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零下40摄氏度的坚守(新春走基层)

2025-01-30 08:1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北极村气象站观测场。

  本报记者 李红梅摄

  图②:气象观测员王长春正在测雪深。

  本报记者 李红梅摄

  图③:气象观测员郭大勇正在维护气象观测设备。

  本报记者 李红梅摄

  图④:北极村气象站全貌。

  资料照片

">

  图①:北极村气象站观测场。
  本报记者 李红梅摄
  图②:气象观测员王长春正在测雪深。
  本报记者 李红梅摄
  图③:气象观测员郭大勇正在维护气象观测设备。
  本报记者 李红梅摄
  图④:北极村气象站全貌。
  资料照片

  这里是北纬53度,中国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极光、极寒都出现在这里,我国有记录的极寒温度零下52.3摄氏度就由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得。北极村气象站位于北极村,建站68年来,一代代气象工作者在这个全国最寒冷的地方值守,保障着我国气象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人们“知天而作”提供重要支撑。

  春节到来,记者走进中国最北气象站,实地探访坚守在这里的气象工作者。

  零下40摄氏度也要外出测量

  早上7时45分,太阳还没升起,温度零下40摄氏度。

  北极村气象观测员王长春拿起雪深桶走到室外。他踏进齐膝盖深的雪里,连续选了3个没人踩过的点,把雪深桶牢牢插进雪里,量得雪深33厘米,赶紧拿铅笔记下来。

  之后,王长春又走到气象站观测场里,逐个检查气象设备的运行情况。上面盖了雪的,赶紧把雪扫下来,不能让雪影响设备运行。测雪温的设备就在地面上,被厚厚的雪覆盖,王长春跪在地上,把雪拨开,露出地面上的仪器。“冬天测雪温,夏天测草温,就靠它了,每天都得维护好。”王长春说。

  百叶箱、日照仪、辐射监测仪、测风塔……王长春逐个检查一遍。这一遍检查下来,花费了十几分钟,脸已经冻僵了,开始发红。

  回到屋里,王长春开始检查运行系统。“有红点表示设备有问题,必须马上解决。没有红点,表示一切正常。”接下来,王长春开始上报监测数据。

  整个冬季室外测量时温度一般达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去屋外必须穿上大厚外套,戴上帽子、围巾、手套。“在屋外不能长时间露出皮肤,否则待久了会被冻伤。”王长春说。

  王长春今年54岁,在北极村气象站已经干了15年。

  1956年,北极村气象站建站,成为我国最北的气象站。2023年,北极村气象站升级为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站目前共有4名职工,全部都是北极村村民,家都安在了村里。

  365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

  每两小时巡查一次设备,24小时紧盯设备运行情况,8次上报数据……这样的工作每天都要进行,365天全年无休,春节也不例外。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极寒的零下50摄氏度,我们都要去观测场测量、巡查,按时把数据报上去,一个数据都不能断档。”北极村气象站站长冯显华告诉记者,有一年村边的黑龙江开江产生冰凌灾害,洪水挟带冰块、木头冲进村里,大家顾不上自己家,而是第一时间来到站内,把纸质资料安置在高处,把设备往高处搬。

  “对于气象人来说,第一手观测资料是最重要的工作基础,克服一切困难也要确保数据按时保质报上去。”冯显华说。

  在工作中,气象观测员最担心的是仪器和网络故障,影响观测数据。“值班的时候心里会绷着一根弦,必须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行,按时记录、上报数据,保证数据连续性、完整性。”气象观测员郭大勇说。

  今年春节怎么过?冯显华说,气象站实行轮班制,每天1人值班,值班时长为24小时。今年春节,正好轮到气象观测员曲波值班。“到时我也会来的,平时也是这样,不值班也会过来,习惯了。”冯显华说。郭大勇和王长春也表示,到时也会来气象站,“只有亲眼看到观测设备正常运行,心里才会更踏实。”就像记者采访这天,即使值班表上是王长春值班,冯显华和郭大勇也会来站里。

  过年值班跟平时有啥不同?“都一样,所有工作一样不能落。”冯显华说,每到过年,单位还会慰问气象站工作人员,送来年货,“心里感到很温暖。”

  连续记录68年气象资料

  北极村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4摄氏度,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在北极村,只有冬夏,没有春秋,冬季长达8个月。

  北极村气象站周围人烟稀少。一眼望去,只有白茫茫的雪地和寂静无声的树林。

  值班时,每个人要值守24小时。漫长的冬季里,天黑得早,周围鲜少有人,值班人员要靠意志战胜孤独。

  冯显华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以前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值班的时候确实非常寂寞。那时也没有暖气,没有通电,自己烧炉子、用发电机发电,很多时候还要自己修设备,熬一熬也就过来了。”他说。

  每个人有战胜寂寞的办法。在极寒的深夜里,独自值班的郭大勇会时不时出门吼两嗓子。曲波会唱歌,这些年越唱越好。王长春研究各种设备,越来越精通。

  冯显华、郭大勇都是1991年参加工作就到了北极村气象站,一干就是34年。

  2016年之前,北极村气象站靠人工开展观测。寒冷的冬天里,观测员每天要更换设备上的自记纸,并且不能戴手套,手指难免碰到机器,每一名观测员都曾冻伤过。2016年,气象观测设备全部实现自动化,除了个别项目外,基本实现了自动记录,观测员的工作强度得以大幅减轻。

  气象站连续记录的68年气象资料,为当地修建桥梁、机场,发展冰雪经济、寒地试车、文旅活动等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记录国家气候变迁、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每一份气象资料都有自己的心血,这让我感到很骄傲,这些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郭大勇说。

  去年,漠河市被国家气候中心等机构评定为中国“极寒之都”;2023年开始,漠河市气象局和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合作开展极光预报。极寒、极光、最北之地,这些特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漠河、北极村旅游。当地有关部门预计,春节期间游客人数将接近1万人次。

  “正是一个个像北极村气象站一样的基层艰苦台站,保证了气象监测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有力支撑了精细化的气象预报预警、专业化的气象服务产品和重点区域气象保障服务。”漠河市气象局局长陈永山说。目前,依托气象站观测资料,漠河市开展了农业、供暖、电力、交通、煤矿、森林防火、重大活动、通航等气象服务,全方位助力漠河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30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交通运输护航春运:保障人员流动 稳固物资供应

      人民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5年1月30日(春运第17日,农历正月初二),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8654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95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27357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

    时间:01-31
  • 新春走基层丨天山村里话新春:“手里有钱,天天过年”

      天山脚下,青格达湖边,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刚停,刘建军就去了隔壁新联村的清洁能源智能温室育苗大棚,看看前几天育的茄子发芽了没。   “苗好七分收。这关乎我们的春耕生产,茄子早上市一天,收入就多一些。”刘建...

    时间:01-31
  • 遥远的南极 升腾的年味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春佳节,许多中国科考队员仍坚守在南极科考第一线。今天(1月30日),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看看升腾在地球最南端的年味儿。   升腾起来的年味儿不仅是在住舱,在餐厅,没有作业任务的队员们集体...

    时间:01-31
  • 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广东汕尾陆丰市,金厢银滩游人如织。  黄浩阳摄(人民视觉)  安徽安庆太湖县,工作人员在进行电商直播。  资料图片  重庆三丰玻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在检查产品质量。  魏  瑞摄(人民视觉)  ...

    时间:01-31
  • 文化中国行丨神州大地欢乐祥和 大江南北年味浓浓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神州大地处处欢乐祥和。今天的《文化中国行》,让我们一起感受大江南北浓浓的年味。   北京 八达岭长城 北京 天坛 上海 黄浦江两岸 上海 豫园 新疆 喀什古城 ...

    时间:01-31
  • 别样团圆 家国情深——“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年

      万家灯火,辞旧迎新。  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有这样一群中国海外建设者,继续奋战在全球各地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线,用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以实际行动促进中外务实合作,共同迈向更美好未来。  中国年世界年 携...

    时间:01-31
  • 百余项非遗带观众体验各地“过年”民俗

      观众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春节主题展非遗市集区域参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  观众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春节主题展非遗市集区域参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  ...

    时间:01-31
  • 合力撑起暖心伞(新春走基层)

      前几日,冒着寒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镇镇长闫庆俊手提油和米,敲开了结对帮扶孩子成成(化名)的家门。“‘镇长叔叔’又来了!”成成笑着起身。  闫庆俊掏出备好的新年红包,顺势塞进成成的新...

    时间:01-31
  • 在融合与互动中抵达“共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精心的节目编排、精妙的内容创意和精巧的舞美设计,始终贯穿“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主基调,全面彰显“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主题。整台演出在融...

    时间:01-31
  • 赞比亚总统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新华社卢萨卡1月29日电 (记者彭立军)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29日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愿两国繁荣昌盛。  希奇莱马当天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春节有“顺应潮流、万象更新”之意,赞中两国全天候...

    时间:01-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