经营主体投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事业,更好满足群众的高质量服务需求。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7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闽沪居民赴台团队游将于近期恢复 国台办:积极支持、乐见其成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文化和旅游部17日宣布将于近期恢复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当天应询表示,大陆方面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一贯支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

    时间:01-17
  • 保供一线探“新”意(新春走基层)

      图①:山东海阳市居民在家中享受“暖核一号”的清洁供暖。  聂东磊摄  图②:黑龙江绥滨县居民毕阿姨在超市挑选蔬果。  本报记者 方 圆摄  图③:在四川永辉供应链产业园,货物通过自...

    时间:01-17
  • 在“幸福里”遇见幸福(民生改善在身边)

    早上8点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村民邵江丽来到离家不远的种植基地开始工作。下午6点下班后,邵江丽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多亏了‘幸福里’社区给介绍的这份...

    时间:01-17
  • “世界市长对话·南宁”聚焦城市开放与合作

    本报南宁1月16日电 (记者赵益普、李晨、庞革平)以“共建中国—东盟友好家园:城市开放与合作”为主题的“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1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来自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

    时间:01-17
  • 贵州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遵义会议会址。  苏 海摄(人民视觉)"> 遵义会议会址。 苏 海摄(人民视觉)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外景。  贵州省委宣传部供图">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外景。 贵州...

    时间:01-17
  • 科技赋能 红色文化“活”起来

    “把二楼展品用VR技术移到一层展示,既保护了文物,又方便了游客。”站在遵义会议会址前,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周俊南介绍馆内展陈提升情况,“借助科技手段,让纪念馆焕然一新,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互动感。...

    时间:01-17
  • 做好亚冬会电力保障(走向亚冬会)

    寒风凛冽,“冰城”哈尔滨却热火朝天,亚冬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走进亚冬会电力保障总指挥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实景3D效果跃然屏上,该中心是第九届亚冬会的开闭幕式场馆。大屏切换到场...

    时间:01-17
  • 赶大集,有“看头”也有“赚头”(新春走基层·假日市场看信心)

    腊月里,年味浓。 安徽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村民张殿兴起了个大早。他记挂着要参加一项重要活动——赶大集。 在皖北农村,赶集是大事儿。闻集镇每逢农历单数日便有集,临近春节,大集愈发热闹。 这次大集...

    时间:01-17
  • 打牢农业高质量发展“地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位于河南省镇平县的想念食品有限公司面粉加工车间里,生产线昼夜轰鸣。经过30多道工序后,加工出的面粉雪白细腻。以这些面粉为原料生产的“想念”牌面条、馒头、挂面等食品,远销海内外,年产值达23.8...

    时间:01-17
  • 把流动的时间变成灵动的历史(人民论坛)

    时间的故事,在辞旧迎新之际格外动人心弦。 2010年,一张父子照火遍全国。重庆朝天门梯坎,搬运工冉光辉一只手扶着背上的货,一只手牵着孩子。重负下犹从容,激起无数人共鸣。 14年后,父子重回故地拍照留...

    时间:0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