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份实属不易的经济年报(权威发布)

2025-01-18 08:0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张丹峰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张丹峰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2024年我国经济克服了复杂内外环境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顺利实现了主要预期目标任务,推动了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成色十足,成绩实属不易。”在国务院新闻办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说。

  经济总量首超130万亿元怎么看?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新动能积厚成势

  首次超过130万亿元!继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120万亿元之后,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横向比,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5.0%的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同时,货物贸易、外汇储备、制造业规模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国内消费市场的规模居全球第二。

  纵向看,10多年间,经济总量实现从50多万亿元到130多万亿元的历史性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24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体量。

  “经济总量首超130万亿元,意味着经济家底更加殷实,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的优势更加巩固,对世界繁荣发展继续作出积极贡献。”康义说,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48.8万亿元和51.4万亿元,内需主动力作用持续发挥。

  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很不容易;经济爬坡过坎过程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同样不易。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从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到梦想号探秘大洋,从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到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2024年,科技创新高度不断刷新。我国全球创新指数2024年排名升至第十一位,是十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升到16.3%、34.6%,比上年分别提高0.6和1.0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7%、22.2%、14.2%。

  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年末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为67.00%,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

  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初步测算,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效明显。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3.8万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面对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各方面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动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经济结构在向优、动能在向新。”康义说。

  一揽子政策效果如何?

  有效提振社会信心,促进经济明显回升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2024年二季度、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一度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局面。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党中央因时因势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社会信心,促进经济明显回升。

  康义介绍,初步核算,2024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比三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为顺利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尤其从12月份的主要指标看,经济回升态势更加明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6.2%、6.5%、3.7%,比上月分别加快0.8、0.4、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速是下半年以来最高,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是全年最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也升至98.7%的高位水平。

  2024年,多个部门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打出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政策“组合拳”,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积极变化。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0.5%、1.0%,扭转了之前连续下滑的态势;房价逐步回稳。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的同时,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促进2024年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下阶段,要把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更突出位置,实施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企业的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保证就业大局的总体稳定。

  今年经济发展前景怎么判断?

  积极因素累积增多,还需付出努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如何判断今年的经济发展前景?

  应当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承压,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也没有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发展的‘时’和‘势’依然占优。我们对中国2025年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康义说。

  经济向好发展积极因素累积增多。2024年,平均每天生产8万多辆汽车、340万台智能手机,寄送超过4.7亿件快递,中国市场的活力有目共睹。我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经济体量、市场容量都很大,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也很强,供给和需求两侧都能够支撑国内大循环,这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基本依托。

  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壮大。我国正处在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一些传统动能比如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在下降;但又有一些新兴动能比如数字经济,占比持续提高,为拓展新空间、开创新机遇增添了更多可能。

  一揽子政策效果将不断显现。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首就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康义介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等,这些政策的落实将有效激发内需潜能,特别是提振居民消费,为今年经济稳定运行、向好发展提供更强的需求动力。

  深化改革开放将增强发展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改革举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针对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和外部挑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相关改革举措稳步落地,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经济活力。接下来,要通过改革发力、政策给力,把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出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8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国际观察丨合作是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前瞻

      新华社日内瓦1月18日电 题:合作是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前瞻   新华社记者陈斌杰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即将于1月20日至24日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办。来自...

    时间:01-18
  • 王楚钦、孙颖莎领衔 国乒公布第34届亚洲杯参赛名单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李乃妍)北京时间1月17日,国乒对外正式公布了第34届乒乓球亚洲杯的参赛名单。本届赛事国乒男队、女队各派出6名选手参赛,由王楚钦、孙颖莎领衔,男、女队阵容均为“4主力+2新人...

    时间:01-18
  • 谷爱凌摘得坡面障碍技巧世界杯金牌 收获本赛季世界杯第四冠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胡雪蓉)北京时间1月17日晚,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世界杯瑞士莱克斯站决赛打响。中国选手谷爱凌以81.22分夺得女子组冠军,收获本赛季第四个世界杯冠军...

    时间:01-18
  • 近期流感高发属正常季节性流行

      1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当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正处于季节性流行期。监测结果显示,本次冬春呼吸道传染...

    时间:01-18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5场举行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张贺)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5场活动17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内蒙古大学特聘教授朝戈...

    时间:01-18
  • 《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4》发布

      本报深圳1月17日电 (记者吕绍刚)17日,由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和德勤中国合作撰写的《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4》在深圳发布。报告称,亚洲已逐渐成为全球研发和创新密集区域,对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产...

    时间:01-18
  • 以改革开放壮大发展新动力

      2025年,浙江人早早“出海”——1月2日,2025年浙江省“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在嘉兴市启动,今年浙江初步计划组织1000个以上团组、联动1万家以上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

    时间:01-18
  • 去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首破3亿亩次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齐志明)记者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获悉:2024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全资控股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首次突破3亿亩次。   据介绍,2024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发挥农资流...

    时间:01-18
  • 全国冰雪旅游路线、避寒康养好去处发布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李红梅)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气象局与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0条全国冰雪旅游路线和26个今冬避寒康养好去处。   10条全国冰...

    时间:01-18
  • 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成功合龙

      图为大桥建设现场。  本报记者 雷 声摄">   图为大桥建设现场。   本报记者 雷 声摄   本报贵阳1月17日电 (记者程焕)17日14时20分,随着最后一节钢桁梁吊装到位,在建世界...

    时间:0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