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新春走基层)

2025-01-22 08:3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临近春节,漫天飞雪,纷纷扬扬落在工业风的雕塑上。走进吉林省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熙熙攘攘,各地游客忙着打卡留念。曾经的工业文化“旧资源”,正焕发着文旅“新气象”。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长春市拥有丰富的工业遗址和历史街区。水文化生态园的前身,就是始建于1932年的长春市第一净水厂。在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这里都是长春市唯一的净水厂,承载着重要的民生记忆。直到2015年迁址之前,这里仍在为城市供水。

  今天的水文化生态园,红砖复古的工业文化建筑与丰富时尚的现代艺术交相融合。“这个雕塑的原型是摇臂钻床,爷爷当年在工厂里面就使用过。”道路一旁,长春市民王全有特意带着小孙子来打卡,“把历史记忆有机融入了现代生活中,我们全家都喜欢来这儿逛。”

  如今日均游客3000人次的水文化生态园,曾经在改造方案上也有过分歧。

  “当年有人提出,这块土地位于城市黄金地段,净水厂迁走后能不能直接开发房地产?全部推倒重来,回报高、见效快。”水文化生态园负责人、长春城投文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速钢说,“但账不能这么算。长春市坚持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好‘文化账’,要保留好净水厂内的历史建筑,更要留住城市文化的根和魂。”于是,2016年,长春市从保留历史文化遗迹角度出发,按照“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绿化资源、最大程度尊重历史文化遗迹、最大程度塑造城市生态活力”原则,对净水厂遗址进行改造建设。2018年10月,升级后的园区免费对公众开放。

  “园中不少建筑是历经近百年岁月的文保建筑、历史建筑,我们全部保护下来,并按照‘修旧如旧’的思路修缮。”高速钢介绍,不仅是建筑,老工业区留存的108件极有价值的机械设备,园区也邀请雕塑艺术家进行再创作,让旧机械变身艺术品,成为草坪一旁的老式拖拉机、林间的螺丝马、路旁停放的轴承车……文化遗产活起来,融入时代、融入生活。

  在水文化生态园,活化利用的不仅是砖瓦和零部件。修缮改造后的历史建筑,也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文化空间。

  漫步园中,一栋外墙土黄色的建筑映入眼帘。蜀葵的纹样环绕在建筑的门头立面上,小巧精致。这里曾是净水厂的第一净水车间,已经屹立了93年,是园区内最有代表性的文保建筑之一。2021年,反映东北沧桑变化的年代剧《人世间》在长春开拍,这栋建筑就是外景拍摄地之一。如今,这里则被打造成“水与城市”科普馆,讲述着长春供水工业的发展历史。

  “历史建筑是展现长春城市建设历程的鲜活场景和独特教材。”高速钢介绍,水文化生态园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渠道,老厂房成了博物馆、展览馆、音乐厅、游泳馆,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艺术展览、沉浸式戏剧等在园区内落地开花。屹立近百载,生机仍勃勃。“水文化生态园是长春市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时代进步的见证者,现在则成为长春市的一块文化地标,体现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趋向。”高速钢说,近年来,水文化生态园日益火爆“出圈”,每年利润约500万元。

  当前,园区正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红色文化,红色主题沉浸式舞台剧《南岭1932》、红歌交响乐演奏会、红色主题研学教育等项目在园区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把历史建筑保护好、利用好,才能赓续历史文脉。吉林省历史建筑众多,仅长春市就有历史建筑353处、677栋。近年来,吉林省紧紧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持续加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多重价值,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努力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更好承载吉林记忆、传承优秀文化、提振精神力量。

  目前,长春水文化生态园、长影旧址博物馆、“长拖1958”文创园等文化遗产社会关注度持续增强,各地游客络绎不绝;清末爱国官员吴大澂“一寸土地尽寸心”守护边疆的故事,匡亚明、唐敖庆、于省吾等知识分子“先生向北”、扎根东北、勇于开拓的故事渐渐广为人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等一大批历史街区正在修缮改造,活化利用……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历史文物、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见证了长春城市发展变迁,是长春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宝贵资源。”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表示,长春将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中活化利用,在利用中更好保护,努力在保护活化利用中实现文化功能再造,讲好长春故事,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2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在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问题上,中方始终秉持科学态度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记者 张素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检测结果正常是否代表中方将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  毛宁: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定维护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在恢...

    时间:01-23
  • 中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涉及国际公益,中方反对排海的立场没有变化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记者 张素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科研机构已完成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首次独立取样的检测分析,能否介绍具体情况?上述检测结果是否验证了...

    时间:01-23
  • 一名中国公民在阿富汗遇袭身亡 中方:深感震惊,已提出严正交涉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一名中国公民本周在阿富汗遇袭身亡一事提问。  毛宁:中方对袭击事件深感震惊,予以强烈谴责,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事件...

    时间:01-23
  • 台湾写真:围炉年菜——舌尖上的美味与乡情

      中新社台北1月23日电 题:围炉年菜——舌尖上的美味与乡情  中新社记者 路梅  蛇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台湾的大小餐厅里,各种聚餐愈发频密。家家户户年货采买与年夜饭的准备也忙碌起来。除夕夜与家人或亲朋挚友...

    时间:01-23
  • 中方:对美方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表示遗憾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张素 曾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白宫日前称,美国将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有评论认为这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转型蒙上阴影。发言人对...

    时间:01-23
  • 中方:美国不是南海问题当事方,无权介入中菲之间涉海问题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与菲律宾外长通话时批评中国在南海的活动一事提问。  毛宁:中国在有关海域的活动合理合法、无可非...

    时间:01-23
  • 台湾启动“春运模式”

      中新社台北1月23日电 (记者 路梅)春节假期临近,台湾民众返乡团圆需求大增。台湾高铁、台铁的春节疏运1月23日正式开始,铁路、公路、船班等陆续增加运力,岛内启动“春运模式”。  今年台湾的春节假期从1月25日至2月...

    时间:01-23
  • 铁路客流进入节前高峰期 全国铁路春运发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

      中新网1月23日电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22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332.2万人次,春运启动以来累计发送旅客1.12亿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1月23日(农历腊月廿四)是南方小年,铁路客流进入节前高峰期,全国铁...

    时间:01-23
  • 湖南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中新网1月23日电 据三湘风纪网消息,春节将至,为进一步严明纪律,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日前,湖南省纪委监委对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近期查处的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具体如下:  1...

    时间:01-23
  • 我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06组卫星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 (马帅莎 李宸)北京时间1月23日13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6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郑逃逃 摄  此次任务是...

    时间:0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