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飞天逐梦探苍穹(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巡礼)

2025-01-24 08:5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每隔90分钟,中国空间站就会绕地球一圈。

  当中国空间站飞过祖国上空,有许多人翘首以盼,用镜头捕捉它珍贵的身影。人们的感动和豪情溢于言表:“瞧,那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太空之家’。”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用30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星空浩瀚,追梦不止。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奋力书写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创新脚步从未停止

  秉持规模适度、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理念,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成功构建起极具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的载人空间站大系统。

  独创性一体化同步设计空间站三舱,确保各舱段组合重构后资源统一优化使用;创新性设计“水平‘T字构型’+双自由度太阳翼”的空间站构型、共轨飞行航天器在轨服务模式,大大提高运营经济性和技术升级便利性;自主研制满足空间站任务需求兼具中国特色的空间站机械臂系统……中国空间站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

  首次使用电驱动自动开关的密封舱门、应用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航天员首次跨舱段舱外行走、完成首次舱外维修……创新是载人航天发展的生命线,小至内饰配色、仪表按钮,大到舱体姿态、机柜样式,空间站的每处细节都经历了优中选优、反复创新。

  中国空间站的黄金搭档——火箭和飞船,同样将创新理念贯彻到底。长五B火箭持续优化技术状态,满足空间站任务更多需求;护送航天员抵达空间站的长二F遥十九火箭,开展了23项技术改进;给空间站送去“年货”的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货物装载能力突出。安全可靠、精益求精,始终是航天人的不懈追求。

  在载人航天领域,我国已攻克快速交会对接、空间站组装建造等10余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200余项系统级关键技术,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载人航天技术持续朝着更高层次不断跨越。

  成果服务千行百业

  中国空间站第三代“太空水稻”迎来收获。

  2022年神舟十四号乘组执行任务期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获得了成熟的太空水稻种子。这批种子送至地面科学家手中,在大田里长势喜人。

  “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这一直是中国空间站的初心使命。三十余载飞天之路,既记录着中国载人航天的辉煌与荣耀,也是孕育科学梦想、让梦想成为现实的漫漫征途。

  就在不久前,刚满“两岁”的中国空间站,交出了一份厚厚的“述职报告”。

  在轨实施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近2吨科学物资,获取科学数据超过300TB,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空间发育的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种质资源、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前体细胞、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冷原子干涉陀螺……根据首次公开发布的《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中国空间站的“成绩单”分量十足。

  载人航天的“红利”,绝不仅限于搭载的科学项目本身,还有显著的溢出效应。

  航天育种的蔬菜瓜果摆上百姓餐桌,带有“太空”“航天”标识的商品成为优质靠谱的代名词,围绕航天员在轨生活研发的骨丢失对抗仪等,可应用于防止老年人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截至目前,载人航天工程全线共取得4000多项发明专利,推动航天产业跨越发展,并辐射带动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通信等领域快速发展,极大促进我国科技水平整体提升。

  “我们的目标是在基础科学前沿重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应用基础和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大对经济、产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科技供给,支撑科技强国建设。”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顾逸东说。

  空间站建成两年来,我国先后组织完成4次载人飞行、3次货运补给、4次飞船返回任务,5个航天员乘组、15人次在轨长期驻留,累计进行10次航天员出舱和多次应用载荷出舱,开展多次舱外维修任务,完成包括2名港澳载荷专家的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择优并启动研制等工作。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

  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神舟十九号乘组中有两名90后航天员,年轻而沉稳的气质、大方开朗的笑容、朝气蓬勃的风采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载人航天任务中,火箭发射倒计时口令精确到分秒,指挥员的声音清脆坚定;

  航天员漫步太空的步伐从容淡定,频频反馈“感觉良好”;

  …………

  这些,正透露着新时代航天人的创新自信。

  自信源自中国航天人执着守望的“精神密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一代代航天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航天精神历久弥新、永远璀璨。

  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航天员突破人体极限,坚持艰苦训练。为了飞天一刻,航天员邓清明准备了25年,只因他视为祖国出征为航天人的至高荣耀。

  追梦人坚守岗位、拼搏奉献,为每次发射保驾护航。吴华曾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最年轻的科技人员之一,在一次次实战锤炼中打磨自己,终于在神舟十三号任务时走到台前,成为彼时最年轻的“0号”指挥员。

  2024年10月30日12时51分,中国航天员第五次“太空会师”,实现了70后、80后、90后3个年龄段航天员的“天宫”同框。航天人才快速成长,青年力量扛起重担。

  播下“种子”,传递梦想。那些曾经坐在教室里收看“太空授课”的孩子们,已有不少人投身航天事业。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奋斗在航天科研一线,激荡青春、成就梦想。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4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火车站”变“就业站”既是冬天温暖注脚 也是新年最好开篇

      央视网消息:2025年1月23日是腊月二十四,也是春运第10天。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出行返乡、出游探亲的旅客也越来越多。  1月23日是腊月二十四,旅客1月23日可以通过12306网站或者手机客户端购买2月6日,也就是正月初...

    时间:01-24
  • 新春走基层丨“隧道探险家”出海记

      农历北方小年,走进郑州中铁装备专用设备生产车间,一台三只手臂的“变形金刚”吸引了记者注意。  “这个大家伙是干啥的?”  “这是最新款的凿岩机器人!打孔是把好手,它一个能顶20个人呢。”迎面走来的李荣鑫说道。...

    时间:01-24
  • 焦点访谈丨老站“下班”新站“上岗” 看铁路变迁带来的浓浓乡情

      1月23日是农历腊月廿四,已经进入了春运第二周,路上的车流客流越来越多。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到2月22日,一共40天。从总体规模看,预计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下历史新高,达到90亿人次。其中,全国铁路预计...

    时间:01-24
  • 中国国防部举行2025年新春招待会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中国国防部24日晚在八一大楼举行2025年新春招待会,各国驻华武官、部分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配偶共约220人应邀出席。国防部长董军集体会见与会嘉宾,并同大家互致新春祝福。  2024年,中国建设发...

    时间:01-24
  • 福建四条“小三通”客运航线春运十天客运量超5.6万人次

      中新社福州1月24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雷文忠24日在春节期间有关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自1月14日春运启动以来,福建省四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客运量累计达5.66万人次,同比增长50.51%。  福建是两...

    时间:01-24
  • 外国学者:中国免签政策意义重大 赴华旅行有助于了解真实中国

      北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教授比利亚娜·万科夫斯卡1月21日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中国对北马其顿等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这个消息令人激动。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

    时间:01-24
  • 山东两会观察:三个关键词解码山东“向海图强”

      中新网青岛1月24日电(胡耀杰 王禹)山东海岸线长3505公里、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2024年预计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山东发展的优势在海洋,潜力和空间也在海洋。“科技强海、产业兴...

    时间:01-24
  • 国台办:乐见福建、上海踩线团向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考察要求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有媒体问,福建、上海旅游踩线团24日已向台湾有关方面提交了赴岛内考察的申请,是否了解有关情况?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当日回应,确有此事。  陈斌华介绍,据了解,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宣布恢复福建、...

    时间:01-24
  • 中共四大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中新网上海1月24日电(范宇斌)24日,中共四大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办。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100年前,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首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

    时间:01-24
  • 山东省人代会落幕 擘画2025年发展“路线图”

      中新网济南1月24日电(记者 赵晓 沙见龙)为期5天的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24日在济南闭幕,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为推动山东2025年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思路措施。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24日举行。...

    时间:01-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