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用心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有的放矢)

2025-01-24 08:4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新涉民族宣传的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展现了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同甘共苦、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伟大历程,是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新征程上,我们要用心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让故事温暖人心、凝魂聚力,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把故事讲好要满怀使命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做好民族工作,既要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又要重视宣传教育,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强调“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刻揭示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重要意义。新征程上,只有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进各族人民心坎里,久久为功,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起磅礴力量。

把故事讲好要坚持目标导向。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目标是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讲述者牢牢把握故事的主题和核心价值,让故事的逻辑更加清晰,传递出最有价值和最具启发性的内容。坚持目标导向,就要明确每个故事如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目标服务,确保各故事要素都能在情感、思想上与受众产生共鸣。比如,讲清代锡伯族从东北迁居新疆为祖国万里戍边的故事,就要挖掘整理少数民族告别故土、跋山涉水,在新家园英勇战斗、牺牲奉献的丰富故事要素,引导受众形成祖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各民族历来就是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观。要贴近目标受众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生活,坚持精准讲述、靶向供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比如,对边疆各民族混居地区的群众,就要讲好历史上各民族同心协力、抗击外侮、守卫边疆的故事,让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代代延续。

把故事讲好要带着感情激发共鸣。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是各民族团结奋斗历史的缩影,充盈着炽热的感情。例如,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佳话。“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民族团结互助的佳话,像这样的故事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珍贵养料,需要我们带着感情讲深讲透讲活。实践证明,带着感情讲故事,在故事中融入强烈的情感,能够实现更高效的意义表达和价值传递,让受众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带着感情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要坚定人民立场,从各族人民相亲相爱、相扶相持的生动实践中探寻那些能够联结民族情感、引发心灵共鸣、振奋精神意志的鲜活故事,以更具层次感和表现力的故事叙述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把故事讲好要树立问题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大举措。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必须树立问题意识,善于通过讲故事解疑释惑,回答好各族群众关心的问题,否则就会让故事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故事浸润人心的作用。新时代,我们推动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要深入剖析这些故事蕴含的道理,积极析事明理、解疑释惑,让故事讲述更具针对性,让人们听之有思、思之有悟、悟之有理。

(作者单位分别为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4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火车站”变“就业站”既是冬天温暖注脚 也是新年最好开篇

      央视网消息:2025年1月23日是腊月二十四,也是春运第10天。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出行返乡、出游探亲的旅客也越来越多。  1月23日是腊月二十四,旅客1月23日可以通过12306网站或者手机客户端购买2月6日,也就是正月初...

    时间:01-24
  • 新春走基层丨“隧道探险家”出海记

      农历北方小年,走进郑州中铁装备专用设备生产车间,一台三只手臂的“变形金刚”吸引了记者注意。  “这个大家伙是干啥的?”  “这是最新款的凿岩机器人!打孔是把好手,它一个能顶20个人呢。”迎面走来的李荣鑫说道。...

    时间:01-24
  • 焦点访谈丨老站“下班”新站“上岗” 看铁路变迁带来的浓浓乡情

      1月23日是农历腊月廿四,已经进入了春运第二周,路上的车流客流越来越多。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到2月22日,一共40天。从总体规模看,预计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下历史新高,达到90亿人次。其中,全国铁路预计...

    时间:01-24
  • 中国国防部举行2025年新春招待会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中国国防部24日晚在八一大楼举行2025年新春招待会,各国驻华武官、部分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配偶共约220人应邀出席。国防部长董军集体会见与会嘉宾,并同大家互致新春祝福。  2024年,中国建设发...

    时间:01-24
  • 福建四条“小三通”客运航线春运十天客运量超5.6万人次

      中新社福州1月24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雷文忠24日在春节期间有关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自1月14日春运启动以来,福建省四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客运量累计达5.66万人次,同比增长50.51%。  福建是两...

    时间:01-24
  • 外国学者:中国免签政策意义重大 赴华旅行有助于了解真实中国

      北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教授比利亚娜·万科夫斯卡1月21日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中国对北马其顿等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这个消息令人激动。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

    时间:01-24
  • 山东两会观察:三个关键词解码山东“向海图强”

      中新网青岛1月24日电(胡耀杰 王禹)山东海岸线长3505公里、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2024年预计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山东发展的优势在海洋,潜力和空间也在海洋。“科技强海、产业兴...

    时间:01-24
  • 国台办:乐见福建、上海踩线团向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考察要求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有媒体问,福建、上海旅游踩线团24日已向台湾有关方面提交了赴岛内考察的申请,是否了解有关情况?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当日回应,确有此事。  陈斌华介绍,据了解,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宣布恢复福建、...

    时间:01-24
  • 中共四大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中新网上海1月24日电(范宇斌)24日,中共四大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办。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100年前,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首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

    时间:01-24
  • 山东省人代会落幕 擘画2025年发展“路线图”

      中新网济南1月24日电(记者 赵晓 沙见龙)为期5天的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24日在济南闭幕,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为推动山东2025年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思路措施。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24日举行。...

    时间:01-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