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释放银发经济发展潜力

2025-01-23 09:0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江苏如皋市如城街道许庄社区邻里爱心食堂,老年人在挑选菜品。

  徐 慧摄(人民视觉)

  图②:江西吉安市庐陵新区凤凰社区养老中心,护工在陪伴老人玩益智游戏。

  朱海鹏摄(人民视觉)

  图③:贵州贵阳市南明区西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正指导患者进行气动手套关节训练。

  赵 松摄(人民视觉)

">

图①:江苏如皋市如城街道许庄社区邻里爱心食堂,老年人在挑选菜品。

徐 慧摄(人民视觉)

图②:江西吉安市庐陵新区凤凰社区养老中心,护工在陪伴老人玩益智游戏。

朱海鹏摄(人民视觉)

图③:贵州贵阳市南明区西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正指导患者进行气动手套关节训练。

赵 松摄(人民视觉)

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老年群体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展银发经济”。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丰富养老服务场景,释放养老消费潜力。”如何增强银发经济发展动能、增进民生福祉?如何完善产业政策,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本期民主政治版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结合实际共同探讨,为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编  者  

对话嘉宾:

王建军  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贺  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许  玲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

孙  洁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培育“新赛道”,加快银发产业健康发展

【现象】据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新赛道、新领域不断涌现,展现出强大的活力,推动银发产业蓬勃发展。

王建军: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但同时,银发经济发展中还有一些堵点痛点,亟须加快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口老龄化蕴藏丰富的银发经济消费潜能,包括居家养老服务、老龄健康服务、老年文化娱乐、居家适老化改造等众多领域。建议综合老年群体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消费心理等特征,培育壮大银发经济服务新业态、消费新场景。比如,围绕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老年体育健身、中医保健养生、健康食品、保健品及护肤品等,发展健康养老;围绕老年游学、异地养老,推出老年剧场、银发列车等新项目,发展文化旅游养老;围绕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和适老化宜居环境,打造集居住、医疗、养老于一体的高品质养老社区。

许玲:当前,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也在快速变化,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老年人与年轻人消费边界不断融合。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更多老年人注重个性化和悦己消费。此外,老年人也逐渐成为流量内容的生产者,越来越多老年人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展示自我。

面对庞大而复杂的市场,推动银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发挥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的优势,包括国有企业整合产业资源的优势和民营企业的创新优势,围绕老年人对美好晚年生活的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贺丹:从年龄角度看,60岁至70岁的银发群体,是未来我国重要的消费力量。80岁以上的“老老人”,对于养老和健康消费的需求巨大。处于中间阶段的老年人,具有较大的旅游、休闲娱乐、养生、文化艺术需求。

建议聚焦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群体需求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也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增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此外,加快发展家庭照料经济,促进家庭劳动社会化,既可增加家政服务领域的就业岗位,又可为老年人参加旅游、文化、健康等活动创造条件,增进老年人的幸福感。

加强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

【现象】老年人群体规模不断上升,释放出大量老年产品和服务需求。但当前产品和服务供给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错配,银发经济“菜单”亟待更加丰富具体。

贺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建议加快推进多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树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能力。建立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的多病共治、多症共管、连续照护的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机构的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安宁疗护等老年特色科室建设。积极发展长寿医学,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开发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

建设完善长期性老年医疗照护服务体系。加快康复护理医院建设,满足失能失智、长期卧床老年人服务需求。积极建立覆盖城乡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引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为失能失智、慢性病、高龄、残疾等重点人群提供“一站式”整合照护服务。

孙洁: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要兼顾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趋向,更多面向大众市场。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重点发展与老年人群收入相匹配的大众化照护型机构,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

政府部门重点规划、扶持发展一批以失能、高龄、空巢老年人为重点,医养相结合、功能较完善、服务专业化的大众化照护型机构。对民营企业建设的此类项目和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王建军:近年来,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为老年人生活插上科技的翅膀。建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经济。

建议国家层面加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健全完善智慧养老领域政策措施;聚焦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养老服务场景的集成应用,加强产品研发;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建设智慧养老院,实现信息、资源、服务联通共享;举办银发消费体验周、养老科技大赛等活动,搭建国际国内市场合作交流平台。

凝聚多方合力,为银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现象】居家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敬老志愿服务广泛开展、越来越多乡村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各年龄人群、多方力量都积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社会共识的凝聚,更多人群的响应,为银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建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至69岁低龄老年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人数的55.83%。低龄老年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他们在经验、技能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老有所为,贡献“银发力量”。

建议老年人要践行健康老龄化理念和积极老龄观,保持身心健康,主动参与社会,更好地做到老有所为;社会要转变思想观念,消除年龄歧视和对老年人的偏见,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相关部门要完善法律制度和支持政策,精准对接需求,依法保护老年劳动者的权益。

许玲:为切实维护“银发族”的合法权益,除了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健全监管制度,还需优化老年人维权的程序,进一步降低老年人获取法律援助的门槛,积极拓展法律援助渠道,使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法律援助的实惠。此外,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老年人渴望关爱的心理,乘虚而入、骗取钱财。因此,营造一个对老年人友好的家庭和社会氛围,对于“银发族”实现美好晚年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孙洁:推动保险行业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有助于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进一步释放银发经济消费潜力。

建议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在市场化条件下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参与,以财政补贴、社会自愿参与的原则增加针对意外伤害、大额医疗保障或其他养老服务需求等特定养老产品的供给。引导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区养老服务,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在保本微利的情况下参与提供养老保险服务。

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同时支持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进一步激活老龄产业市场,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同时,建议加强老龄产业投融资环境建设,构建产业融资平台,切实降低民企进入门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3日 18 版)

  • 相关阅读
  • 河南省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苌其林被“双开”

      中新网1月24日电 据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河南省纪委监委对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苌其林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苌其林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结交政治骗子...

    时间:01-24
  • 中方再回应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

      中新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总统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相关言论提问。  毛宁: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多次表明了立场。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我们认为,...

    时间:01-24
  • 外交部:丁薛祥访问瑞士、荷兰实现2025年中欧高层往来“开门红”

      中新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李京泽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丁薛祥副总理24日结束了对瑞士、荷兰的访问。发言人能否介绍此访情况?双方达成了哪些重要共识?  毛宁:1月19...

    时间:01-24
  • 外交部: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1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特朗普相关中美经贸关系言论提问。对此,毛宁表示,我想说的是,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尽管中美之间有分歧和摩擦,但是两国的共同利益...

    时间:01-24
  • 外交部: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

      1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相关言论提问。  对此,毛宁表示,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多次表明了立场。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我们认为,如果双方有分歧和摩擦,应当通过对话和...

    时间:01-24
  • (新春走基层)台胞返乡过年的“行李箱”:装得下特产,搬不走文化

      中新网郑州1月24日电 题:台胞返乡过年的“行李箱”:装得下特产,搬不走文化  记者 阚力  “再大的行李箱,也装不下大陆厚重的文化。”1月23日,台胞东东推着满满一箱行李,搭上从郑州飞往台北的飞机,回家过年。  已在...

    时间:01-24
  • 公安部公布10起打击长江流域污染环境犯罪典型案例

      中新网1月24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24日消息,2024年,公安部部署组织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打击长江流域污染环境犯罪和打击长三角地区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犯罪区域会战,有效发挥刑事惩戒作用,全力守护长江安澜。全...

    时间:01-24
  • 春节进入倒计时!多部门联合发布2025春节假期安全提示

      中新网1月24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24日,应急管理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安委办、国家森防指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春节假期安全提示,具体如下:  1.应急管理部:当前至春节期间,我国将有...

    时间:01-24
  • 台湾同学的回乡路|传承文化、家人团圆,便是回家过年的意义

      中新网1月24日电(李柏涛)传统农历春节,寓意着阖家团圆,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节日,它承载着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同时也是联结两岸情感与文化的纽带。  在这个重要时刻,无论身在何处,两岸同胞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表...

    时间:01-24
  • 2024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87.2% 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中新网1月24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号消息,生态环境部24日公布2024年12月和1—1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4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87.2%,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

    时间:01-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