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打牢农业高质量发展“地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025-01-17 08:3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位于河南省镇平县的想念食品有限公司面粉加工车间里,生产线昼夜轰鸣。经过30多道工序后,加工出的面粉雪白细腻。以这些面粉为原料生产的“想念”牌面条、馒头、挂面等食品,远销海内外,年产值达23.8亿元。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我们立足镇平县,建起了包含小麦种植、收购、储存、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粮食加工产业链。”想念食品总经理常旭东说,“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给了我们食品加工企业持续发展的底气。”

好麦磨好面,需要好地长好粮。镇平县耕地面积超过104万亩,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8万多亩,还有20万亩在规划建设当中。

乘车穿行于镇平县5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平坦的土地尽皆披绿,一拃多高的小麦苗长势喜人。自走式喷灌机、固定式喷灌机忙着喷洒。

“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了我们抵御异常天气的能力。这个冬天降水偏少,我们加大了浇灌力度,将有力保障夏粮优质、稳产。”镇平县副县长黄玉说,镇平县同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实行统一供种、播种、药肥供应、技术指导、收获、销售,并衍生发展出粮食收储、深加工等粮食产业全链条。“农户愿意种粮,企业敢于投资,粮食产业得到大发展,根本原因是打牢了高标准农田的‘地基’。”黄玉说。

截至目前,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标准,河南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061万亩,连续8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在河南温县黄庄镇的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现场,水文墒情监测站正在安装。机井、自走式喷灌机、监控探头等正测试联网,全部建成后,土壤和作物信息将通过物联网实时传送、处理。

“在现有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上,我们力争到今年底‘更进一步’,完成对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提档升级,为全省粮食年产能跨上1400亿斤台阶提供坚实支撑。”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处长徐高立说。

建好高标准农田,如何管好、用好?

“巡查距离2公里,巡查耕地400亩,干得漂亮!”村级“田长”、邓州市桑庄镇桑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学亮在“河南一网两长制”APP的提示音中结束了一天的耕地巡查工作。

“这个APP用上了北斗导航,能精确规划巡查路线。一旦发现乱挖、私占耕地等违法行为,或者高标准农田设施失修、损坏,我就通过它拍照上传,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派人处理。”李学亮告诉记者。

邓州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责任、全面覆盖、职责到人”的原则,设置市、乡(镇)、村三级“田长”663人、网格员623人,让每块耕地都有人管护。

“对耕地保护,我们全面压实各级干部的责任。”邓州市委书记邓俊峰表示。

高标准农田设施中,农田机井和配套供电设施由于使用频繁且不固定,并且裸露在外,比较容易损坏。长期以来,由于牵涉农业农村、水利、电力等多个部门,农田机井和配套供电设施的管护面临一定问题。

河南省政府2020年3月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全省高标准农田供电设施高压部分由国家电网投资、管理,低压部分和机井由当地政府建成后,交由村委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护。责任厘清,管护主体明确,农田机井和配套供电设施的管护有专人负责,使用效率大大提升。

明确了管护主体,还要创新管护机制。漯河市召陵区探索对高标准农田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一长三员”管护机制——村干部担任网格长,老党员担任监督员,有技术、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管护员,农业专家、维修专家担任技术服务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我们要全面发力,确保高标准农田建好、管好、用好,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打牢‘地基’。”河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7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国际观察丨合作是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前瞻

      新华社日内瓦1月18日电 题:合作是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前瞻   新华社记者陈斌杰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即将于1月20日至24日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办。来自...

    时间:01-18
  • 王楚钦、孙颖莎领衔 国乒公布第34届亚洲杯参赛名单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李乃妍)北京时间1月17日,国乒对外正式公布了第34届乒乓球亚洲杯的参赛名单。本届赛事国乒男队、女队各派出6名选手参赛,由王楚钦、孙颖莎领衔,男、女队阵容均为“4主力+2新人...

    时间:01-18
  • 谷爱凌摘得坡面障碍技巧世界杯金牌 收获本赛季世界杯第四冠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胡雪蓉)北京时间1月17日晚,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世界杯瑞士莱克斯站决赛打响。中国选手谷爱凌以81.22分夺得女子组冠军,收获本赛季第四个世界杯冠军...

    时间:01-18
  • 近期流感高发属正常季节性流行

      1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当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正处于季节性流行期。监测结果显示,本次冬春呼吸道传染...

    时间:01-18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5场举行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张贺)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5场活动17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内蒙古大学特聘教授朝戈...

    时间:01-18
  • 《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4》发布

      本报深圳1月17日电 (记者吕绍刚)17日,由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和德勤中国合作撰写的《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4》在深圳发布。报告称,亚洲已逐渐成为全球研发和创新密集区域,对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产...

    时间:01-18
  • 以改革开放壮大发展新动力

      2025年,浙江人早早“出海”——1月2日,2025年浙江省“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在嘉兴市启动,今年浙江初步计划组织1000个以上团组、联动1万家以上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

    时间:01-18
  • 去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首破3亿亩次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齐志明)记者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获悉:2024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全资控股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首次突破3亿亩次。   据介绍,2024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发挥农资流...

    时间:01-18
  • 全国冰雪旅游路线、避寒康养好去处发布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李红梅)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气象局与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0条全国冰雪旅游路线和26个今冬避寒康养好去处。   10条全国冰...

    时间:01-18
  • 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成功合龙

      图为大桥建设现场。  本报记者 雷 声摄">   图为大桥建设现场。   本报记者 雷 声摄   本报贵阳1月17日电 (记者程焕)17日14时20分,随着最后一节钢桁梁吊装到位,在建世界...

    时间:0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