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切实推动“支点建设”实现整体提升(权威访谈·谋发展 启新篇)

2025-01-22 08:3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4年湖北经济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新的一年,湖北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扛起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责任担当,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

  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记者: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湖北交出了一份什么样的发展答卷?

  王忠林:2024年是湖北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湖北,为新时代新征程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以赴稳增长、强科技、壮产业、防风险、惠民生,交出了持续向好、量质并进的发展答卷。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台阶,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科技创新加速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新技术竞相涌现,新成果加速转化,新主体蓬勃发展,湖北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巩固,202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9项,李德仁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传统产业蝶变焕新,新兴产业聚变成势,未来产业裂变突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千亿产业达19个。城镇新增就业连续4年超过90万人,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连续3年超过40万人,经济承压之下保持了就业稳定。荆楚大地呈现出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安定和谐、干部干事创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

  记者:请问湖北如何扛起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责任担当?

  王忠林: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1月考察湖北时,要求我们“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这些重要要求从大局着眼、从国家层面来定位湖北发展,进一步体现了湖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发展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什么是支点、怎样建设支点”。支点,顾名思义就是事关战略全局的着力点、支撑点、关键点,就是要在区域发展上快于、好于、强于其他地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就是要以经济实力领先、枢纽地位彰显、科技创新策源、现代产业引领、改革开放赋能、生态环境优渥、社会治理高效、文化繁荣兴盛为显著特征,以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为主攻方向,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和战略枢纽,打造中部地区崛起的强劲增长极和重要动力源,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和重要典范。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切实推动“支点建设”实现整体提升,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我们将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创新策源力、产业竞争力、开放辐射力、生态承载力、文化影响力、区域协同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争未来5年经济总量跨越7万亿元、8万亿元两个台阶,以湖北加快崛起推动中部地区整体加速崛起。

  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湖北“新年第一会”专门聚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请问湖北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有哪些重大谋划?

  王忠林:科技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科技创新寄予厚望,明确要求我们“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我们坚定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各展其能的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开放包容的世界原始创新策源地、动能澎湃的现代产业创新引领地、活力奔涌的全国创新生态示范地。

  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健全科技奖励、股权激励、职务成果赋权、创新容错免责等机制,实施战略帅才、领军将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十百千万”行动。加力推动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为主体的科技力量矩阵提质增效。加强“61020”全链条攻关,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每年产出6项以上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突破10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形成20项以上标志性产品。加快“71020”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支持7所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10个省属高校学科进入全国“双一流”,动态培育建设20个特色优势学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头供给。重点打造世界存储之都、世界设计之都、世界工业软件之都,全球光电子产业基地、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大健康产业基地、生物育种基地、航空航天与北斗产业基地、网络安全产业基地、未来产业基地,推动“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创新支持体系,持续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省份,在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举措?

  王忠林:湖北地处“长江之腰”,是长江干线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和三峡库坝区所在地,肩负着确保一江碧水永续东流、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大责任。湖北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动真碰硬做好环境保护文章,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持之以恒做好生态治理文章,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与区域发展互促共进,“确保江湖安澜,碧水东流,净水北送”。坚定不移做好绿色发展文章,加快健全绿色产业体系、绿色能源体系、绿色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2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天关卫星捕获高红移伽马射线暴 开启早期宇宙研究新窗口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农历新年的年关将至,天上的天关(又称爱因斯坦探针,英文缩写EP)卫星——中国首颗大视场X射线天文卫星探测研究有何进展?  开启新窗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最新消息说...

    时间:01-23
  • 山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济南闭幕

      中新网济南1月23日电 (记者 沙见龙 赵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于1月23日上午在山东济南闭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

    时间:01-23
  • 河南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宋殿宇被“双开”

      中新网1月23日电 据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河南省纪委监委对河南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宋殿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宋殿宇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

    时间:01-23
  • 蝴蝶兰迎春上市 大陆台商忙出货

      中新社佛山1月23日电 题:蝴蝶兰迎春上市 大陆台商忙出货  中新社记者 孙秋霞  蛇年新春将近,台湾花商刘立芝又忙碌起来,在佛山陈村花卉世界一个大棚内,她穿梭于花丛中,将颜色各异的蝴蝶兰组盆打包,每天到晚上十点才...

    时间:01-23
  • 科技赋能“一带一路”法律服务 广东书写新篇章

      中新网广州1月23日电 (记者 谢雁冰)坐落于珠江口的广州,自古以来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千年来商贾不绝,如今更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开放的“南大门”敞开怀抱,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携手同行。  随着...

    时间:01-23
  • 一箭18星 中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06组卫星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北京时间1月23日13时1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将千帆极轨06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

    时间:01-23
  • 我国预计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记者韩佳诺)2024年我国进口总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2.3%,进口规模创历史新高,预计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充分展示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机遇和扩大开放的决心。   商务...

    时间:01-23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给叶光富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李聪、李广苏“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关于给叶光富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李聪、李广苏“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2025年1月23日) 2024年4月25...

    时间:01-23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成立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记者公兵、肖世尧)23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以下简称“中足联”)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同志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足联的批复,这标志着...

    时间:01-23
  • 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达5.6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1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截至1月22日,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达5.6万亿元。   肖远企表示,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下,确立了“应进尽进”“应贷尽贷”...

    时间:0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