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办“有形”的展,做“无墙”的馆(文化中国行)

2025-02-04 09:0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现代文学馆A座外景。

  李  鹏摄(人民视觉)

">

中国现代文学馆A座外景。
李  鹏摄(人民视觉)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新时代文学成就展展厅,游客正在参观。

  李  鹏摄(人民视觉)

">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新时代文学成就展展厅,游客正在参观。
李  鹏摄(人民视觉)

1985年1月5日,中国第一座文学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宣告成立,这是当时中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

文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学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博物馆的一个分支,文学馆在中国相对年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更好地让文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推动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文学馆仍在路上。

——编  者

走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园林式建筑群里,不时与现当代文学名家的雕像相遇:巴金背着手在散步,朱自清坐在湖边,望着一池“荷塘月色”,叶圣陶、曹禺、老舍正在交谈……这些文学巨匠从时光深处走来,指引着观众去探索文学的世界。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徽是一个逗号。中国古典文学中没有标点符号,逗号的出现恰恰表征现代。逗号也标志着一种延续,意味着中国现代文学馆既深挖文学资源的丰富矿藏、植根文学传统,又积极拥抱未来。

巴金最后的工作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进入所有场馆的正门门把手都是一只手模,进门者均可与之握手。这只手是哪一位文学大师的?

答案便是:巴金。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成与巴金密不可分。晚年的巴金意识到,自己有将一个时代的印记传承下去的责任,他希望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能够搜集、收藏、整理、研究、展示现代作家作品。1981年3月12日,巴金《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议》在人民日报刊载,得到一大批著名作家的响应。

1985年1月5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中国第一座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宣告成立。同年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开馆典礼在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西院举行。

经过10余年的艰苦创业,文学馆的文物、书籍逐年增加,万寿寺旧馆已渐渐承载不下,建立独立新馆势在必行。于是,巴金再次为他这“一生最后一个工作”鼓与呼。在他的积极争取下,文学馆在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开辟新址。2000年5月23日,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开放。

新馆占地46亩,建筑面积共3万平方米,藏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众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的手稿、作品初版本、照片、书信、字画、书籍等藏品92.98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40件,并建有100多个作家文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茅盾故居也归中国现代文学馆所属。

新文学发展100多年,留下数不尽的文献资料。这些弥足珍贵的收藏,穿越岁月的洗礼,历经时代风雨,撑起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文学馆的收藏工作永无止境,我们是在面向未来进行收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说。

历经近40年发展,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事业不断壮大,集文学展览馆、文学图书馆、文学档案馆以及文学理论研究、文学交流功能于一身,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文学博物馆。2024年5月18日,中国现代文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正如全国文学馆联盟秘书长、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所言:“中国现代文学馆完全实现了巴金先生当年的设想,为文化薪火相传和文学史的建构与研究提供服务。”

唤醒沉睡的书稿

“现代作家书房展”是中国现代文学馆人气最高的展览之一。展览还原冰心、曹禺、丁玲、艾青、臧克家等10位作家的书房,所有展品都是作家生前用过的实物。

在冰心书房,书桌上摆放的海螺、小瓷猫等工艺品,花瓶里怒放的玫瑰花,天蓝色的格子床单,清新素雅的布置流露出作家的生活情趣,让观众在观展中逐渐与作家“靠近”。一个装满信件和明信片的大玻璃柜格外引人注意,“这是各地读者写给冰心先生的信,冰心先生将其用心保管。”中国现代文学馆展览部主任王雪说。

除“中国现当代文学展”“现代作家书房展”两个常设展外,文学馆还不定期举办特展。“2024年新开幕展览有8个,数量为近年来最高。”王雪介绍。

步入“歌以咏志  星汉灿烂——新时代文学成就展”展厅,书山模样的艺术装置矗立展厅中央。

仰头看,“登春台”“雪山大地”“北流”等字牌悬垂,这些是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入选作品的名字。

“2024年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展览通过‘作品’‘时代’‘人民’‘世界’四个单元、千余件展品,展现文学创作成果丰硕、文学活动缤纷活跃、文学公共服务春风化雨的10年。”王军说。

展览展出了作家签名本图书、难得一见的作家手迹等丰富展品,还有大热的被改编为影视剧的作品,比如《人世间》《三体》《流浪地球》的剧本。

展览的科幻文学展区聚集了不少观众驻足体验。观众在屏幕上输入科幻作品中场景情节的关键词,屏幕上就可实时生成对应的图像,瞬间将观众带入科幻的世界。“生成式人工智能图像互动技术的运用,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王雪介绍。

走上文学的“时光阶梯”,便来到“‘三红一创  青山保林’红色经典展”。

“展览采用沉浸式布展方式营造出浓厚的时代与文学氛围。”展览策展人贺同越介绍。在《红日》展区,读者可以触屏体验《红日》小人书拼图游戏。在《林海雪原》的冰雪世界,读者可在飘落的雪花中沉浸感受书中场景。

目前,“美的丰富矿藏——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藏书展”已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启幕。展览展出了120种巴金的藏书,以及巴金的珍贵手稿、书信等,向观众全面展示巴金的文学成就和精神世界。

拓展文学的窗口

2023年初,一档人文谈话类节目《文学馆之夜》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录制,7个夜晚、7场漫谈,李敬泽邀请多位作家、艺术家、学者“谈论与文学有关的一切”,让文学走近更广大读者。

《文学馆之夜》展示了不少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镇馆之宝”,如鲁迅《呐喊》初版本、老舍手稿《多编好相声》、朱自清抗战胜利后使用的皮箱、曹禺用过的镇纸等。

“节目希望借助新的媒介,让更多人知道有中国现代文学馆,知道这里有这么多珍贵的馆藏。”李敬泽认为,文学馆的事业不是一个“关着门”的事业,要做“无墙”的文学馆。文学馆不仅是专业的文学机构,也是面向公众、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场所。

近期,中国现代文学馆推出的“四季印章”走红社交平台。印章图案以文学馆建筑搭配四季流转的景色,依季节推出和变化。王军说,随季节变化的印章,传达出文学与时间的“常”与“变”,提醒人们多发现日常生活的自然之美、平凡之美。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馆积极依托自身资源,推出面向中小学生的公益研学课程。“‘文章万物——文学中的北京’研学课程很受学生和家长们欢迎。”中国现代文学馆公共服务部工作人员崔琦介绍。

文学讲座、新书发布会,主题党日、研学课程,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越来越丰富,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立体化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文学馆。

截至2024年11月,中国现代文学馆接待观众17万人次,茅盾故居接待观众7万人次。

“我们正在努力将文学馆打造成人气活跃的文学现场、让人敬重的文学阵地、数字赋能文学的亮丽窗口。”王军说。

巴金先生曾说,“我们的新文学是表现我国人民心灵美的丰富矿藏”。“文学馆要让这些‘美的丰富矿藏’‘活’起来,向公众提供美好丰富的文学文化生活。”李敬泽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4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傅聪:中方将推动安理会重视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

      中新社联合国2月4日电 (记者 王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3日主持安理会内部磋商,通过了安理会本月工作计划。当天,傅聪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将推动安理会重视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  根据工作...

    时间:02-04
  • 中国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加征关税措施

      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日称,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2月1日,美方宣布对中国有关产品加征10%关税。  4日,发言人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

    时间:02-04
  • 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就中方针对美对华加征关税采取反制措施答记者问

      中新网2月4日电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就中方针对美对华加征关税采取反制措施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北京时间2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

    时间:02-04
  • “亲情中华·四海同春”欢聚秘鲁利马

    “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当地时间2月2日,秘鲁中华通惠总局,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国一级演员吴春燕带来一曲《灯火里的中国》,高亢嘹亮、优美大气,在场观看的华人华侨心潮澎湃...

    时间:02-04
  • 南部战区空军:任何搅局南海的军事活动尽在掌握

      中新网2月4日电 据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南部战区空军新闻发言人李健健空军大校发表谈话。2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空军位黄岩岛空域进行例行巡航。其间,菲律宾拉拢域外国家组织所谓“联合巡航”,蓄意破坏南...

    时间:02-04
  • 多部门发文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难题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高敬)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单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推动解决实践中突出问题,回应地方关切。 这份意见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

    时间:02-04
  • 国开行2024年支持收购近万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张千千)记者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4年,国开行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重点支持广西、江苏、河南、吉林、四川等地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带动相...

    时间:02-04
  • 多部门发文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难题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高敬)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单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推动解决实践中突出问题,回应地方关切。 这份意见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

    时间:02-04
  • 国开行2024年支持收购近万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张千千)记者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4年,国开行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重点支持广西、江苏、河南、吉林、四川等地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带动相...

    时间:02-04
  • 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4日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将于2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

    时间:0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