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科技赋能 红色文化“活”起来

2025-01-17 08:3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把二楼展品用VR技术移到一层展示,既保护了文物,又方便了游客。”站在遵义会议会址前,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周俊南介绍馆内展陈提升情况,“借助科技手段,让纪念馆焕然一新,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互动感。”

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召开了遵义会议,创下了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和众多文物资源。如何用好红色家底?近年来,贵州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为抓手,以数字赋能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坚持文化、科技、旅游融合,全面提升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推动红色文旅持续火爆出圈,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数字保护,守好红色根脉

目前,贵州有不可移动长征文物750多处、可移动长征文物2500多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多处,高等级长征文物数量居全国前列。

如何开展好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性保护?近年来,贵州启动编制《贵州省革命文物保护工作规划》,组织开展贵州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保护利用现状核查、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工作,同时启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官方网站及数字平台建设项目。

“文物‘活’起来了!”驻足四渡赤水纪念馆的数字化展厅,游客李蓉轻点屏幕,一边“触摸”文物,一边与藏品背后的历史展开“对话”。

“展厅用扫描建模的方式,采用AR、VR技术,全方位、多维度展示革命文物藏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四渡赤水纪念馆党组副书记母彦碧介绍,纪念馆通过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建立了智慧博物馆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红色革命文化数字化集中展示区,可实现实景模拟、文物展示、语音导览、互动分享等功能。

数字化保护,有效搭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数字“梁柱”。2018年以来,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贵州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共支持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展示利用、预防性保护、环境整治、安全防护等项目206个,累计支持3.98亿元,有效提升了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战役旧址、黎平会议会址等一批重要红色文物的保护展示水平。

下一步,贵州将继续提高以长征文化为代表的贵州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整合水平,完善长征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名录和档案,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档案库、基础信息数据库,推动长征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

创新表达,讲好红色故事

冬天本是遵义市的旅游淡季,而当地的伟大转折剧场却座无虚席。音乐响起,舞台转动,“遵义会议会址”矗立眼前。观众林宏伟连声称赞:“现场感太强了,感觉‘穿越’回了那个年代!”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项目,《伟大转折》剧目以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后转兵贵州、召开遵义会议为大背景,艺术再现中央红军血战湘江、西进贵州、召开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其后两进遵义、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最终胜利北上的征程。

如何在1小时演出时间里讲述这段故事?“既有现代舞台创意,又有科技手段创新。”来到后台,剧场工作人员唐岩东如数家珍。149台电脑灯、74台防水条灯、12台17600流明专业激光工程投影机以及一台大功率50000流明的工程投影机精妙配合,共同营造全方位立体覆盖图像。

说话间,只见观众席两侧栈道火把亮起,队伍急速前进,人字栈道动效机械装置启动,红军战士在伸至半空的吊桥上冲锋。舞台下方的蓄水池上形成真实的水幕,一场紧张刺激的强渡金沙江正在上演。

为确保各环节做好保障衔接,每次演出前,唐岩东和团队都要提前完成对灯光、音响、吊挂平台、假山、人字栈道等设备的调试检查。唐岩东说:“我们持续优化提质,增设2台20000流明专业激光工程投影机、2台追光灯和高保真环绕音响,将模拟还原出更加真实的战争场景。”

借助数字化、艺术化手段,《伟大转折》剧目突破依赖实物、图片、文字展示红色文化的传统路径,实现了对伟大长征精神的全新方式呈现和诠释。目前,累计演出超800场,吸引观众逾28万人次。

沉浸体验,带火红色文旅

“总控,总控!我是舞监,序厅暖场!”在紧邻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内,随着幕后工作人员朱颖发出指令,闪烁微光的马灯渐渐明亮,带领参观者踏上一段全域沉浸式的红色旅途。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集文化、科技、艺术于一体,以全息影像、虚拟现实、三维动画、多媒体声光等数字科技为主要手段,数字化全景再现长征之路。

一路前行,光影在战壕、山体、石笋等场景间流转。沉浸在模拟还原的道具与炸裂的声光特效制造出的空间中,上海游客肖明说:“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红色历史,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技术创新不停步,只为给游客带来最佳的沉浸式体验。”朱颖介绍,“红飘带”在演出设备部署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已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1件外观专利和13项软件著作权。

“‘红飘带’已经成为打卡贵州红色之旅的重要内容,成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培训基地。”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启阳说,“红飘带”试运营以来,演出9900余场,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科技赋能,正让多彩贵州红色之旅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智能推荐红色旅游线路,在线打卡红色景点,定制有声明信片……近期推出的贵州省红色旅游地图小程序,包含了贵州省内128处红色点位的详细介绍、位置、音频等信息,设置了七大功能板块,增强旅客参与感和体验感。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处处长杜明说:“红色旅游地图的推出,是对贵州省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全面梳理和展示,更是推动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

抢抓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机遇,贵州全面提升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丰富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故土成为焕发勃勃生机的红色沃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7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东盟各国官员南宁“寻年味”话交融

      中新网南宁1月17日电 题:东盟各国官员南宁“寻年味”话交融  作者 黄令妍  用朱砂为舞狮点睛,象征唤醒狮子,赋予其新生;揭红纸拓印“福”字;穿上戏服体验邕剧独特韵味……中国农历春节临近,参加“世界市长对话·南...

    时间:01-17
  • 台湾师生打卡山东的冬天 冬令营持续“上新”

      中新社威海1月17日电 (记者 王娇妮)在烟墩角村看天鹅,在刘公岛喂海鸥,在蓬莱阁偶遇“八仙”……台青艾霖连日来以参加冬令营的方式打卡山东的冬天。  17日,参加全国台联第三十一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山东分营的师生们...

    时间:01-17
  • 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闭幕

      中新网广州1月17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17日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议》。  截至今年1月15日20时,共收到提案1263件。本次会议提案主...

    时间:01-17
  • 苏州市召开2025年台商台胞新春座谈会

      中新社苏州1月17日电 (记者 钟升)苏州市17日召开2025年台商台胞新春座谈会。台商台胞们围绕新一年如何积极借助人工智能推进企业转型、加强与大陆民企的融合发展等展开探讨。  作为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

    时间:01-17
  • 郑宏范、丁绣峰当选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7日电 (记者 李爱平)1月17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郑宏范、丁绣峰当选内蒙古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郑宏范,男,汉族,1965年1月生,河南南阳人,1985年4月...

    时间:01-17
  • 浙江:共同富裕,“笔”落细微处

    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现场。张斌 摄  中新网杭州1月17日电(记者 王逸飞)1月17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在浙江时下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列为核心任务的背景下,本次会议也成为观察该省探...

    时间:01-17
  • 国台办:两岸旅游问题症结和障碍在民进党当局,不在“小两会”是否沟通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7日表示,恢复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的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两岸旅游问题的症结和障碍在民进党当局,不在“小两会”是否沟通。  有记者问,文化和旅游部1月17日...

    时间:01-17
  • 台湾各界乐见大陆将恢复闽沪居民赴台团队游 盼台当局从善如流

      中新社台北1月17日电 大陆旅游主管部门17日宣布将于近期恢复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消息,引发岛内热议。综合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台媒报道,台湾各界乐见其成,并呼吁台当局从善如流,让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正轨...

    时间:01-17
  • 广西立法保障平陆运河安全畅通高效运行

      中新社南宁1月17日电 (黄艳梅 陈秋霞)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7日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下称《条例》)。  《条例》共32条,主要内容有:明确运河的...

    时间:01-17
  • 评论:大陆恢复赴台团队游释善意 台当局应相向而行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题:大陆恢复赴台团队游释善意 台当局应相向而行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大陆方面17日宣布将于近期恢复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这对于渴望恢复旅游交流的两岸人士而言,是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时间:0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