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河泊所简牍讲述西南信史(考古中国)

2025-01-25 08:2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益州郡滇池戹同里”简。

  苏东晓供图

">

  “益州郡滇池戹同里”简。
  苏东晓供图

  2022年以来,位于云南滇池南岸的河泊所遗址发现5000余片有字简牍,是云南第一次大规模出土简牍。出土简牍、封泥等遗物与遗迹,证明遗址为益州郡及滇池县官署所在。书写于2000多年前的文字,让汉代大一统的历史生动起来。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立益州郡,以滇国为中心的云南滇中及滇西部分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版图。益州郡下建有24县,在目前出土的简牍中,已经发现了益州郡及其所辖20个县的名字。滇池县作为益州郡郡治所在,在简牍中出现得最多。

  关于县以下基层乡、里建置的资料,史书此前无任何记载。河泊所遗址出土的简牍可见“益州郡滇池戹同里”“比苏律乡橙里”“都乡同狼里”等记载,填补了史料空白,表明了中央王朝设置益州郡和建24县后随即进行了设乡和控里,让我们了解到地方行政的更多管理信息。

  两套行政体系,“因俗而治”推行初郡政策。西汉中期以前,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滇中地区是司马迁笔下的古滇国。1956年石寨山古墓群“滇王之印”的出土印证了《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关于元封二年汉武帝在滇国设立益州郡的史实:“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2019年,河泊所遗址出土“滇国相印”封泥,表明汉武帝在设立益州郡后,“滇国”依然存在,除了滇王被封赐,朝廷还任命了“滇相”。2022年以来出土的简牍中,“滇国”“滇相”“滇丞”“滇廷”等记述进一步表明了益州郡设立后,汉朝分别设置了以滇王和益州太守为首的两套行政治理体系,对西南边疆进行郡县制治理的同时实行“因俗而治”“复长其民”的初郡治理机制。初郡政策给崭新的益州郡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较好地处理了滇国旧俗和郡县新制之间的矛盾。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即设立了益州郡后的第三年,汉武帝设立了十三刺史部,每州派部刺史一个,负责这一州的监察事务,益州郡归益州刺史部监察。“益州刺史”简牍的出土,实证了该历史,并表明了益州郡通过益州刺史得到了中央的有效监察。监督体制保障了中央王朝对益州郡两套行政体系权力的管理和控制。

  河泊所遗址出土的多枚户籍简牍是西汉王朝设立益州郡之后实行编户齐名制度的具体体现。遗址出土的西汉中期户籍简牍和东汉户籍简与国内同期出土的户籍简在内容、书体方面均具有相似性,是汉朝对益州郡进行有效人口管理,维护边郡基层稳定和户籍制度一统性的重要实物。

  遗址出土《论语·八佾》中“季氏旅于”和“能救与对曰不”两残片并能遥缀,证明《论语》已经传播到益州郡并进行流传。儒学的传播潜移默化影响当地民众的思想,益州郡县官吏教化引导一步步改变滇国民风。

  河泊所遗址简牍的出土,发现了大量两汉时期即时记录的文字,证实了益州郡设立后,云南终于迎来了文字时代。无论是公文书中的“敢言之”“如律令”,还是私人信件中的“春时不和,愿强进酒食”,行文风格和用语都与同时期国内其他地区一致,表现出了突出的文化一统性。

  在遗址出土简牍上,目前已经发现两汉时期30个纪年,上至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下至光和三年(公元180年),时长跨度263年,包含了汉昭帝至汉灵帝及其间四位西汉皇帝、王莽和七位东汉皇帝的年号。如此多的两汉纪年简牍证实了自西汉中期武帝设立益州郡以来,中央王朝在此进行了长期稳定的统治。而正是在上述的制度一统、思想一统、文化一统下,实现了云南这块西南边疆的有效治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5日 08 版)

  • 相关阅读
  • 中印副外长/外秘级对话在北京举行

      2025年1月27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同印度外秘唐勇胜在北京举行中印副外长/外秘级对话,重点推动落实中印两国领导人喀山会晤重要共识,研商中印关系改善发展举措。双方就以下具体举措达成共识:  一、印方愿全力支持中...

    时间:01-28
  • 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事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27日,科技部网站公布修订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提到,重点研发计划应当多元化筹措资金,资金来源分为中央财政资金和其他来源资金,其他来源资金包括...

    时间:01-28
  • 全总: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各级工会送温暖已走访慰问1002.43万名职工

      中新网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 余湛奕)记者27日从全国总工会获悉,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各级工会开展送温暖行动,将“困难职工一个不少,重点群体职工关心到位”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基层一线、广泛走访慰问,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

    时间:01-27
  • (新春见闻)“地球独生子”黔金丝猴邀客过新年

      中新社贵州江口1月27日电 题:“地球独生子”黔金丝猴邀客迎新春庆佳节  作者 周燕玲 李鹤  “这是黔金丝猴‘康康’,最喜欢荡秋千,最爱吃南瓜……”中国农历乙巳蛇年来临之际,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时间:01-27
  • 91套曾国青铜文物精品亮相广西南宁

      中新网南宁1月27日电 (张广权 肖景凤)1月27日,“钟磬和鸣华夏正声——曾国古韵青铜艺术展”在广西南宁开幕。  此次活动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与湖北随州市博物馆联合主办。图为编钟表演。肖景凤 摄  湖北随州市博...

    时间:01-27
  • 赣江观澜:“农业大省”江西如何书写农业农村发展新篇章?

      中新网南昌1月27日电 题:赣江观澜:“农业大省”江西如何书写农业农村发展新篇章?  作者 卢梦梦  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60万亩,粮食总产439.2亿斤、连续12年超430亿斤;新增1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累...

    时间:01-27
  • 王健任浙江省台州市代市长

      中新网台州1月27日电(傅飞扬)浙江省台州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1月27日举行第二十次会议,决定王健同志任台州市副市长、代市长。  据悉,台州市地处长三角南翼,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

    时间:01-27
  •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800号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已经2025年1月3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总理  李强2025年1月2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古树名木...

    时间:01-27
  •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  《条例》旨在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条例...

    时间:01-27
  • 青海省新联会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慰问活动

      中新网西宁1月27日电 (祁绣娟)1月27日,青海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新联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专委会联合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街道办事处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慰问活动。图为青海省新联会开展迎新春送温暖...

    时间:01-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