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交出亮眼成绩单 中国空间站实现多个国际“首次”

2025-01-14 08:50:56

来源:科技日报

  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创造国际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纪录,在国际上首次检测到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骨骼肌细胞的自噬现象……中国空间站自2022年12月31日全面建成以来,凭借长期微重力、宇宙辐射等独特环境条件,交出亮眼成绩单,实现多个国际“首次”。

  1月13日,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科学与应用进展情况介绍会在上海举办。会上,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应用发展室副主任巴金介绍,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实施18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实验模块、单元及样品等近2吨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近百种,产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科学成果。

  实现中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作为四大模式生物之一,斑马鱼因基因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且体形小、繁殖快、发育周期短,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模式生物的后起之秀,被称为“水中小白鼠”。

  2024年4月25日,一批特殊“乘客”——4条斑马鱼随神舟十八号进入空间站。它们与4克金鱼藻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型水生生态系统,被安装在问天舱生命生态柜开展空间实验。实验期间,水生支持装置为金鱼藻提供了LED(发光二极管)光源,保证金鱼藻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确保这个生态系统的氧含量能满足斑马鱼的生存需求。

  “这一水生生态系统在空间站实际运行43天。其间,斑马鱼成功繁殖产卵,航天员进行了3次水样样品采集、1次鱼食更换以及1次鱼卵收集等操作,并在实验结束后对斑马鱼进行了无害的固定和处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高鸿介绍,“我们通过天地对比发现,斑马鱼在轨出现背腹面颠倒游泳、旋转运动、转圈等空间运动行为异常现象。”

  王高鸿说,这项实验实现了中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创造了国际上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纪录,为空间密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这项研究为后续利用斑马鱼作为脊椎动物模式生物,开展全面系统的空间生物学理论研究和空间水产开发提供了重要研究平台。”王高鸿表示,“未来我们将开展从鱼卵到鱼卵的太空斑马鱼实验。”

  获得空间发育水稻和再生稻新种质资源

  微重力如何影响开花?微重力影响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是什么?能否在微重力环境下实现对植物开花过程的调控?

  开花是植物结出新一代种子的前提。农作物的种子既是粮食,也是繁殖下一代的载体。想要真正解决人类长期空间探索的粮食保障问题,关于植物开花的基础探索必不可少。

  实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如何利用植物保障人类在地外环境中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氧气和纯净水,就成为空间生命科学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实验项目中,科研人员利用在轨实时图像和返回的拟南芥实验材料,获得了不同开花时间拟南芥响应微重力的生长发育表型数据和天地比对转录组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为深入解析植物通过调整开花时间适应空间微重力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利用相关的转录调控元件人为控制空间植物的开花时间、培育具有较强空间环境适应能力的植物提供了新的途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实验师王丽华介绍。

  同时,科研人员还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空间培育,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空间发育的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种质资源,并在样品返回地面后实现了大田种植。

  发现空间微重力导致肌萎缩的可能机制

  人体有600多块骨骼肌,占体重的40%。这些骨骼肌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代谢性疾病、肌少症等与骨骼肌功能和稳态异常密切相关。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会产生一些生理适应,比如肌萎缩。这与衰老、长期卧床等产生的生理或病理改变有相似之处。

  因此,发现骨骼肌细胞对微重力环境的感知和响应规律,揭示空间肌萎缩发生的机制,寻找相应的对抗措施,将为保障长期在轨航天员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提高在轨工作效能以及防治地面人群骨骼肌萎缩等提供理论基础、实验证据和新的思路。

  在空间微重力环境对骨骼肌影响的生物学基础研究项目中,科研人员利用载人空间站提供的长期微重力条件,研究了空间微重力对骨骼肌细胞的影响,重点关注了细胞的生长、分化等情况。

  2023年6月15日,该研究项目的实验样品通过神舟十五号返回地球。科研人员成功实现骨骼肌细胞的在轨培养和分化,观察到了细胞融合和肌纤维形成等现象。同时,通过天地比对分析,科研人员还发现了空间微重力环境影响骨骼肌细胞自噬的规律。

  “更重要的是,我们利用高通量测序获得了空间骨骼肌细胞基因表达图谱,发现了空间微重力环境通过影响自噬导致肌萎缩的可能机制及潜在分子靶标。”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俞莹说。

  (科技日报上海1月13日电)

  • 相关阅读
  • 公安部公布8起打击网络黑客犯罪典型案例

      中新网1月14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24年,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聚焦危害系统数据安全、社会公共秩序、生产交通安全、市场税收秩序、生态环境安全等突出黑客犯罪活动,全力推进打击网络黑客犯罪专...

    时间:01-14
  • 国家移民管理局新任新闻发言人吕宁亮相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郭超凯)国家移民管理局新任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副司长吕宁1月14日首次亮相该局新闻发布会。郭超凯 摄  吕宁在开场白中表示,新年伊始,很高兴和大家在这个平台结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能...

    时间:01-14
  • 习近平会见格林纳达总理米切尔

      1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格林纳达总理米切尔。  新华社记者  丁  林摄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记者马卓言)1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

    时间:01-14
  • 岁末年初探减负看落实(前沿观察)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干部向居民了解加装电梯需求。  楚克旭摄">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干部向居民了解加装电梯需求。  楚克旭摄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泉悦社区干部...

    时间:01-14
  • 进一步激发基层干事活力(金台潮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做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做服务,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  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深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着...

    时间:01-14
  • 柚子丰收 产业兴旺(古树的故事)

      重庆市垫江县黄沙镇长红社区,村民在收获柚子。  龚长浩摄(人民视觉)">  重庆市垫江县黄沙镇长红社区,村民在收获柚子。  龚长浩摄(人民视觉)  重庆市垫江县高峰镇关荣村百年古柚树。  李...

    时间:01-14
  • 全面依法加强新时代学校国防教育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24年9月13日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标志着我国国防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增强...

    时间:01-14
  • 逐梦深蓝 筑牢安全屏障

      “海安才能国安。”从警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国安干警刘民(化名)已经多次参加海巡任务。头晕、呕吐,复杂的海况不断挑战身体的极限,但刘民和同事们依然忠于职守,全力完成出海任务。  隐蔽战线的国安...

    时间:01-14
  • 线上买了机票,选座还要加钱?(法治聚焦)

      洪 琥绘(人民视觉)">  洪 琥绘(人民视觉)   这几天,天津市民陶璐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儿,两周前,她在网上早早预订好某航空公司天津飞往贵阳的机票。航班起飞前48小时,她收到航空公司的短信,提示可以...

    时间:01-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