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绿进沙退”的中国智慧(微观)

2025-01-20 08:4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带给世界的,有防沙治沙的具体办法,也有人沙和谐、“绿富同兴”的发展理念

  

  “中国不仅有效改善了本国的生态环境,还积极推动国际防沙治沙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挑战树立典范。”不久前,英国《晨星报》网站刊发文章,称赞中国在荒漠化防治领域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宝贵借鉴。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从颁布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到组织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再到强化科技创新支撑……长期以来,我国将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如今,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5%,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的国际典范。

  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认识这一历史性转变里的中国智慧,有三个维度。

  一个是时间的维度。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2024年年初发布的公报显示,全球每秒钟就有相当于4个足球场大小的健康土地退化。然而,治理荒漠化,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防沙治沙为例,2024年底,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把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围起来,我们用了将近半个世纪。有当地干部回忆,几乎每一片新植的林地都要花费3年、栽种3次以上。没有再难也不退却的韧劲,哪来“绿锁流沙”的奇迹?治理荒漠化,既需要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更需要久久为功、坚持打持久战。

  一个是空间的维度。

  各个地区的气象、水文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防沙治沙的方案也会有所不同。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在固沙治沙初期,曾尝试过卵石铺面、沥青拌沙、草席铺盖等方式,但都被风沙掩埋殆尽。一次,工作人员用麦草在沙漠中扎了“中卫固沙林场”等字,之后,喜出望外地发现其中方块形的字没有被沙子埋没,经过反复试验,最后发明“麦草方格”固沙法。除了“麦草方格”,许多地方还探索出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等技术。思路决定出路,但思路也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这是治沙的科学方法,是中国带给世界的智慧。

  还有一个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

  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防治荒漠化,并非意味着要消灭荒漠。防沙治沙的目的,在于防治沙害、变害为利。对于荒漠化、沙化土地,完全可以因害设防、积极治理、适度利用。科尔沁沙地边缘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代钦塔拉林场,7000余亩的文冠果树不仅有效防止风沙侵袭,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甘肃玉门市下西号镇,曾经的戈壁荒滩变身4.5万亩优质枸杞生产基地,年产枸杞干果1.2万吨、枸杞原浆5000吨,产值达5.8亿元;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昔日黄沙地,今朝绿满坡,沙漠旅游成为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事实上,“治沙害”和“兴沙利”,是完全可以统一的;产业与治沙的深度融合,能产生“1+1>2”的效果。可以说,中国带给世界的,有防沙治沙的具体办法,也有人沙和谐、“绿富同兴”的发展理念。

  荒漠化防治关系人类永续发展。作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参与者、引领者,未来,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分享技术、交流经验,与各方携手,为地球增添更多绿色,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共同家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0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强国、变革、战略性投入……透过关键词读懂教育规划纲要

      央视网消息: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对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和具体规划。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以规划纲要的形式发布教育...

    时间:01-20
  • 石好勇任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中新网福州1月20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官方1月20日通报,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石好勇任福建省委委员、常委;经福建省委决定,石好勇任福建省委政法委书记。  此前担任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黄海昆,已于今年1月16日...

    时间:01-20
  • 山东省政协原常委崔建平被开除党籍

      中新网1月20日电 据山东省纪委监委消息:经山东省委批准,山东省纪委监委对省政协原常委崔建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崔建平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

    时间:01-20
  • 我国成功发射云遥一号37~40星等5颗卫星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 (马帅莎 李欣媛)北京时间1月20日18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37~4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吉...

    时间:01-20
  • 中部河南发力通道经济 构建立体互通网络成共识

      中新网郑州1月20日电 (记者 阚力)今年河南两会上,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备受关注,构建高效的立体互通网络成为各方共识。  河南是中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在2025年河南两会上表示,要...

    时间:01-20
  • 台商陈闵富的闯荡人生:千锤百炼 点“石”成金

      中新网南宁1月20日电 题:台商陈闵富的闯荡人生:千锤百炼 点“石”成金  作者 蒋雪林 詹任南  大学主修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主修商业自动化专业,工作后被台资企业派驻越南胡志明市任分公司财务经理,后来从事新材料...

    时间:01-20
  • 聚焦滇台合作 云南政协委员献策优势互补

      中新网昆明1月20日电 (陆希成 缪超)“云南地域特色鲜明,区位和自然优势显著,云台两地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广阔合作空间。”云南省政协常委、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

    时间:01-20
  • 新跨越!中国“人造太阳”创造“亿度千秒”世界纪录

      1月20日,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对人类加快实现聚...

    时间:01-20
  • 2024年西藏自治区办理各类法律监督案件13788件

      中新网拉萨1月20日电(泽塔雍措 赵朗)记者20日从西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西藏自治区办理各类法律监督案件13788件,同比下降6.26%,较2020年增长32.6%。  当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

    时间:01-20
  • 四川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耕地净增超60万亩

      中新网成都1月20日电 (记者 王鹏)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日在成都开幕,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施小琳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四川耕地净增加60万亩以上,2025年将持续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

    时间:01-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